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全能练习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全能练习单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基础】
1. 看拼音,写词语。
rán fàng zhǎn lǎn wū yāwén zhāng gēng xīn biān pào áo zhōu guàn gài
2. 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dǐ yùyōu yǎpáo xiào shāo wēi xiōng yǒng tái xiǎn xuān rǎng kāng kǎi píng zǎo líng lì
3. 看拼音,写词语。
gé mìng chè dǐzhì dùtài shān yā pòhuā pǔxī shēng qīng cuìlǐng yùjī yù
4. 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bīng báo shān jiàn xĭ yuè
fā shèbào fāqí zhìzhì fú
5. 看拼音,写词语
luò tuo jiān áo qī xīpái huái
yī wēi fén shāo mó guǐxī shēng
【形近字词】
6. 比一比,再组词。
蒙(______)密(______)瑕(______)慨(______)赌(______)朦(______)蜜(______)暇(______)概(______)睹(______)
7. 比一比,组词语。
避(______)披(______)形(______)栏(______)辨(______)僻(______)彼(______)刑(______)拦(______)辩(______)
8. 比一比,再组词。
睹(_________)梢(_________)弦(_________)棚(_________)堵(_________)稍(_________)炫(_________)鹏(_________)
9. 辨字组词。
载(______)锦(______)鲈(______)懒(______)萧(______)栽(______)棉(______)炉(______)赖(______)潇(______)
10. 比一比,组词语。
绽(_________)俱(_________)宵(_________)
锭(_________)惧(_________)霄(_________)
籍(_________)挪(_________)褐(_________)
藉(_________)娜(_________)竭(_________)
【选词填空】
11. 选词填空。
严峻严肃严厉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_____)态度,没有向他们讲道理。
2.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_____)地批评了一顿。
3.升旗时要(_____)认真。
轻易容易
4.王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我们很(_____)理解。
5.他第一次参加知识竞赛就锋芒毕露,(_____)地夺得了桂冠。
12. 选词填空。
明亮明媚
1.晚上,我们在(_______)的灯光下复习功课。
2.昨天阳光(_______),雪后的广场多了不少堆雪人的人。
消逝消失
3.大雨后的彩虹是五彩缤纷的,可惜一会儿就会(_______)。
4.时光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_______),浪费时光就等于浪费生命。
13. 选词填空。
检测推测猜测
1.这件事非常复杂,又没有线索,叫人很难(______)。
2.飞船在火星的土壤中未(______)到有机分子。
3.据专家(______),这里曾经有恐龙活动。
精美精致精巧
4.她生活得很(______),让人羡慕。
5.这辆汽车模型制作十分(______)。
6.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______)。
14.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无论……都……既……又……
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1.桂花(_______)香气迷人,(________)还有很多用处。
2.小时候,我(_______)对什么花,(_______)不懂得欣赏。
3.(_______)杭州的桂花也非常香,(________)母亲总说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4.秋天(_______)是一个丰收的季节,(________)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15. 选词填空。
严格严肃严峻严厉
1.那里的斗争形势很(_______),组织上决定派江姐去充实对敌斗争的力量。
2.父亲平日是很(______)的,从不放过我们任何缺点错误。
3.老师(______)地说:“你们要处处(______)要求自己,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
【修改病句】
16. 修改下列病句。
(1)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
爽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昨天晚上,中国队和韩国队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下面的语段,文中一共有五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改正过来。
以前,我对语文学科不怎么感趣味。
自从读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已后,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就开始下苦功学习。
如今,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了进步。
我还要陆续努力,精益求精。
18. 修改病句。
1.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都讲卫生,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对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队长交给我的任务,已经顺利地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修改病句。
1.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修改病句。
1.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一个人难免会犯错误,改进了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下雪的沙地上是我们捕鸟的好时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21. 古诗鉴赏。
江南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所著。
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____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
