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第一节 水体中的微生物
一、水体是微生物的天然生境 无论是海水还是淡水水体中,都有着微生物生长所必需
的营养,有着土壤所具备的条件。
二、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1. 污染淡水
处于城镇等人口聚集地区的湖泊、河流等淡水。 108~109个/mL水 主要是一些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的腐生菌,如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等。有的甚至还 含有伤寒、痢疾、霍乱、肝炎等人类病原菌。
1mL
每个稀释度
做两个平皿
1mL
1mL
1mL
倾注平皿
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 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3、培养及计数
培养条件:倒置于36±1℃温箱内培养48±2h
计数时间: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 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计平皿中菌落数: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求出同稀 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10-2
10-3
两个稀释度 菌落数(个 报告方式(个
菌落数之比 /mL)
/mL)
1 1365 2 2760
164
20
—
295
46
1.6
16400 1.6×104 37750 3.8×104
3 2890 4 无法计数 5 27 6 无法计数 7 无法计数
271
60
2.2
4650
513
—
11
5
—
305
12
—
无法计数 无法计数
27100 2.7×104 513000 5.1×105
270 2.7×102 30500 3.1×104
10-3无法计数
计数原则:选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
1.仅1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报 告之。
2.若有2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时,则按两者的菌落总数之比来决 定,若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红色、粉红色菌落。 抑制剂:胆盐、煌绿、十二烷基硫酸钠。
2、计算方法
MPN=
1000×为阳性结果的发酵管(瓶)的数目
为阴性结果的水样体积(mL)×全部水样体积(mL)
练 习:
如对一自来水厂出水进行检验,初发酵一般在10支小发酵管和两 支大发酵瓶内进行,复发酵在5支小发酵管内进行。以300mL进 行初发酵实验,其中100mL的水样2份(分状于2个大发酵瓶中), 10mL 水 样 10 份 , ( 分 状 于 10 支 个 小 发 酵 管 中 ) 。 实 验 结 果 : 100mL的2份水样为阴性结果,无大肠杆菌存在;10mL的水样中 有5份为阳性结果,存在大肠杆菌。则:
C 1000 50N At
• 式中:C——空气细菌数;(个/m3) N——菌落数(个); A——平皿底面积(㎝2); t――暴露时间(min)。
•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空气卫生标准,一般以 室内1m3空气中细菌总数在500~1000以上作为污 染指标。
Ⅰ≤200 Ⅱ≤2000 Ⅲ≤10000 Ⅳ≤20000 Ⅴ≤40000
Ⅰ~Ⅲ≤100 Ⅳ≤1000 Ⅴ﹥1000
Ⅰ~Ⅲ≤3 Ⅳ≤100 Ⅴ﹥100
A类≤10000 A类≤2000
粪大肠菌群(个/L) ≤10000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5000 ≤500(贝类养殖水质)
≤10000 ≤700(贝类养殖水质)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以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 数报告之。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 释倍数报告之。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 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6.若所有的菌落数匀为“无法计数”时,应注明水样的最大稀释倍数。 7.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1个平板上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 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约
取产酸产气的发酵管 中培养液在伊红美兰 平板上进行划线
取有核心和带金 属光泽的深紫色 菌落进行革兰氏 染色
镜检(革兰氏阴性菌)
37℃ 培养24h
证实产气 (阳性) 结果与否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大肠菌群测定
产酸判断:紫色培养液变成黄色 产气判断:发酵导管内有小气泡,如轻轻打动试管有气泡沿管壁
上浮,应考虑可能有气体产生,需进一步试验。 挑选菌落特征:黑紫色、有光泽或无光泽菌落;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项目 细菌总数(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粪大肠菌群(个/L)
细菌总数(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粪大肠菌群(个/L)
标准值
≤100
≤3
一级≤1000 二级≤10000
面吹起的水滴、生物体体表脱落的物质、人和动物的 排泄物等。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是腐生的种类,但是不同的空气 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有些种类是普遍存在的,如某些 霉菌、酵母菌、真菌孢子。细菌主要是来自于土壤的腐生性 种类,常见的为各种球菌、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等。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随环境条件及微生物的抵抗力不同 而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决定于尘埃的 总量。空气中尘埃含量越高,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
石油岩石地下水含分解烃的细菌,含铁泉水有铁细菌,含 硫温泉有硫磺细菌。
3. 影响微生物在淡水水体中分布的因素 水体类型、污染程度、有机物的含量、溶解氧量、水温、
pH及水深等。 4. 海水
