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探讨
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与案例分析
![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9636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b.png)
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与案例分析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将独立运行的多个不同系统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特定的任务或提供具有协同功能的系统。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信息系统集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重点讨论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关键技术的概述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是指在系统集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它们对于保证集成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关键技术:1.接口技术:接口技术是信息系统集成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技术之一。
通过定义和实现系统之间的接口,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功能调用。
常见的接口技术有SOAP、RESTful等。
2.数据集成技术:数据集成是信息系统集成中最为常见和困难的问题之一。
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各异,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数据集成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映射等。
3.业务流程管理技术:业务流程管理技术是指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规划、设计、执行和监控的技术手段。
在信息系统集成中,通过对不同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协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响应能力。
4.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信息系统集成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防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常用的安全技术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等。
二、案例分析1.云计算平台的信息系统集成案例云计算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资源共享和服务提供模式。
在云计算平台中,各个应用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实现协同工作。
例如,某公司采用了云计算平台,将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销售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了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通过集成,公司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实时更新,提高了决策效率和精准度。
2.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案例物联网是指通过感知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将各种物理对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技术方案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7519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44.png)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技术⽅案2018年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技术⽅案XXXX有限公司2018-6⽬录⼀、运维⽅案运维服务定位和⽬标及服务范围通过专业运维服务,进⼀步加强信息系统运⾏维护,对信息系统运⾏维护流程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流程,并通过专业的技术⽀持为信息系统运⾏维护⼯作提供专业的技术平台,满⾜信息系统软硬件的维护要求,可以满⾜多种基础设施环境稳定的要求,可以满⾜软件及信息资源⾼效、可靠和安全运⾏的要求,可以满⾜运⾏设备统⼀管理、及时的故障恢复的要求,可以保证在信息系统构建的应⽤系统和数据集中运⾏的设备平台正常运⾏,达到⾼效、稳定、安全和⾼扩展性的要求,可以提供运维保障之外的管理咨询要求,为实现省本级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集中统⼀的设施基础。
运维服务内容及运维重点难点分析运维服务内容依据现⽹普遍的信息系统设备及常⽤软件清单,我公司对提供如下服务内容:基础设施维护软件及信息资源维护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运维管理咨询服务运维重点难点分析⽹络规模的发展和扩⼤,使得应⽤产品技术⽇渐多样和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的⽣产业务和⽇常⼯作将实现信息化,并通过提⾼信息化⽔平实现对内提⾼经营⽔平、对外提⾼服务⽔平的⽬的。
各企业事业单位业务的展开越来越依赖IT系统的正常运转,⽣产业务⽇渐依赖IT部门提供的系统服务,IT部门正由“成本中⼼”转变为“服务中⼼”、“效益中⼼”。
随之⽽来的问题是运维部门将如何通过管理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可度量的、符合业务需求的服务?同时,这些服务需要能够适应业务需求以及新技术带来的影响,为新业务系统的运⾏提供⽀撑,让运维管理成为企事业单位成长的助⼒。
运维管理包含内容IT运维是IT管理的核⼼和重点部分,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主要⽤于IT部门内部⽇常运营管理,涉及的对象分成两⼤部分,即IT业务系统和运维⼈员。
其管理内容⼜可细分为七个⼦系统:第⼀、设备管理:对⽹络设备、服务器设备、操作系统运⾏状况进⾏监控,对各种应⽤⽀持软件如数据库、中间件、群件以及各种通⽤或特定服务的监控管理,如邮件系统、DNS、Web等的监控与管理;第⼆、数据/存储/容灾管理:对系统和业务数据进⾏统⼀存储、备份和恢复;第三、业务管理:包含对企业⾃⾝核⼼业务系统运⾏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对于业务的管理,主要关注该业务系统的CSF(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SuccessFactors)和KPI(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第四、⽬录/内容管理:该部分主要对于企业需要统⼀发布或因⼈定制的内容管理和对公共信息的管理;第五、资源资产管理:管理企业中各IT系统的资源资产情况,这些资源资产可以是物理存在的,也可以是逻辑存在的,并能够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进⾏数据交互;第六、信息安全管理:该部分包含了许多⽅⾯的内容,⽬前信息安全管理主要依据的国际标准是ISO17799,该标准涵盖了信息安全管理的⼗⼤控制⽅⾯,36个控制⽬标和127中控制⽅式,如企业安全组织⽅式、资产分类与控制、⼈员安全、物理与环境安全、通信与运营安全、访问控制、业务连续性管理等;第七、⽇常⼯作管理:该部分主要⽤于规范和明确运维⼈员的岗位职责和⼯作安排、提供绩效考核量化依据、提供解决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段IT运⾏维护管理的每⼀个⼦系统中都包含着⼗分丰富的内容,实现完善的IT运维管理是企业提⾼经营⽔平和服务⽔平的关键。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2192db4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5.png)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强大基础和条件。
科研能力是当前企业所看重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动企业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实际需求,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信息无法实现高效共享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以你,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企业的主要研究和工作内容。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和服务性等特征的工作,其借助信息技术、管理学、统计学等知识理论实现科研工作要素的结构化整理与处理。
针对当前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研究与开发,能够显著的提高其先进程度与信息化水平,从而为科研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开发引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会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整体实力。
文章的目的是针对当前企业的科研工作进行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约束,并且转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在此基础上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1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的主要特征1.1可以实现不同职能部门管理系统信息的共享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结合企业的统一化情况,在数据交换平台上将用户科研信息落实进度或者想不同信息展开合理联系,同时借助特定编码结合不同用户的科研项目信息。