为什么这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问题。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下列诗句中哪句最能表达诗的中心()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人生的大风大浪,不是人生的各种坎坷,而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生活。
B.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机遇和挑战,勇敢者应该“走向远方”“走向大山”。
C.从“走向远方”“走向大山”可以看出作者厌恶都市生活,渴望宁静平淡的生活。
D.全诗洋溢着经历人生风雨,战胜艰难的沧桑感。
[3]诗中加点的“呼喊”和“沉默”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是写给_________的。
[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③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①醉书:喝醉酒时写下的作品。
②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③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1]“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这四句诗就像四幅画:“云、_____、_____、_____”四字,写出了夏日暴雨骤至又雨过天晴的特殊景象。
[3]诗的前两句巧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云和雨的特点;“_________”和“________”又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后两句中一个“_________”字突出天色由骤雨到晴朗的转变之快。
25. 欣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_____”起,到“____”终。
以“____”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最后两句中的“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原情
还清楚地记得我初见草原时的那一份惊喜和感动,竟有种涤荡心灵的感触,也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广袤无垠。
盛夏的草原,缳一片绿色的海洋,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和天边连成了一片。
一座座蒙古包,宛如海洋中的点点白帆。
草儿青青,一碧千里,悠闲自在的牛羊在草地上流动;天蓝欲滴,白云飘荡,一缕缕野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置身其中,仿佛把人带入了一个世外的神圣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但充满诱惑力的,却是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宽厚和那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篝火聚会,真正地让我体验到了那浓郁的民族风情。
欢腾的草原上飘着悠扬豪迈的歌声,马头琴的旋律在草原上回荡。
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人民跳着优美的安代舞,强健的摔跤手表演着蒙吉式摔跤。
更有精湛的马术和射箭让你叹为观止。
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身着他们的服装加入其中,去亲身体验蒙古族的风情,在意趣盎然间,尽情领略着醉人的草原风光,释放着美的激情。
欢腾过后,等待我们的是满桌热气腾腾的手扒肉,银色的酒具盛着浓烈的美酒,悠扬的祝酒歌再次响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
朋友请你尝一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
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
美酒和歌声点燃激情,热情豪爽的草原人展露着他们宽厚的胸襟!
风光旖旎的大草原,你有着宁静致远的美丽,我爱你!勇敢豪放的草原人,你有着古朴无华的纯真,祝福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别其一格.:①规格,标准:③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③击,打。
2.短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变化。
初见草原时(_______),体验蒙古风情时(_______),祝酒听歌时(_______)。
A.激情点燃 B.惊喜感动 C.意趣盎然
3.请用短文中的语句来解释“广袤无垠”,用“”画出来。
4.作者对草原的“情”体现在两个方面:作者爱草原,因为__________;作者祝福草原人,因为______。
5.读这篇文章,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
2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枚硬币的秘密
冬天最冷的时候,我带女儿坐公交车到图书馆。
这样既可以学知识,又能取暖。
回来后,女儿却变得有些奇怪——以前是七点半出门去上学,现在却提前到七点。
以前是三催四叫,现在是自己定闹钟,到点儿就爬起来,一分钟都不赖床。
而且,每次出门前,她都要从储蓄罐里拿出一枚硬币攥在手心里。
坐公交车有IC卡,早饭在家吃,口袋里也有零花钱,女儿要这额外的一元钱干什么?我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女儿却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个秘密!”我欲拿家长的身份压她,想想又觉得不妥。
女儿十岁了,有一点自己的小秘密也很正常,再说了,一元钱能干出什么坏事来?
星期天,女儿缠着我去图书馆。
孩子求知若渴,我自然乐意奉陪。
天气依然寒冷,我和女儿全副武装准备出门。
当然,女儿依然没有忘记准备一元硬币。
我没有“打草惊蛇”,反正我全程奉陪,倒要看看她到底用那一元钱干什么。
坐上公交车,半小时后下车,我径直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却发现女儿快步走到路边.用一元硬币从一位卖报老人手里买了一份报纸。
然后,她笑意盈盈地跑到我身边,冲我做个鬼脸。
我责怪她浪费,既然去图书馆,自然有免费的报纸,干嘛还要多花钱?女儿低下头,似乎在做思想斗争。
片刻后,她抬起头说:“妈妈,其实我已经连续买了一个冬天的报纸,都是在这位老人那儿买的。
你上次带我来图书馆时,我就注意到了他。
那么冷的天,他还站在寒风里,不停地跺着脚。
我想,我多买一份报纸,他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了。
”
女儿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位老人。
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佝偻,手里抱着一大摞报纸,正满眼期待地看
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原来,女儿整个冬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就是为了绕道来买报纸?我虽然同情卖报的老人,但更心疼女儿。
于是帮她出主意:“你可以买一份报纸给十份的钱啊。
”
女儿连连摇头,说:“不行,那样太伤人自尊了!”
