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评语旁批眉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评语旁批眉批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评语旁批眉批《家乡的风俗》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
的风俗,虽然我也不太了解我家乡的风俗,我想我的家乡跟其他地方
差不多,但也还是有一些常人没注意的区别,那便成了风俗特色。
下
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的风俗。
在我家乡,过年时特别热闹,家里都挤满了人,家里的主人忙的
热火朝天的,都在开开心心的忙活着。
家里的客人有说有笑,小孩子
们跑的家家户户的去玩儿,跑到邻居家去拜年,好一副热闹的景象呀,没有一个人会不高兴,人们个个都穿上了新衣,有些大人会陪小孩子玩,还会给红包,多的口袋都装不下。
我们过年也没有固定的食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做几道拿手好菜,做丰盛点,摆满一桌子,叫大家一起吃饭。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看春晚。
顺便包几个可可爱爱的小饺子,白白糯糯的年糕,来作为看春晚的下酒菜。
几个白白胖胖的'饺子聚在一起,像是你挤我
我挤你的相靠着,含在嘴里口感顺滑,一咬开,里面的汁就争先恐后
的跑出来,配上料,让人忍不住多吃几个,年糕一碗一碗的装着,一
块一块的挤在一起,咬下去一口,滑的直通口腔,口腔里装满了年糕
的香气,整个口腔瞬间变得非常爽滑。
那么美味的食物再配上看春晚,也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呢!
我们家乡还有一处外人都注意不到的风俗小细节,那就是我们会
做粿子。
平时也会做,我们那边特别爱吃粿子。
特别是过年时,做的
非常多。
用面团和一下面,把面团用力地搓揉,放进白糖和自己想要
的材料,揉成一根一根的条形,放进烤箱里烤一会儿,慢慢的都变成
小胖子,酥酥脆脆的粿子就做好了。
春节过得特别的快乐,可又在我睡梦中悄悄离去……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评语旁批眉批《家乡的风俗》2
故乡的山,是故乡的水,故乡就像一坛埋藏在地底的酒,每每闻
到酒酿的香气,我就不由得想起一砖一瓦都藏满历史的故乡——湖南
益阳,想起故乡的甜酒酿。
过年吃甜酒酿在我老家是一种传统与风俗,是辞旧迎新的`最好打
开方式。
每逢过年,奶奶拿出一大盆烧好的,凉透了的糯米饭,然后
分装到二十几个瓷碗里,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块酒曲,两个手指
来回搓动,酒曲粉均匀地落在了饭粒上。
接着用筷子把最上面的一层
饭拨开,再洒一次,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后,倒入一个大缸里,压紧。
奶奶告诉我,要让每一粒米饭上都有酒曲粉,这样才能充分发酵,做
成酒酿。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来回搓动,好奶在做好的酒酿中间,钻
了一个洞,是为了酒曲呼吸,最后把盖子盖上。
“出酒了,出酒了!”三天后,我们打开盖子,一股沁人的酒香
立刻涌了出来,奶奶把酒酿舀进锅里,我的目光也跟随着被舀进了锅里;不一会儿,水烧透了,香甜的米粒在锅中翻腾,我的心也跟随一
起热舞。
奶奶为我盛了一碗酒酿,我接过来吹了吹,仰起脖子就喝。
“小心烫!…”不等奶奶说完,一小碗甜酒酿早就无影无踪,我已经自己去添一碗了。
奶奶看着我一口气吃了很多,表情和我一样满足,其
实她一口都还没吃呢!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隔壁的小妹妹也赶来
凑热闹了。
“吃了甜酒酿,万事都吉祥。
”乡民们,过节都爱吃甜酒酿,尤
其春节、祭祀和庆典活动更是如此,除夕是要守岁的,即通宵不眠,
大年初一吃甜酒酿,还有驱魔避邪平安长寿的寓意。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奶奶的那一碗甜酒酿就是亲情,节日的盛宴,包裹着平淡凡人心。
家乡的风俗牵引着叫嚣的馋虫,来一碗甜酒酿吧!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评语旁批眉批《家乡的风俗》3
我的老家是汕尾,和其它地方相比,它有着与众不同的风俗。
在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我们中国都称之为拜年。
在农历十二月二
十四日时,汕尾人都要大扫除,物和被帐都要进行清洗,谓之“采囤”。
因为那时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在除夕之夜,汕尾人肯定会和自己的家人,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年饭。
那时,我们在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
丰盛、最有意义的团圆饭。
团圆饭,顾名思义,是一家人在过年时欢
聚的饭食,连故去的祖宗也不会忘记。
因此,在做年团圆饭之后,首
先必须“祭祖宗”。
祭祖时,汕尾人将代表祖宗的香炉在神龛上请下
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
然后按长幼顺序跪拜。
体现了汕尾人一直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美德。
在祭拜完后,我们
会将祭祖的饭菜热好,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圆围坐,这是每个家
