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最后一片树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最后一片树叶》教案
第一篇:冀教版《最后一片树叶》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了解“叹息、发愁、出神、罢了”等词语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5、续编故事,发展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叹息、发愁、出神、罢了”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自然常识类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秋风紧了,树枝上只剩下最后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飞过来,吱吱喳喳和它说起了悄悄话,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赶紧打开书,去看一看吧!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同学们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边读边识字,教师关注识字较差的学生。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认对了,就奖励他“识字星”。

3、检查读文情况,互相评议。

二、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1、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可以体问题。

(不快乐——快乐)
树叶开始为何不快乐?后来为什么快乐起来了?你从哪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读文交流,再仔细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a:理解开始是为什么不快乐?
b:体会小鸟说的话,明白为什么树叶有快乐起来了。

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师生解疑。

4、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叹息发愁——怀疑,听的出神——快乐的跳舞
抓住情感的变化,读出相应的语气.三、续编故事。

1、树叶宝宝藏在树妈妈的怀抱,终于躲过了寒冷的冬天,第二年春天,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发挥你的想象,编一编,讲给你的同学听听,注意语句要通顺。

(课后写在小本本上。

)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评价。

3、在“续编故事小展台”,展示自己的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同学们编的故事真有意思,老师也想起了两句话,想送给大家作为奖励,“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倦鸟知返,游子思亲。


为什么松柏不落叶?
到了秋天,气候变得寒冷干燥,土壤里的水分少了,植物的根吸收水的能力也差了,所以入秋以后,各种树木落叶。

因为叶子的表面有很多气孔,会蒸发掉大量的水分。

落叶后,可以减少水分的消耗。

松柏中大多数却不落叶,这是因为它们的叶子本来就很细小,像一根根针似的,消耗不了太多水分。

所以用不着落叶。

第二篇:最后树叶一片树叶
最后一片树叶
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树叶»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个病人躺在病床上,绝望的望着窗外的一颗被秋风扫过的萧瑟的书。

他突然发现,那棵并不突出的树上,居然还有一片绿的叶子没有落下来,这时,病人就十分哀伤的想:等着片树叶落下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于是,他天天望着那片树叶,等着它掉落,也悄然的等待着自己生命终结之日的到来。

但是,这片叶子竟然一直都没有落下,直到这个病人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健康,那片树叶竟依然是那么的翠绿。

那片翡翠般的绿色让病人久久不能忘记,也让重新拥有了生活的信念。

其实,那棵树上早就已经没有树叶了,那唯一的一片树叶是一位画家画上去的,它不是真的树叶,但它却比真的树叶更能给予人力量,
它达到了真树叶的真实生动的效果,所以,给了那位病人一个坚强的信念:活着,只要那片树叶不落,我的生命就不会结束。

结果,他真的康复了,他走出了病房,来到树下看个究竟。

当他站在树下时,他就被画家的真诚用心感动了。

因为画家是唯一了解他内心秘密的人,画家知道他在等树叶全部掉落之后,再悄然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画家顺着病人的心思设计了这么一片足够以假乱真的假树叶,给病人不断注入活下去的勇气。

最终,病人在这片假树叶的支持下,一直坚持了下来,最终痊愈,也为自己赢得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信念和信心。

画家带给他的不只是一片假树叶,一个善意的谎言,而是,一个信念,一个宝贵的支撑他好好活下去的信念。

真正有生命力的不是那片树叶,而是一个人的信念。

第三篇: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案
备课人总第节教学时间: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会认真对待14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课时:2课时教具:课件
相关知识点:对银杏的认识。

教学突破点: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这幅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银杏树有关的一篇课文。

(板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标记自然段落。

三、多种方法集中识字:
1、小组内互相合作,运用多种方法集中识字。

2、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结果,其它同学可进行补充。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在黑板虚宫格上范写。

2、指导学生书写各生字。

五、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特色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称图抖捧第二课时
最后的银杏树叶2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熟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习题:
1、填一填。

一()学校一()收音机一()叶子一()银杏树
2、读一读。

崭新衣袖颤动渗透滋润足迹复习枯叶
3、写一写。

发抖名称地图捧住
4、讨论:
(1)课文中孩子们都不得提了什么请求?(2)为什么孩子们后来不忍心再提请求了?(3)如果让你提请求,你想提什么?
四、小结:
特色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篇:《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到银杏树满足了孩子们提出的要求后很快就干枯了,在孩子们泪水的滋润下,奇迹般地复苏了。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爱的伟大。

2、理解为什么孩子们后来不忍心再提要求了。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银杏树图片)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银杏树)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银杏树?(介绍银杏树资料)。

这不是一棵普通的银杏树,它的每一片叶子都会满足大家的一个愿望,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银杏树有关的课文《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练习用“一片”说短语。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随文识字
1、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生字“竟、嬉”,理解词语“究竟、嬉戏”,并练习用这两个词语说话。

2、一天银杏树爷爷说话了,他都说了些什么?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心想事成”。

3、读课文的3——5自然段,说说孩子们都向银杏树爷爷提出了哪些请求?
学习生字“崭、袖、抖、枚、激”,“崭”翘舌音。

理解“崭新、袖珍、颤抖、激动”四个词语,并练习用词语说话。

请学生“颤抖”这个动作。

练习用“一枚”说话语,一枚()。

4、读第6自然段,思考:银杏树落下最后一枚叶子,怎样了?孩子们听说银杏树死了是怎样做的?学生字“枯、滴、渗”,“渗”翘
舌音。

5、最后银杏树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学习生字“滋、迹、般、复”。

“滋”平舌音。

“迹”与“际”比际,“般”与“搬”区别。

理解词语“滋润”“奇迹”,并用词语说话。

四、巩固识字
1、开火车读字卡、词卡。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抖”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
Jìngxīzhǎnxiùdǒu méi fù
竟嬉崭袖抖枚复
jī kūdīshèn zījì bān
激枯滴渗滋迹般
机哭际
鸡系

第五篇: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案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案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1
备课人
总第节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会写4个生字,会认真对待14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课时:2课时
教具:
相关知识点:对银杏的认识。

教学突破点: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看这幅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银杏树有关的一篇课文。

(板题)
二、初读课文:
、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标记自然段落。

三、多种方法集中识字:、小组内互相合作,运用多种方法集中识字。

2、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结果,其它同学可进行补充。

四、指导书写生字:
、在黑板虚宫格上范写。

2、指导学生书写各生字。

五、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特色作业设计:
、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




第二课时
最后的银杏树叶2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熟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习题:
、填一填。

一()学校
一()收音机
一()叶子
一()银杏树
2、读一读。

崭新
衣袖
颤动
渗透
滋润
足迹
复习
枯叶
3、写一写。

发抖
名称
地图
捧住
4、讨论:
(1)课文中孩子们都不得提了什么请求?(2)为什么孩子们后来不忍心再提请求了?(3)如果让你提请求,你想提什么?
四、小结:
特色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最后一片银杏树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