在科研部门的日常运行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获取到最近一段时间点的项目经费、科研人员信息和费用支出等信息,其中不需要做相应维护,从而解决了数据冗余方面的问题。
1.2实现项目流程化管理在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对其展开在线申报、立项、评审和到款等流程化的管理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3项目预警机制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所配备的项目预警机制和功能包括经费预警和进度预警这两种,为了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性,管理人员首先要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管理,借助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项目全过程展开预防和警示,为后续相关人员展开项目调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探讨
![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0ce092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0.png)
·35·山东省日照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杨百峰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下简称“系统”),根据《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管理规定》(农业部令2008年第1号)、《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农业部令2008年第2号)、《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业务工作规范》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及管理要求设计,严格按照农业部新的“两个规定”和“两个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开发。
系统内容涵盖了从农机牌证管理、业务查询统计和报表、物资管理、驾驶人考试、监理人员管理、农机事故处理、农机执法检查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通过电脑或手机移动终端对人、机、环境等信息采集,实现数据上传,形成信息共享的互联网大数据。
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先进,操作方便快捷,在全国农机安全监管业务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
一、系统现状(一)不同权限,分级管理。
系统实行分级管理,设省、地(市)、县三级管理员。
省级为“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安全管理、日常维护、升级改造等工作。
市级负责辖区内县级申报项目的复核。
县级负责本级申报项目的初审、使用操作人员的权限设置、数据导出、行政村的添加和删除等工作。
不同层级有不同权限,分级管理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扫描技术,自动输入。
系统中农机牌证管理使用身份证读卡器自动输入申请人和所有人的基本信息,替代人工录入,减少录入失误;车辆管理使用扫描整机出厂合格证二维码技术,方便机具发动机号码、机架或机身号码等产品技术参数信息的自动输入,确保了数据参数输入的准确便利;在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上增加二维码,方便信息查找和调取,操作更加便利,实现了信息采集的电子化、信息读取条码化,向智能化、便利化发展。
(三)分级审核,闭环管理。
一是系统中物资管理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号牌订制,从县级申请、地(市)复核,省级审核、牌证生产企业制作、县级收货、号牌号码进入号牌库等环节,实行内部闭环管理,县级不能任意添加或删除号牌号码,只有地市管理员有权添加,规范了农机牌证的生产、订制和分发管理。
广电网络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广电网络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9d4c02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e.png)
第48卷 第2期 2021年2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8 No.2Feb. 2021收稿日期:2021-01-04应用技术广电网络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张虹娟(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网络信息部 天津300222)摘 要: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网络信息部依据《电视台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通用要求》、ITSS 等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自身特点和运维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建设标准化、体系化、主动化的高质量网络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从人员、流程、技术、资源4个方面进行改进,并对广电网络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历程和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
关键词:广电网络信息系统 运维体系 ITSS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21)02-0039-05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ZHANG Hongjuan(Network Information Department ,Tianjin Haihe Media Center ,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national and industrial standards such as ITSS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for TV Station IT Systems (GY/T 317-2018),the Network Information Department of Tianjin Haihe Media Center studies and analyze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In order to build a standardized, systematic and activ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system of high-quality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the improvement is made from personnel, process, technology and resourc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system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Key words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ITSS0 引 言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广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存、管、控”等关键业务已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与实施措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与实施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7435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e.png)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与实施措施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
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组织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企业管理成本,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和实施措施。
一、方案设计1.需求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将现有业务和流程与信息化相结合。
通过调研与分析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需求,明确目标和功能需求,为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2.系统评估:对可行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估,通过技术、经济和风险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最适合企业的信息化系统。
可以考虑购买市场上已有的成熟系统,或是自主开发、定制信息化系统。
3.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和系统评估结果,设计合适的信息化系统架构。
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库等基础设施的选择,以及系统各模块的划分和集成方案。
架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
