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的科学降水量测量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降水量测量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降水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科学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3.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降水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科学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容器的选择和使用。

2.相关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四、教学内容
1.降水的定义及分类
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降水的概念及分类。

让学生了解降水是指地球大气层中水分子从气态沉积到凝聚态形
成的各种形式的水滴或冰晶的现象。

雨、雪、霜、雾、霾等都是降水,常见的降水类型有:雨、雪、雹、霜、霰、霾、雾等。

2.科学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1)实验物品及仪器:
盆、刻度尺、毛巾、电子秤、滴水速度计。

(2)实验方法:
①将盆放在合适的室外场地中;
②使用毛巾将水拭干,准备接水;
③使用电子秤记录空盆的质量;
④将盆置于室外待降雨;
⑤降雨后,使用刻度尺测量积水深度,并计算降雨量。

方法:容器的底部宽度乘以高度即为容器的体积,将所测量的积水深度乘以容器的底部面积,即为降雨量。

⑥观察室外环境,测量降雨时的气温、湿度、降雨时间、雨滴大小等参数;
⑦使用滴水速度计记录雨滴下落速度。

(3)数据处理:
将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呈现为表格,并进行讨论分析。

五、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结合实验探究。

2.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实验。

六、作业
1.完成课堂实验报告。

2.思考和探讨科学测量降水量的意义和作用。

七、教学评价
1.实验操作规范。

2.报告思路清晰,数据正确。

3.能够在课后思考和探讨科学测量降水量的意义和作用。

八、教学参考资料
1.老师讲解PPT
2.实验指导书
3.相关课本及网站。

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可以实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体会和总结,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科学测量降水量的实际意义与作用,提高对降水的认识,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