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花怒放》读后感_12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花怒放》读后感_1200字
《伤花怒放》读后感1200字
从小到大摇滚就是我的耳朵,从九岁开始,便开始形影不离,如果有一直陪伴我的“发小”,应该就是摇滚乐了,年底把在内蒙家仓库存放的CD拖朋友寄到长沙,想重塑这一段段记忆,从硬摇滚时代,金属时代,颓废时代,到魔岩时代,再到后来的中国地下音乐时代,新金时代、英伦时代、哥特时代、暗潮时代、流朋时代、情绪时代,到大学毕业时的情绪时代,后来世道变了,独立时代到来后,时间只剩下民谣、后摇和电音,时间变得冗长,也逐渐乏味,想一想的我们这群人,我们沉醉于颓废的美丽,摇滚就像是灰色的废墟,里面沉寂着一种病态美学,可大家从来不会注意废墟内部总有一颗颗生命力强盛的绿芽,只是大家远处看去永远都是一片废墟的样子,只有喜欢摇滚乐的孩子才能看到里面所成长的一株株生命力顽强的绿芽。

这本书大学时就一直想读,可惜已经绝版,一直未寻到,感谢互联网时代的惠赠,断断续续读完,才发现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让我着迷,有些事情,确实保持些距离比较好。

1.可能由于年代久远,这本被誉为摇滚圣经的评论集其实很多信息和分析都已经过时,在十几年或许还有一些指南价值,但如今已经变得干涩但单调了,郝舫自己也承认很多信息都是属于大拼贴模式,都是从他在各地搜集的书中拼接出的一段段摇滚轶事,再加上自己对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解,以及翻译怪异的人名和乐队名,整本书变得有些过于形式感上的晦涩,读起来并不是很顺畅,在这个年代似乎已经失去了他在那个信息贫乏时代所占据的位置,这点我非常理解,就像我曾经是早起论坛音频版的搬运工一样,掌握着全球一线的独立音乐资源,分享给论坛的伙计们,谁知道移动互联网一来,论坛资源的独一性被打破,虾米、网易、豆瓣的降临,让音乐触手可及,我这个资源财主也就由此失去价值了,郝舫的这本书的命运也就如此。

2.不过有很多命题,倒是可以去探索的,摇滚为什么会诞生,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恩赐,人类的生产力得以告诉提升,科学所创造的秩序文明开始逐步稳健,人们告别了占卜和巫傩,迎来了高度理性时代,可生产力促成了欲望的究极爆发,近代的战争史让大多数人意识到理性似乎并不能治疗人类的灵魂,于是需要一种“酒神回归”,非理性的状态下,一种个性自由的渴望促成了摇滚乐的诞生,一种近巫的音乐形式由此发展近百年。

3.摇滚近禅,以最直观的感受和想象通过不规则的噪音与音符征服大众的想象力,这种无序感能够给人充分的自由,但自由总有失控,所以与摇滚相关联的性、骚乱、成瘾性便成为保守主义和宗教主义攻击的话柄,整个摇滚史的发展并不顺利,这也是这本书得以存在的根源,如今的摇滚流派已经千奇百怪,但每一种实验都曾带给人以感官或精神上的自由,他们永远无法被忽略,他们是那样华丽而深刻的存在。

写完这篇东西,这本书也在微信读书上下架了,或者是版权问题,又或者是其他?谁知道呢,我只知道,摇滚乐依然存在,而且在一直进化,他早已经不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是一种浸入到人类精神史上的一剂麻古,永无退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