除了一些从河水、雨水及污水等带来的临时种类外,绝 大多数是耐盐、嗜冷、耐高渗透压和耐高静水压力的种类。 海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弧菌属、黄色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及芽孢杆菌属等。
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 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菌群测定 ——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
大肠菌群 ——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
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1、检验查表方法
乳糖发酵试验
分离培养
样品稀释后,选 择三个稀释度, 每个稀释度接种 三管乳糖胆盐发 酵管。36±1℃培 养48±2h,观察 是否产气。
较清洁样品的三步法图示
100mL 100mL
10mL
10mL 10mL 10mL
水样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50mL三倍浓缩乳 糖蛋白胨培养液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三步法图示
37℃ 培养48h 37℃培养24h
MPN= =
1000×为阳性结果的发酵管(瓶)的数目 为阴性结果的水样体积(mL)×全部水样体积(mL)
1000 ×5
250(mL)×300(mL)
第二节 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的生态条件——不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营 养不足、紫外线照射、水分少)。
一、空气微生物的来源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土壤飞起来的灰尘、水
为平板的一半,而另一半平板上菌落分布很均匀,则可按半平板上的菌落计数,
然后乘以2作为整个平板的菌落数。
4、菌落总数报告方式
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 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 按四舍五入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位,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将产气发酵管培
养物转种于伊红
美蓝琼脂平板上, 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 态。
证实试验
挑取平板上的可 疑菌落,进行革 兰氏染色观察。 同时接种乳糖发 酵管36±1℃培养 24±2h,观察产 气情况。
根据证实为 大肠杆菌阳 性的管数, 查MPN表, 报告每 100ml(g) 大肠菌群的 MPN值。
一般在港口,每毫升海水含菌量为1×105个,在外海每
毫升含菌为10~250个。
各种用途的水质标准
标准名称及标准编号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91
1ml
含有玻璃珠的灭
1ml
菌玻璃瓶或乳钵
1:10稀释液。 1ml
9ml稀释液 1:100
操作要求:“无菌操作”贯彻始终。
9ml稀释液 1:1000
9ml稀释液 1:10000
环境要求: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代表性:取固体样品时需多采几个部位,且经过均质或研磨;
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表4-2 不同条件下1m3空气的含菌量
条件 畜舍 宿舍 城市街道 市区公园 海洋上空 北极(北纬80o)
数量 1~2×106 20000 5000 200 1~2 0
三、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的指标:>500~1000个/m3。
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 (个/m3)
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 (个/m3)
三、水的细菌学检测 (一) 细菌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作用:判定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 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1、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25g或25ml 检样
充分振摇或研磨
225mL稀释液
最清洁空气 1~2
临界环境 ~150
清洁空气 <30
轻度污染 <300
普通空气 31~125
严重污染 >301
四、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沉降平板法,即测定在一定时间内 从空气中降落到单位面积地面上的微生物个数。操作 过程如下:
• 将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d90mm无菌培养皿中制成 平板。均匀布设在待测处地板上(一般最少设5个待测 点),打开皿盖5~10min,让空气中的微生物降落在 平板表面,盖好皿盖,然后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在 37℃条件下培养48h后计菌落数。
减少误差: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 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并且稀释液应充分振摇。
1.取样 25g或25ml
检样
2、稀释样品的取样和倾注平皿
1mL
1mL
1ml无菌水
1:10稀释液
225mL无菌水
1mL
9mL稀释液 1:100
1mL
9mL稀释液 1:1000
规律: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 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 多。 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 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报告原则
例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次 10-1
2. 清洁淡水 (1)溪流及贫营养湖
10~100个/mL水 以自养型种类为主。常见细菌有绿硫细菌、紫色细菌、蓝 细菌、柄细菌、赭色纤发菌、球衣菌和萤光假单胞菌等。此 外,还有许多藻类(如绿藻、硅藻等)、原生动物(如钟虫 及其他固着型纤毛虫、变形虫、鞭毛虫等)和后生动物(如 枝角类、桡足类等)。
(2)地下水、自流井、山泉及温泉 有机物和微生物都很少
第一节 水体中的微生物
一、水体是微生物的天然生境 无论是海水还是淡水水体中,都有着微生物生长所必需