4.组织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整个组织的变革,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和职责体系。
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明确信息化团队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信息流程和协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实施措施1.项目规划:在方案设计阶段完成后,制定详细的项目执行计划。
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分解任务并分配资源,制定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
2.资源准备:为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等。
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及时调整和分配必要的资源,以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
3.系统开发与集成:根据方案设计的架构和功能需求,进行系统的开发和集成。
包括系统界面的设计、功能模块的实现、数据的迁移和集成测试等。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4.人员培训:信息化系统的成功运行离不开相关人员的熟练操作和技术支持。
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使其了解系统的操作方式和功能,培养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技能和经验。
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能优化与改进研究
![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能优化与改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ef07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5.png)
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能优化与改进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已经成为政府机构提供服务、实现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
但是,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面临性能瓶颈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和改进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系统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改进的方向,以提升其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一、性能优化方法1. 硬件设备的优化:选择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通过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和构建负载均衡系统来提高系统的并发访问能力。
2. 数据库优化:对电子政务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进行调优,可以通过创建合适的索引、优化查询语句、使用缓存等方式来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和响应速度。
3. 网络优化:优化网络架构,确保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采用CDN(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可以减少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压力,提高页面加载速度。
4. 代码优化: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程序代码进行优化,消除冗余代码和低效算法,减少系统开销和资源占用。
使用高性能的编程语言和框架,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
5. 用户界面优化:改进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和界面布局,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和效率。
同时优化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页面加载时间,提高用户满意度。
二、改进方向1. 引入云计算技术:将电子政务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系统的弹性和可扩展性。
同时,云平台还可以提供自动化监控和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性能问题。
2.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用户行为、业务流程进行深度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数据驱动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3. 移动化改造:将电子政务系统改造为移动端应用,提供多终端适配的功能。
这样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4. 强化安全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能优化需与安全防护相结合。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运维中的应用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运维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32f9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2.png)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运维中的应用摘要: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全面的、协同的信息管理工具,对于现代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运维中的应用,包括信息资源的分类、统计和监测、信息发布与沟通、信息共享与协作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本文探讨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集成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旨在为信息系统运维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以提高信息管理和维护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信息系统运维、分类统计、信息发布、信息共享正文:1. 简介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管理工具,旨在对各类信息资产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分类、统计和监测,使信息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和管理,从而提高信息化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现代信息系统的运维中,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运维中的应用,包括信息资源的分类、统计和监测、信息发布与沟通、信息共享与协作等方面的应用。
2. 信息资源的分类、统计和监测在信息系统运维中,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分类、要素和重要性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非常必要。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统计和监测,包括流程、数据、组织等各种资源。
通过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对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安全性等各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
此外,还可借助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信息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有效。
3. 信息发布与沟通在运维过程中,及时发布有关的信息和消息,以及相应的操作指南和指示非常关键。
通过信息发布与沟通系统,可以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有关的告警、故障和解决方案等信息。
同时,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沟通和传递,包括邮件、即时通讯、电话会议等。
这些渠道的使用将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信息,快速响应和协作,进而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实验室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实验室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49b940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8.png)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
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指出要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2]。