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用完餐,汕尾人会开始做明天祭神的贡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
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
花生米芋头合起来做。
做斋菜的料用完毕后,就开始制作。
然后,再把斋菜放在坛子上,拜上两拜,长辈会祝福晚辈,晚辈也会祝福长辈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
的收获。
在过年时,汕尾人都会买“桔子”送给亲朋好友,或留在家中做
个好兆头。
桔子的“桔”家乡话读“j-í”谐音是“吉”,有“大吉大利”之意。
让人看到桔子就会有一个好的寓意。
这些都是汕尾的风俗,每个地区都会有各自的风俗习惯。
风俗是
一种传承,是一种文化,祖祖辈辈把这些文化传下来,我们也要去维
护这种文化,也要把它传承下去。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评语旁批眉批《家乡的风俗》4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每个人家的风俗都是不同,而我家乡——四川,过年时也是独有一番风味呀!
大年三十除夕夜,家家都会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在前一天的上午,家人们就已经开始准备食材了。
家中的老人会炸酥肉,外表金黄,光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放在锅中,听着噼里啪啦的响声,闻着一
股浓郁的'肉香,不一会,四川的特色年夜小吃——麻辣香脆酥肉就大功告成啦!咬上一口,香中带酥,又有一些麻麻的味道,瞬间在口中“爆发",总是那么回味无穷。
团圆饭桌上,我们会吃鱼,寓意年有余;我们会将多会余的碗打碎,寓意岁岁安;大人们还会喝酒“猜拳”,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拳
拳打中自己的人生目标。
过完除夕,就是大年初一。
在这一天里,我们会去“走人富”,
就是去亲人家串门。
大人们会聚在一起打“吉祥牌”大人们打牌,小
孩子们就会在一旁倒茶。
而且在四川“走人富”是一定要带上礼物,
送上吉祥的话语,另外“走人富”一定要喝酒,这样是对亲人的尊重,但不能喝太多喝醉了是对亲人的不礼貌。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还会收到很多的红包。
瞧!弟弟正向爸爸要
红包呢,只见他跪坐在爸爸的对面,满脸笑意,那圆圆的脸上眼睛成
了一条缝,那脸颊通红通红得像个小苹果。
向来调皮的弟弟,今天却
是如此的“安静”。
拿完红包,不要忘记对发红包的那个人说:“谢
您的大红包,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平安幸福……
四川的过年习俗就这样,家家户户,代代相传,四川的风俗,独
特而有趣。
虽然已经很久没回四川过年,但却依然让我流连忘返!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评语旁批眉批《家乡的风俗》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
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
我的家乡有这一习俗——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古时守岁
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
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守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吃年夜饭。
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桌上摆着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大家在一起推杯换盏谈论一年的工作、生活……一切都显得其乐融融。
对于孩子们来说,守岁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领压岁钱。
饭后,家
里的长辈都会给晚辈准备压岁钱。
“压岁钱”实为“压祟钱”。
祟,
据说是曾经猖獗一时,残害儿童的鬼怪,传说八仙曾变了八枚铜钱来
躲在孩子枕头下,吓退了万恶的祟。
后来就形成了新年给孩子压祟钱,以祝福孩子平安的俗。
“祟”与“岁”谐音,“压祟钱”现在都通称“压岁钱”了。
当然也有家庭会在年初一给孩子压岁钱,不管什么时
候给,都是意味着祝愿孩子新一年平平安安。
孩子们领了压岁钱后也会和大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吃吃水果、
看看春晚,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
随着12点钟声响起。
家里的男主人
都会拿着一串鞭炮,一个打火机出门——放鞭炮。
以迎接新年到来,
也有妈妈会带着孩子一起去放些烟花,希望新一年像五彩的烟花一样
灿烂夺目。
烟花结束后,一般家庭都会选择休息,也有家庭会一直守岁到天亮。
其实,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守岁,都是意味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迎来平安幸福的新年。
“寒辞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
”守岁这一习俗一直在,也将成为
中华民族传统永远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