的营养,有着土壤所具备的条件。
二、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1. 污染淡水
处于城镇等人口聚集地区的湖泊、河流等淡水。 108~109个/mL水 主要是一些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的腐生菌,如芽孢杆菌、 生孢梭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等。有的甚至还 含有伤寒、痢疾、霍乱、肝炎等人类病原菌。
1mL
每个稀释度
做两个平皿
1mL
1mL
1mL
倾注平皿
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 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3、培养及计数
培养条件:倒置于36±1℃温箱内培养48±2h
计数时间: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 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计平皿中菌落数: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求出同稀 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10-2
10-3
两个稀释度 菌落数(个 报告方式(个
菌落数之比 /mL)
/mL)
1 1365 2 2760
164
20
—
295
46
1.6
16400 1.6×104 37750 3.8×104
3 2890 4 无法计数 5 27 6 无法计数 7 无法计数
271
60
2.2
4650
513
—
11
5
—
305
12
—
无法计数 无法计数
27100 2.7×104 513000 5.1×105
270 2.7×102 30500 3.1×104
10-3无法计数
计数原则:选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
1.仅1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报 告之。
2.若有2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时,则按两者的菌落总数之比来决 定,若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红色、粉红色菌落。 抑制剂:胆盐、煌绿、十二烷基硫酸钠。
2、计算方法
MPN=
1000×为阳性结果的发酵管(瓶)的数目
为阴性结果的水样体积(mL)×全部水样体积(mL)
练 习:
如对一自来水厂出水进行检验,初发酵一般在10支小发酵管和两 支大发酵瓶内进行,复发酵在5支小发酵管内进行。以300mL进 行初发酵实验,其中100mL的水样2份(分状于2个大发酵瓶中), 10mL 水 样 10 份 , ( 分 状 于 10 支 个 小 发 酵 管 中 ) 。 实 验 结 果 : 100mL的2份水样为阴性结果,无大肠杆菌存在;10mL的水样中 有5份为阳性结果,存在大肠杆菌。则:
C 1000 50N At
• 式中:C——空气细菌数;(个/m3) N——菌落数(个); A——平皿底面积(㎝2); t――暴露时间(min)。
• 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空气卫生标准,一般以 室内1m3空气中细菌总数在500~1000以上作为污 染指标。
Ⅰ≤200 Ⅱ≤2000 Ⅲ≤10000 Ⅳ≤20000 Ⅴ≤40000
Ⅰ~Ⅲ≤100 Ⅳ≤1000 Ⅴ﹥1000
Ⅰ~Ⅲ≤3 Ⅳ≤100 Ⅴ﹥100
A类≤10000 A类≤2000
粪大肠菌群(个/L) ≤10000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5000 ≤500(贝类养殖水质)
≤10000 ≤700(贝类养殖水质)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以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 数报告之。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 释倍数报告之。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 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6.若所有的菌落数匀为“无法计数”时,应注明水样的最大稀释倍数。 7.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1个平板上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 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约
取产酸产气的发酵管 中培养液在伊红美兰 平板上进行划线
取有核心和带金 属光泽的深紫色 菌落进行革兰氏 染色
镜检(革兰氏阴性菌)
37℃ 培养24h
证实产气 (阳性) 结果与否
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大肠菌群测定
产酸判断:紫色培养液变成黄色 产气判断:发酵导管内有小气泡,如轻轻打动试管有气泡沿管壁
上浮,应考虑可能有气体产生,需进一步试验。 挑选菌落特征:黑紫色、有光泽或无光泽菌落;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
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项目 细菌总数(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粪大肠菌群(个/L)
细菌总数(个/mL) 总大肠菌群(个/L)
总大肠菌群(个/L) 粪大肠菌群(个/L)
标准值
≤100
≤3
一级≤1000 二级≤10000
面吹起的水滴、生物体体表脱落的物质、人和动物的 排泄物等。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是腐生的种类,但是不同的空气 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有些种类是普遍存在的,如某些 霉菌、酵母菌、真菌孢子。细菌主要是来自于土壤的腐生性 种类,常见的为各种球菌、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等。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随环境条件及微生物的抵抗力不同 而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决定于尘埃的 总量。空气中尘埃含量越高,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
石油岩石地下水含分解烃的细菌,含铁泉水有铁细菌,含 硫温泉有硫磺细菌。
3. 影响微生物在淡水水体中分布的因素 水体类型、污染程度、有机物的含量、溶解氧量、水温、
pH及水深等。 4. 海水
除了一些从河水、雨水及污水等带来的临时种类外,绝 大多数是耐盐、嗜冷、耐高渗透压和耐高静水压力的种类。 海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弧菌属、黄色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及芽孢杆菌属等。