各个高校十分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支持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一时间,与实验室相关的诸多业务系统相继上线运行。
这一方面减少管理人员工作量,使得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智能、高效率,另一方面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为师生使用实验室和仪器提供了便利。
但目前实验室信息化仍存在不少短板:信息系统不完善、硬件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制度不完善等。
为推进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本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为例,讨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我院师生使用的实验室业务相关系统分为校级系统和院级系统两部分。
校级系统有: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大仪管理系统。
院级系统有:设备预约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二、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1.业务系统内部的问题(1)信息不全面、冗余数据多、更新不及时[3]。
由于实验室建设之初并未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各业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了系统信息统计不全、信息出错、信息变动后更新不及时、垃圾数据未清理等问题,导致使用和管理的不便。
以我院为例,在资产和设备管理系统常出现的问题有:一些设备在系统中查询不到、一些设备查询到的信息错误等等。
(2)业务系统功能不完善。
由于业务系统建设时考虑的需求和功能不全面,设计的模块往往偏少且可拓展的空间有限。
以我院为例,师生要使用实验室、仪器、领用药品这些日常操作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申请,而且申请完后还需要联系审核人员审批,无法实现用短信方式提醒审核人员,缺乏智能提醒功能。
另外,不同系统对登录设备和网络,甚至对浏览器的要求也不相同。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方案及措施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371ea6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7.png)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方案及措施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管理运行的核心与精髓,它不仅和病人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
为了使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制订本方案,具体如下: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信息质量与安全,杜绝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信息系统(HIS)信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信息系统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系统服务质量水平,保证信息系统安全。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一)成立信息系统质量管理组织1.医院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小组组长:xxx(院长)副组长:xxx(院长助理)组员:xxx、xxx、xxx、xxx、xxx2、科室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科主任和护士长组成。
(二)管理制度和实施措施1.医院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小组(院级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控制体制)(1)管理制度:医院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制度见《医院信息管理制度》。
(2)实施措施:主要有建立、修改年度质量控制目标;电子病历书写质量检查;信息系统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监控;医技环节(流程)质量实时检查监控;信息系统质量专题调研评价;信息系统质量量化综合评价、总结报告;信息系统纠纷、信息系统过失、信息系统事故分析、评价、教训总结与改进;2.科室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控制小组(1)管理制度:在医院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小组的指导下,对本科室信息系统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
重点是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操作常规、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根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挂钩,并作为年终评比、晋职晋级的依据。
定期向医院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小组报告本科室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督促、落实医院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小组对本科提出的信息系统质量存在问题的整改意见。
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控制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人员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信息系统运维中知识转移和培训策略的研究
![信息系统运维中知识转移和培训策略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5f76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b.png)
信息系统运维中知识转移和培训策略的研究摘要: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安全培训管理。
而对于企业而言,安全培训管理的核心就是知识转移和培训策略。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和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信息系统;运维;安全培训;培训策略前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安全培训的建设与管理。
由此可见,注重信息系统运维中知识转移和培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有望为企业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培训服务。
一、信息系统运维中知识转移概述(一)信息系统运维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信息处理、存储、传输、分析等方面功能的一种综合体[1]。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将其分为企业级信息系统、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等多种类型。
信息系统运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启动阶段、设计开发阶段、测试部署阶段、运营维护阶段。
其中,每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知识转移过程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信息系统运维中的知识转移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内部知识转移,即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二是外部知识转移,即企业与其他机构或企业的合作关系。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知识转移在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知识转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知识的获取与传承。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以便于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以确保新的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明确目标人群的需求和能力水平,以此为基础设计合适的培训方案;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让学员们有机会亲自参与项目开发或维护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还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员们的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者提高培训效果。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e498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b.png)
系统总体设计
Y
功能子单元
所有实现?
N 实现一种功能子单元
最终系统
图4—6 递增式原型开发MIS过程
4.3.2 原型法
四、原型法旳长处及存在旳问题
1、原型法旳长处 2、原型法旳缺陷
4.3.2 原型法
1. 原型法旳长处 ⑴ 开发周期短 ⑵ 增长顾客旳满意度 ⑶ 加强了开发过程中旳顾客参与程度 ⑷ 减少系统开发中旳风险 ⑸ 减少系统开发旳成本 ⑹ 易学易用,减少对顾客旳培训时间 ⑺ 可产生对旳旳系统需求描述
系统设计
系统实行
Y
满意否?
