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检查包装工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械检查包装工作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规范医疗器械的检查和包装工作,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等从事医疗器械检查、包装工作的人员。
三、工作原则
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2. 实行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环节,确保医疗器械的质
量和安全。
3. 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和包装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医疗器械缺陷和不
良事件的发生。
4. 提高医疗器械使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加强培训和教育。
四、工作内容
1. 器械检查
(1)检查医疗器械的完整性:检查医疗器械的外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损、污损、过期等情况。
(2)检查医疗器械的功能性:对医疗器械进行功能性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不存在功能障碍、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3)检查医疗器械的清洁度: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度检查,确保其表面清洁,无
污渍、血渍、菌落等污染物。
(4)检查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效果检查,确保其已经有效
灭菌,无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2. 器械包装
(1)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医疗器械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损坏。
(2)正确包装医疗器械:按照包装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器械的包装,确保其密封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3)标注必要信息:在包装上标注医疗器械的生产日期、有效期、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使用方法等必要信息,便于使用人员了解和操作。
(4)储存和运输:将包装好的医疗器械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储存,确保其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潮、防晒、防尘、防虫等影响。
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医疗器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其受到碰撞、挤压等损坏。
五、工作流程
1. 器械检查
(1)接收医疗器械:接收医疗器械时,对医疗器械的外包装、标签、说明书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功能性检查:对医疗器械进行功能性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3)清洁度检查: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度检查,确保其表面清洁。
(4)灭菌效果检查: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效果检查,确保其已经有效灭菌。
2. 器械包装
(1)选择包装材料: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2)包装医疗器械:按照包装要求,正确进行医疗器械的包装。
(3)标注必要信息:在包装上标注医疗器械的生产日期、有效期、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使用方法等必要信息。
(4)储存和运输:将包装好的医疗器械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储存,确保其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潮、防晒、防尘、防虫等影响。
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医疗器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其受到碰撞、挤压等损坏。
六、培训和考核
1. 对从事医疗器械检查、包装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2. 建立考核制度,对从事医疗器械检查、包装工作的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够胜任工作。
七、监督和质量控制
1. 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检查、包装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疗器械检查、包装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实行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措施,对医疗器械的检查、包装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八、记录和追溯
1. 对医疗器械的检查、包装工作过程进行记录,确保可追溯。
2. 建立健全医疗器械追溯体系,实现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全程追溯。
九、法律责任
1. 违反本制度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医疗器械质量问题的人员,依法进行处理。
十、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