我说:“那你每次拿一元硬币,不是很麻烦吗?你拿张大钞,不找零不就行了吗?”
女儿惊呼:“那和给钱有什么区别?老人心里肯定愧疚我每次拿一元硬币,其实就是不想让他脱掉手套找零钱,这样会很冷的。
”
我久久地看着女儿那张稚嫩的小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我很庆幸当初没有粗暴地责问她。
她有一颗金灿灿的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我。
我紧紧将女儿搂在怀中,感觉微风拂面,春天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1.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
1.打草惊蛇: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砂锅问到底: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带女儿坐公交车到图书馆。
回来后,女儿变得有些奇怪的原因是()
A.以前是七点半出门去上学,现在却提前到七点。
B.以前是三催四叫,现在是自己定闹钟,到点儿就爬起来,一分钟都不赖床。
C.为了帮助卖报纸的老人而宁愿绕道去买报纸。
3.女儿她到底用那一元钱干了什么?正确的选项是()
A.女儿快步走到路边,用一元硬币从一位卖报老人手里买了一份报纸。
B.女儿用一元硬币去图书馆看书。
C.女儿用一元硬币去坐公交车。
4.“我很庆幸当初没有粗暴地责问她。
”你认为作者庆幸的原因是()A.我感觉微风拂曲,春天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B.女儿有一颗金灿灿的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我。
C.其实女儿已经连续买了一个冬天的报纸,都是在这位老人那儿买的。
5.句子与描写方法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女儿连连摇头,说:“不行,那样太伤人自尊了!”(语言描写)
B.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佝偻,手里抱着一大摞报纸,正满眼期待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外貌描写)
C.我想,我多买一份报纸,他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了。
(心理描写)
6.阅读是写作的桥梁。
你从《一枚硬币的秘密》中提炼出的自己的阅读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问题。
(一)蒙娜丽莎之约(节选)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二)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选文(一)主要从面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2.盲姑娘真的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了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一)中最后一句话是作者观赏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后产生的感受。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两篇选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两篇选文都采用了想象和联想的表现手法。
(______)
2.这两篇选文所描写的都与贝多芬有关。
(______)
3.选文(一)把所见和想象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了作品的魅力;选文(二)通过虚实结合的写法描绘出了美丽的意境。
(______)
29. 课外阅读。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
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
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天花板上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部精神地弹着钢琴。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道:“真努力呀!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成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客为什么站了很长时间而且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读完这篇短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读完课文后,如果想要画出地球的样子,需要仔细阅读第________自然段。
用_________(颜色)画出地球的美丽可爱。
2.阅读作者如何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个观点,应该这样阅读:首先找到______仔细读;其次梳理出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说明观点的。
3.如果为“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个主题,从这篇课文中搜集部分材料写一份倡议书,课文中_________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即可。
【作文】
31. 习作展示台。
题目:掌声
要求:1.要把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写清楚。
2.要文通句顺,4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习作(任选一题)。
1.话题:泪
“泪”,是伤心,也是感动;是怀念,更是不舍……你是如何感受“泪”字的呢?请围绕“泪”这个主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事例;(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
结合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吧。
环境:冬日黄昏人物:女孩叶子流浪狗
要求:(1)故事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完整。
(2)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习作展示。
开头:“嘀嗒,嘀嗒……”床前的小闹钟不紧不慢地走着。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躺了很长时间,还是睡不着……
要求:根据上面的开头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习作。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意料之外的人和事,也许是惊喜,也许是发现,也许是收获,也许是一种美丽,也许是一种遗憾……请以“意外”为话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具体,感情真实,5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习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要具体;③语言要通顺、连贯、有条理;④表达真情实感;⑤不少于400字。
题目一:分享就是和别人一起享受快乐、幸福或好处。
在生活中,处处有分享。
当同桌没有带课外书时,你与他一起分享,他会多么开心;当阿姨没有带雨伞时,你与她一起分享,她会多么感动……请以“分享,_______ 为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
题目二: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人或事,请以“______在我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