N 最终系统 演化(重新设计、实行)
图4—5 演化式原型开发MIS过程图
⑶ 递增(进化)式
开始时系统有一种总体框架,各功能单元旳 构造和功能较清晰,但没有详细实现。在后来 旳开发过程中一种一种旳完善这些模块。
前提:系统旳组织构造不发生变化, 模块旳外部功能不发生变化。
递增式(进化)原型开发MIS过程
5.运行维护: 使用和维护MIS
生命周期法旳开发过 程
规划阶段:
初步调查
框架设计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分析汇报
修改目旳、追加 资源、等待条件
停止研制 否
审批
修改
是
A
分析阶段:
A
详细调查
逻辑设计
系统分析汇报
否
停止研制
审批
是
B
修改阐明书
修改
wu
设计阶段:
B
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阐明书
停止研制 否
审批
是
1、“自下而上”旳开发方略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 个基本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 逐渐向高级建设(即,增长管理/控制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若干探讨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若干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b5607eda300a6c30d229f2a.png)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若干探讨【引言】综合电子信息系统(IntegratedElectronicInforma-tionSystem,IEIS)是指在信息时代的军事斗争环境下,为满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任务,利用综合集成方法和技术将多种电子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大型军事信息系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内涵包括对各种武装力量的综合、对各种电子信息系统手段的集成。
某工程由部署于多个地点、多种平台的多种手段按照约定的综合集成规则构成,是一个子系统种类较多并有层次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关联关系复杂的体系工程,该工程包括新建系统、已建系统以及新旧系统的融合,可称之为特殊复杂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对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如系统工程方法论等,但对这样一个特殊复杂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研制建设需要应用并不断创新科学的工程方法。
我们通过某工程的具体实施,在设计、管理、评估等方面探索实践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1.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系统体系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讯信息的接入来源的种类多、数量大,来源包括各个环境中的多种传感器。
(2)通讯信息的处理具有差异性,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有些为以文字及图片为主的信息整编处理及目标通讯信息的处理,有些则为以雷达通信为主的态势信息处理。
(3)不同信息间存在着联系性,尽管各种信息在处理方式及模型上各有差异,但在内容上,各种信息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以进行综合印证和信息共享。
(4)对于已经具有成果的系统,要进行兼容,这就导致了不同电子信息系统之间的多样性。
在电子信息系统的研制中,系统软件架构的设计是研制的核心环节,开放性和兼容性是搭建系统平台架构必须具备的条件。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异类信息的耦合性处理、信息共享的便捷性、软件部署的灵活性以及需求变化适应性,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2.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的工程设计、管理及评估方法分析2.1体系工程顶层设计方法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必须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进行研制,以确保最终建设的系统能满足军事需求。
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存在问题及探讨
![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存在问题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cc07b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0.png)
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存在问题及探讨【摘要】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安全性不足、与业务需求脱节、运维成本高、数据管理不规范以及技术更新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定期调整系统与业务需求匹配,优化运维流程,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及时跟进技术更新。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信息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需求。
为了确保石油企业信息系统的健康运行,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作必不可少。
【关键词】石油企业, 信息化系统, 问题, 安全性, 业务需求, 运维成本, 数据管理, 技术更新, 结论, 管理建议, 信息技术.1. 引言1.1 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存在问题及探讨石油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行业,对信息化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
石油企业自建的信息化系统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也对信息安全和数据管理带来了挑战。
信息系统安全性不足是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石油企业的信息系统涉及到大量机密数据和重要信息,系统一旦遭受到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将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信息系统与业务需求脱节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的业务需求日新月异,如果信息系统无法及时跟上业务变化的步伐,就会导致信息系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
信息系统运维成本高是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的又一个难题。
运维成本的高昂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还可能导致企业在信息系统运维方面投入不足,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不规范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缺乏细致的数据管理制度和规范,容易导致数据混乱、重复、丢失等问题,从而影响企业对数据的有效利用和分析。
信息系统技术更新滞后也是石油企业自建信息化系统的痛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信息系统滞后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石油企业需要着重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定期对系统与业务需求进行匹配调整,优化信息系统运维流程,建立细致的数据管理制度,及时跟进信息技术的更新,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竞争力。
信息系统监理师之系统上线与运维
![信息系统监理师之系统上线与运维](https://img.taocdn.com/s3/m/13d418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1.png)
