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光度计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光度计工作原理
荧光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扫描液相荧光标记物所发出的荧光光谱的一种仪器。

其能供应包括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荧光强度、量子产率、荧光寿命、荧光偏振等很多物理参数,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分子的成键和结构情况。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定,不但可以做一般的定量分析,而且还可以推断分子在各种环境下的构象变化,从而阐明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扫描范围一般是190~650nm,发射波长扫描范围是200~800nm。

可用于液体、固体样品(如凝胶条)的光谱扫描。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由高压汞灯或氙灯发出的紫外光和蓝紫光经滤光片照射到样品池中,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荧光经过滤过和反射后,被光电倍增管所接受,然后以图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物质荧光的产生是由在通常情形下处于基态的物质分子吸取激发光后变为激发态,这些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将一部分的能量又以光的形式放出,从而产生荧光。

不同物质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其激发态能级的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反映在荧光上表现为各种物质都有其特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因此可以用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不同来定性地进行物质的鉴定。

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其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关系,即IF=KC,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进行荧光物质的定量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仿佛,荧光分析通常也接受标准曲线法进行。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是一类很紧要的分析仪器,常用于定量溶于
缓冲液的寡核苷酸,单链、双链DNA,以及RNA。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无论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科学讨论领域 ,还是在化工、医药、环境检测、冶金等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督有广泛而紧要的应用。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是精密光学仪器,正确安装、使用和保养对保持仪器良好的性能和保证测试的精准度有紧要作用。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光源的寿命有限,为了延长光源使用寿命,在不使用仪器时不要开光源灯,应尽量削减开关次数。

2.单色器是仪器的核心部分,装在密封盒内,不能拆开。

选择波长应平衡地转动,不可用力过猛。

为防止色散元件受潮生霉,必需定期更换单色器盒干燥剂(硅胶)。

若发觉干燥剂变色,应立刻更换。

3.必需正确使用吸取池,应特别注意保护吸取池的两个光学面。

4.光电转换元件不能长时间曝光,且应避开强光照射或受潮积尘。

5.仪器若短时间不用要定期通电,每次不少于20~30min,以保持整机呈干燥状态,并且维持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