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小组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
小组名称:儿童成长小组
标:为社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
的健康成长。

工作人员:
参与活动人员:社区儿童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使小学生有了大量的课余时间,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采用各种活动使学生们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觉学习能力,从而使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使他们更全面、更健康的成长。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社工相信儿童存在的各方面的潜能,并激发儿童的潜能。

2 .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

3 .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激发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儿童的个别化。

4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为每位儿童保密
5 .不批判原则,社工对每位儿童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或者出现的错误,都不会像家长一样指责。

三、理论架构
1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社区中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

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

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
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儿童除了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影响外。

在进入学校之后,儿童期的社会化重心从家庭扩及学校。

与此同时,同伴对儿童的影响也是尤为重要的,会影响到儿童在此阶段的行为以及儿童未来的发展。

若此时期学校课业的学习成效不错,家庭环境大致良好,儿童们就容易模仿良好的人而有正向的行为。

因此社工根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通过小组活动
使得小组成员间相互影响,引导儿童向正向行为发展。

、活动计划
本次小组计划开展5次活动,通过每次的小组活动,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尊重儿童的个别化,我们采用各种活动使学生们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挖掘儿童的潜能,让每个组员都意识到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尊重,沟通,做个文明有礼的小少年。

具体安排请见下表:
五、具体活动内容:
第一节活动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
主题: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时间:
主题:培养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三节活动
时间:
主题:让成员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尊重。

第节活动时间:
主题:学会礼貌,做个文明小少年
第五节活动
时间:
主题:组织成员重新认识社区,我是社区的一份子
六、预期困难与解决方式:
七、评估方法:
本次小组是对小组的结果进行评估,在小组结束时进行。

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内容、工作方法、社工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以监测小组是否完成其预定目标。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
1、在小组最后一节让组员对自己组前组后做评价,大家比较其是否有所改变;
2、每节的最后让组员分享体会和感受;
3、根据工作者在小组进行过程中的观察及分析;
4、对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等作评估;
5、通过与组员的倾谈来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和意见
附件
儿童成长小组评估问卷
此次小组活动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