信息系统监理师之系统上线与运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信息系统监理师,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系统上线与运维的相关工作,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信息系统上线和运维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信息系统上线的重要性信息系统上线是指将系统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让用户开始正式使用的过程。
它标志着系统开发的结束和系统运行的开始。
信息系统上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工作效率:上线后的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集成化,提高工作效率。
员工可以通过系统进行快速的数据查询、报表生成等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2. 提升数据安全性:信息系统上线后,数据将在系统中进行存储和管理,不再依赖于纸质文件或个人电脑。
系统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和数据备份机制,可以更好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预防数据泄露和损坏的风险。
3. 实现业务拓展:信息系统上线后,企业可以更好地支持业务的拓展和发展。
从客户关系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各个环节的全面掌控,为企业的业务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信息系统上线的注意事项在信息系统上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顺利上线和运行:1. 进行全面的测试:在系统上线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潜在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充分培训用户:在系统上线之前,需要对系统进行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地使用系统。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系统的基本操作、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通过培训,用户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3. 确保充足的技术支持:系统上线后,需要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技术支持包括系统维护、bug修复、功能优化等。
通过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我们能够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煤矿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策略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煤矿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策略研究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cc975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3.png)
煤矿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策略研究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越来越依赖信息化系统来管理和监控生产运营。
然而,在煤矿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论文旨在分析煤矿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问题;对策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煤矿事故频发、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期存在。
为了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许多煤矿开始引入信息化系统来管理和监控其运行情况。
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然而,随着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面临着运行维护方面的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对于煤矿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煤矿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问题分析1.1 安全性问题1.1.1 数据安全问题在煤矿信息化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存在着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潜在风险,这可能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或系统功能的异常。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1.2 网络安全问题煤矿信息化系统使用了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网络攻击、恶意软件、黑客入侵等威胁都可能对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系统瘫痪。
因此,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建立防火墙、加密通信等措施是必要的。
1.2 可靠性问题1.2.1 系统可用性问题煤矿信息化系统的可用性是指系统能够在需要时正常运行的能力。
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复杂、恶劣,可能存在电力供应中断、硬件设备故障等问题,这会影响系统的可用性。
为了提高可用性,可以采取备份机制、冗余设计、定期维护等策略。
1.2.2 系统稳定性问题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煤矿信息化系统可能面临资源瓶颈、系统崩溃、内存泄漏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对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出现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的探讨
![对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出现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b1b09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4.png)
对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出现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的探讨发布时间:2023-02-16T06:02:27.210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19期作者:王卉,张宁,马思怡[导读] 聚焦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极易出现的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王卉,张宁,马思怡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贵阳市南明区富源南路350号 550005摘要:聚焦采购项目在信息化系统中运行,极易出现的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通过开展工作调研、详细的梳理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操作流程、深入的分析系统操作问题成因,从制度机制、流程再造、节点管控等方面分析。
探讨采购实施中提高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水平,提升系统线上工作记录与线下过程资料衔接的严密性、规范性、一致性、逻辑性的更优工作方法。