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 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菌群测定 ——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
大肠菌群 ——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
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1、检验查表方法
乳糖发酵试验
分离培养
样品稀释后,选 择三个稀释度, 每个稀释度接种 三管乳糖胆盐发 酵管。36±1℃培 养48±2h,观察 是否产气。
较清洁样品的三步法图示
100mL 100mL
10mL
10mL 10mL 10mL
水样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10mL
50mL三倍浓缩乳 糖蛋白胨培养液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三步法图示
37℃ 培养48h 37℃培养24h
MPN= =
1000×为阳性结果的发酵管(瓶)的数目 为阴性结果的水样体积(mL)×全部水样体积(mL)
1000 ×5
250(mL)×300(mL)
第二节 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的生态条件——不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营 养不足、紫外线照射、水分少)。
一、空气微生物的来源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土壤飞起来的灰尘、水
为平板的一半,而另一半平板上菌落分布很均匀,则可按半平板上的菌落计数,
然后乘以2作为整个平板的菌落数。
4、菌落总数报告方式
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 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 按四舍五入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位,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将产气发酵管培
养物转种于伊红
美蓝琼脂平板上, 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 态。
证实试验
挑取平板上的可 疑菌落,进行革 兰氏染色观察。 同时接种乳糖发 酵管36±1℃培养 24±2h,观察产 气情况。
根据证实为 大肠杆菌阳 性的管数, 查MPN表, 报告每 100ml(g) 大肠菌群的 MPN值。
一般在港口,每毫升海水含菌量为1×105个,在外海每
毫升含菌为10~250个。
各种用途的水质标准
标准名称及标准编号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9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91
1ml
含有玻璃珠的灭
1ml
菌玻璃瓶或乳钵
1:10稀释液。 1ml
9ml稀释液 1:100
操作要求:“无菌操作”贯彻始终。
9ml稀释液 1:1000
9ml稀释液 1:10000
环境要求: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代表性:取固体样品时需多采几个部位,且经过均质或研磨;
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表4-2 不同条件下1m3空气的含菌量
条件 畜舍 宿舍 城市街道 市区公园 海洋上空 北极(北纬80o)
数量 1~2×106 20000 5000 200 1~2 0
三、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的指标:>500~1000个/m3。
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 (个/m3)
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 (个/m3)
三、水的细菌学检测 (一) 细菌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作用:判定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 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1、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25g或25ml 检样
充分振摇或研磨
225mL稀释液
最清洁空气 1~2
临界环境 ~150
清洁空气 <30
轻度污染 <300
普通空气 31~125
严重污染 >301
四、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沉降平板法,即测定在一定时间内 从空气中降落到单位面积地面上的微生物个数。操作 过程如下:
• 将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d90mm无菌培养皿中制成 平板。均匀布设在待测处地板上(一般最少设5个待测 点),打开皿盖5~10min,让空气中的微生物降落在 平板表面,盖好皿盖,然后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在 37℃条件下培养48h后计菌落数。
减少误差: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 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并且稀释液应充分振摇。
1.取样 25g或25ml
检样
2、稀释样品的取样和倾注平皿
1mL
1mL
1ml无菌水
1:10稀释液
225mL无菌水
1mL
9mL稀释液 1:100
1mL
9mL稀释液 1:1000
规律: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 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 多。 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 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报告原则
例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次 10-1
2. 清洁淡水 (1)溪流及贫营养湖
10~100个/mL水 以自养型种类为主。常见细菌有绿硫细菌、紫色细菌、蓝 细菌、柄细菌、赭色纤发菌、球衣菌和萤光假单胞菌等。此 外,还有许多藻类(如绿藻、硅藻等)、原生动物(如钟虫 及其他固着型纤毛虫、变形虫、鞭毛虫等)和后生动物(如 枝角类、桡足类等)。
(2)地下水、自流井、山泉及温泉 有机物和微生物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