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管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管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08T05:54:28.29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8期作者:李智
[导读] 目的:分析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
李智
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泰州市225300
摘要:目的:分析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引起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提高疾控中心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方法:观察对象为某疾控中心突发的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不足因素。

结果:对60例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不足因素统计中,信息不够灵敏因素占比31.6%,反应不够迅速占比26.66%,队伍不健全因素占比21.66%,宣传力度不够因素占比13.33%,基础设施不足因素占比6.66%,(x2=130987,p=0.012),组间数据有差异。

结论: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急能力不足引起原因有多种,需要根据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以此来提高疾控中心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关键词: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有突然性,并且这种事件的发生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处理,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中,主要由疾控中心完成。

疾控中心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其应急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质量。

为了在疾控中心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需要对疾控中心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且寻找问题存在因素,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以此来提高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基于此,本组分析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引起因素提出解决措施,提高疾控中心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某疾控中心突发的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开始于2016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

1.2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法,这种方法在应用时,需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收集。

为了保证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开展资料收集工作前,对资料收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先进的资料收集技术,以此来保证资料收集质量。

资料收集完成后,是对资料开展信息化技术处理,并且存储在疾控中心计算机中,以便本次研究时使用。

1.3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60例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不足因素统计中,信息不够灵敏因素占比31.6%,反应不够迅速占比26.66%,队伍不健全因素占比21.66%,宣传力度不够因素占比13.33%,基础设施不足因素占比6.66%,(x2=130987,p=0.012),组间数据有差异。

对60例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不足因素统计
因素数例占比
信息不灵敏因素19(件)31.66%
反应不迅速因素16(件)26.66%
队伍不健全因素13(件)21.66%
宣传力度不足因素8(件)13.33%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因素4(件) 6.66%
3.讨论
3.1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不足因素分析
(1)信息不灵敏因素: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各个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够完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预案制定和对方案的执行等内容。

但是在实际的疾控中心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级政府机构、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系统不完善,导致信息不能够及时在这些机构中快速传输,引起疾控中心收集和传输信息缓慢,影响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1]。

(2)反应不迅速因素:疾控中心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配合。

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其运行环节复杂,各个环节衔接不合理,都会影响其反应速度,导致疾控中心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够迅速[2]。

(3)队伍不健全因素: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需要人进行操作,因此,在应急能力体现中会受到人力因素影响。

疾控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不同,对疾控中心配置的资源也不同,因此引起疾控中心人员紧缺,影响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同时,疾控中心的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受到人才专业技术因素影响,导致其应急能力下降。

(4)宣传力度不足因素: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不仅仅包括城市,也有广大的农村地区。

疾控中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时,由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程度低,人们对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知晓率差,影响人民群众的配合度,导致疾控中心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能力低下。

(5)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时,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才能够完成事件的处理工作。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领导层的重视不足,对财政支持不到位;或者是地方财政有限,影响疾控中心活动经费。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疾控中心使用的相应基础实施配套不足,影响其应急能力的发挥。

3.2解决措施
(1)完善报告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在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时,也可以使用科学技术提高其应急能力。

疾控中心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可以建设完善的信息报告系统,这种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能够帮助疾控中心对信息的收集和传输,以此来提高疾控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2)提高疾控中心的应急反应能力:疾控中心开展工作过程中,可以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使用科学的工作体系管理制度,提高其应急反应速度。

(3)加强队伍建设: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首先是开展培训工作,使用培训方法提高人才的素质,使其应急能力提高。

其次是增加疾控中心的工作岗位,并且采取对外招聘的方法获得人才,满足疾控中心开展工作需要。

(4)加强宣传力度: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工作中,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支持力度,需要对疾控中心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疾控中心在宣教知识过程中,可以利用政府的基层机构进行宣传,比如街道办、村镇等机构进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疾控中心的知晓率。

同时,也可以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宣传,比如微信宣传等,帮助人民群众了解相关的知识。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疾控中心在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领导对疾控中心开展的工作重视和支撑,并且在财政上支持疾控中心建设。

疾控中心资源充足情况下,才有能力建设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兰玉杰,杜波,王敏,陈晓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控机构的应急能力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4):293-294.
[2]龚琼,徐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6(04):376-3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