关键词:采购项目;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Discussion on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in purchasing project opera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 WANG hui ,ZHANG ning, MA si yi Guizhou Tobacco Re-roasting Co., Ltd., No. 350 Fuyuan South Road, Nanmi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550005 Abstract:The report focuses on the inconsistent problem that are very easy to occur when the procurement project runs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Through working investigation, we combe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detail,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system operation problems in depth. Analysis from system mechanism, process reengineering, nod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tc. Discuss on the better work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level of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tightness, standardization, consistency and logic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nline records and offline process data.Keywords:Tendering; Procurement items; Information system; Whole process supervision. 1采购项目线上线下“两张皮”的问题表现信息化监管作为一种新的采购监管方式,引入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的时间还较短,通过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及总结,可以看出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系统的线上痕迹与线下记录材料不匹配、不衔接;二是未按照系统要求上传正确的记录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任工程师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 ; 杨 峥( 1 9 8 0 一 ) , 女, 山西 太原 人 , 2 0 0 3年毕 业于太原科
技 大学工业设计 专业 , 工 程师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信息 系 统运行对运营监测的支撑 。
等 方 面与 电 网都 有较 大不 同 .所 以信 息 系统运行 方式有 其 自身的 编制 特 点 ,对 信 息 系统运 行 方
式与 电 网运 行方 式进行 了比较 .提 出 了信 息 系统运 行 方式编 制 的影响 因素和 编制要 点。
关键 词 :信 息 系统 ;运 行 方式 ;管理
中图分 类号 :T M7 6 9
储 阵列 。
c
一
个系统出现异常 ,与之相关联的信息系统也会出
以在进 行 系统运 行方 式分 析 时 ,必 须分 析该 系 统与
现 异 常 ,这 一 点 与 电 网 的运行 方 式 非 常类 似 [ 1 】 。所
其他系统的关联 隋况 。
2 . 6 系统数 据 的备份 和恢 复方 式
) 数据库集群 + 应用服务器集群 + 存储阵列 。
管理模式 ,开始推行信息系统运行方式管理工作 。 信息系统的运行方式更多是描述单个系统 的运
1 信息 系统运行方式与 电网运行方式 比较
行方式 ,无法像电网运行方式那样实现各电网间的 联网及联络线传输功率 的控制。但某些系统出现异
由于电能具有不可储存 的性质 ,所以电网运行 常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使用。 电网运行方式受到 自 然环境变化和负荷冲击影 方式管理的 目的是保证网内电源和负荷的电力电量 平衡 ,根据 电网的实际情况 ,合理的使用资源 ,使 响较大 ,信息系统运行方式主要受基础环境 系统的 整个电 网在安全 、稳定 、经济 、优质 的情况下运 影响 ,如电源 、空调、接地、消防等系统出现问题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号 :1 6 7 1 — 0 3 2 0 ( 2 0 1 3 ) 0 6 — 0 0 3 6 — 0 3
随着 国家 电 网公 司 坚 强智 能 电 网和 “ 三 集 五
二者 主要 有 以下 几方 面 的不 同 。
大”管理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全面展开 ,生产经 营业务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的要求越来越
行 。 电 网运行 方 式 是对 电 网某一 时 刻 的现 状 描述 , 是该 时刻 下整 个 电网安全 、稳 定 、经济 、优 质运 行 会 影响信 息 系统 的安 全稳定 运行 。
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可以根据电网用电需求 、发 电情况和事故状态 ,通过调度进行双向在线调整 。
的方案。信息系统则是以相对 固定 的资源满足用户
信息系统运行方式首先需要掌握业务系统的业
务需求 ,掌握系统使用的规律 。确保资源负载不超
高。为了提升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风险预控能力 ,确 过安全稳定运行的阈值 ,造成系统崩溃。电网运行 保 系统安 全稳 定运 行 ,国家 电 网公 司借 鉴 电网运行 方 式首 先进行 发 电量和 用 电量 的平衡 估计 。
操作 系统 软 件一般 有 Wi n d o w s s e r v e r 、l i n u x 、 u n i x 等 ,数据 库 软 件一 般 有 O r a c l e 、S Q L s e v r e r 、 S b a s e 等 ,中间件一般有 We b l o g i c 、T u x e d o 等。
2 . 2 机房 基础 环境
信息系统最重要的资产不是硬件设备 ,而是系 统中所存储的数据 。设备损坏时可以更换 的,但数 据一旦丢失不能恢复 ,损失是难 以弥补的。所以重 要的信息系统均有 自己的数据备份机制 ,还有容灾
・
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 2 . 1 信 息 系统 的架构及 软硬 件平 台类型 。
3 6・
2 0 1 3年 1 2月
梁新 刚, 等 :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探讨
信息系统的架构一般有 以下几种 。 a ) 单数据库 + 单应用服务器 。 b ) 数据库双机高可用 +应用服务器集群 +存
0 3 0 0 0 1 )
0 3 0 0 0 1 ;
3 . 山西 省 电力公 司 ,山西 太 原
摘 要 :为 了提 升信 息 系统安 全运 行风 险 预控 能 力 ,确保 系统安 全稳 定 运行 ,国 家电 网公 司借鉴 电网运行 管理模 式 .开 始推 行信 息 系统 运行 方 式 管理 工作 ;而信 息 系统在服 务 对 象、运 行 特 点
2 信息 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因素
信息系统 的使用具有 7 × 2 4 h 不 间断 ,关键数
据不能丢失或能恢复 ,系统间互相存在影响,出现 异常需要可 以进行切换等特点 , 所 以对信息系统运
行 方 式进行 研究就 是要 找 出影 响 系统安 全稳 定 运行
作者简介 :梁新刚( 1 9 7 1 1 级华北 电力 大学
第6 期( 总第 1 8 3 期)
2 0 1 3年 1 2 月
山
西
电
力
N o . 6( S e r . 1 8 3 )
De e .2 0 1 3
S HANXI E I 正C T R I C P 0 W ER
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探讨
梁新 刚 , 一 . 杨 峥 。
( 1 .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1 0 2 2 0 6 ; 2 . 山西晋缘 网络技术有限公 司,山西 太原
一
的使用需求 ,所以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是该系统在某 信息系统运行方式调整一般只能对在线用户数量进 时刻的现状描述 ,是合理使用网络 、主机 、 存储 行 单 向调 整 。
等 资源 ,确保 系统 安全 、稳 定运 行 的方 案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 1 9 , 修回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