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电泳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β-地中海贫血的效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红蛋白电泳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β-地中海贫血的效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08T06:08:33.1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月4期作者:覃学占[导读]
覃学占(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β-地中海贫血的效用。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产前地中海贫血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对照组仅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对比分析检测两组效果。

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疾病的确诊率为100.00%,对照组疾病的确诊率97.67%,观察组对疾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能准确的显示基因突变的类型。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应用血红蛋白电泳联合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能提高对疾病确诊率的同时可以明确基因突变的类型,为进一步的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血红蛋白;电泳;PCR-反向斑点杂交;β-地中海贫血
贫血是人体红细胞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器官病变的疾病。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贫血的患病率高达24.8%,而孕妇贫血的概率达41.8%,相对来说女性患贫血的概率更高一点。

地中海贫血与传统贫血有一定的差异,地中海贫血是遗传缺陷疾病,珠蛋白基因链的缺失或突变而导致的慢性溶血性贫血[1]。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前地中海贫血患者,旨在对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β-地中海贫血的效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前地中海贫血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24-36)岁,平均年龄(30.12±2.13)岁,平均BMI(24.17±1.01)KG/cm2,平均血红蛋白(90.29±10.46)g/l,首次妊娠22例,2次及以上妊娠11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4-35)岁,平均年龄(30.75±2.24)岁,平均BMI(24.09±113)KG/cm2,平均血红蛋白(90.32±10.18)g/l,首次妊娠20例,2次及以上妊娠1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行血红蛋白电泳联合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

获取患者基因片段,将标本进行切片、涂片等操作;标本需经蛋白酶处理,充分暴露靶序列;将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由双链变成单链;降温至55℃左右,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获得新的模板片段;再在72℃进行引物的延伸,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半保留复制原则,合成新的DNA的互补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

其余步骤流程均同对照组。

1.2.2对照组仅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

抽取患者新鲜血液5ml,将血液内加入生理盐水对血液进行洗涤;通过离心机去掉表面悬浮液;将标本内加入裂解液充分混匀,并静置20分钟;打开电泳设备进行电泳,等待获取最终结果。

1.3观察指标
(1)确诊率:完全确诊、基本确诊、无法确诊、确诊率(确诊率=(完全确诊+基本确诊)/总人数)(2)基因分型1.4统计学方法
将试验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

所得结果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P>0.05,表示无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因分型
观察组能准确的显示基因突变的类型。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地中海贫血是因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而导致的基因遗传性疾病,通常父母患有地中海贫血其子女患病率明显增高,因此对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夫妇进行产前检查尤为重要,常见的贫血检查并不能明确反应地中海贫血的类型。

血红蛋白电泳是地中海贫血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的筛查异常血红蛋白和筛查高危夫妇,但对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分型无法检测,而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以完全弥补血红蛋白电泳的不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确诊,为进一步进行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基础[2]。

PCR反向技术通过对已知序列的的DNA片段进行裂解、聚合等一系列操作,目的为了用于检测扩增产物中是否含有目标基因的技术,已经成为一项较成熟的技术,用于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检测。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用于地中海贫血的确诊,大大提高了疾病的确诊率,同时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逐渐被应用于基因遗传性等问题的检测中[3-4]。

通过对地中海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电泳联合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对地中海贫血疾病的诊断率明显得到了提高,尤其在筛查地中海贫血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以有效的诊断处基因的变异点,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明确了突变的类型;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具有简单便捷、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优点,取少量基因片段,就可以进行反复多次检测,降低了对患者的伤害性的同时还可以检测基因分型、肿瘤研究等,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5-7]。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以明确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分型,为诊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已经是一项成熟的基因检测技术,尤其应用于基因突变检测基因分型、遗传多态性检测以及病原体检测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小燕,林萌,刘梦姮.宜春市育龄人群中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5):1151-1152,1155.
[2]钟华,欧阳辉,赵卓姝,等.佛山市顺德区孕前优生检查人群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研究[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0,38(5):621-624.
[3]梁亮,赵林,田矛,等.香港型合并东南亚型缺失地中海贫血的筛查与鉴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0,13(10):982-985.
[4]黎小红,邓春山,陈嵘,等.64例HbH病的基因类型与血液学相关参数分析[J].海南医学,2019,30(10):1253-1255.
[5]贺志军,周远青,冯影豪,等.广东顺德地区孕产妇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及血液学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13):2171-2174.
[6]蔚春生.血红蛋白电泳法在β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6):3022-3023.
[7]刘丽益,韩璐好,李维,龙敏,雷洁,曾丽珍,张静.深圳市南山区2898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8):1528-15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