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冶幼儿的情感,让他们的画更富有生命活力和 的的,艺术教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发展幼
(三)有效的教学程序模式化
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启蒙教育。儿
为了能更好促使幼儿去表现和创造,我认为 童艺术活动的发生和进行,是追求快感和美感体
教学的模式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兴 验的过程,它所反映的只是他身边的、经历过的
幼儿的听觉器官,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涂色,
以绘画为例,在我们关注“像不像”的时候,
并提出作画要求。
绘画活动通常是这样的四步曲:范例、示范、操
(二)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
作、讲评。活动后,我们会收到每位小朋友的作
儿童绘画发展进程要经历涂鸦期、象征期、 品,他们画的和教师的范例像极了,看起来大家
图式期再到写实期。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规律 画的都很好,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很有成就感。但
性,这些规律性不仅是形式上、画法上的特征,同 用纲要的理念分析这样的活动,我们看出,教师
时也是认知特点的反映。幼儿一般在一岁半到三 的一步步示范,一句句步骤讲解在辛辛苦苦地剥
岁属涂鸦期,画面多表现为一些符号和简单的不 夺儿童的自主观察和创造性表现。“像不像”扼杀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
儿童用绘画表达情感。“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 像一根火柴棒点燃、擦亮幼儿智慧的火花,因此
它反映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我们要善于理解、 要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来开启幼儿的心智之门。如
接纳和欣赏儿童美术作品所反映的他们对周围 我在教画《四季的色彩》时,为了让幼儿思维发
趣、培养愿望入手,先让幼儿感知所要描绘的事 事物或儿童的想象、幻想。儿童艺术活动更多的
物,让其产生作画的愿望和信心,自己尝试构图 需要情绪、情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变过去的
与表现,然后教师根据幼儿的各种表现方式来随 “要我画”为“我想画”, “我能画”。
机进行指导,完善、丰富画面,这样能充分展示幼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不仅提供给幼儿创造的
儿扩展性思维的发展程度,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时空,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和愿望。
获得创造力,还要给幼儿添加释放潜能的“催化
二、运用形象性语言,开启幼儿的想象力之 剂”,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包括情景创设、情感
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要善于为儿童创设“想画、敢 画、愿意画”的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大胆的表现 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也就是要为儿童创设自 由、轻松、和谐、积极的艺术活动氛围,支持、鼓励 儿童“更好地想”。因此我们应该把 " 师幼互动 " 渗透到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儿童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它是 能动的自主性活动,是智能底蕴和审美抒情的统 一,自身具有自发展、自调节的自组织特征,它还 有可塑性并具有接受指导的可控性。针对这些特 点我们把绘画定位在“自主性绘画”上,尊重儿童 自组织发展规律,使儿童能自由自在地实施自己 的绘画能力而不会因为教师的控制而惶惶不安 和不知所措。教师则卓有成效地选择、启发、引导 和帮助,体现真正的教师主导作用。在方法上发 挥幼儿自身的自主性,教给幼儿一些绘画所必须 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多种几何图形、多种实物 图形的认知等,采用节省智力资源的教学方法, 让幼儿既容易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通过浅显易 懂的童话故事将他们吸引到作画内容中来,刺激
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绪”。因此,幼儿的学习就 量有童趣,符合幼儿的欣赏水平,特别是在示范、
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 讲解时更应该注意语言的形象化、儿童化。把绘
只有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才能使 画的内容变成幼儿容易理解的小儿歌,幼儿边说
幼儿得到健康成长。如果离开了互动,教育将是 边画,简单又有趣。比如教画《可爱的小绵羊》时,
散,便问:“小朋友们,看看你的画里都藏了哪些 小动物,也许有的小动物只露出了一部分,换个 方向再看看?”小朋友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于是我 趁势说:“那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仔细找,看谁找到 的小动物多!”孩子们听后都积极地投入到绘画 活动中去了。
三、情感交流,与幼儿形成良好的师幼沟通 首先,应让孩子树立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 多给孩子一些形象生动的提示及空间,培养他们 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不直接否定孩子们认真作 画的成果,而应从侧面进行引导,用积极的语言 来引导幼儿表现美的世界。 四、通过适当的评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 造力,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以往的艺术活动中,我们一直存在着“重 技能轻情感”、 “重教师轻儿童”的现象。教师在儿 童艺术活动中,多以“像不像”作为评价儿童艺术 活动的标准,教育过程中忽视儿童情感、态度的 培养,把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模仿、 训练。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反思自己的 艺术活动,我们的艺术教育发生着变化。
教材教法|教学方略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策略初探
山东省东营市乐慧幼儿园 苏志华
摘 要:《纲要》 在艺术内容与要求部分指出
教师在讲解时运用形象性的语言,声情并茂
“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 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为
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 了较好地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教师的语言要尽
规则的图形等等,四到五岁便开始有意识地去表 了儿童艺术活动的灵魂 - 创造性在一次次解读
现一些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在教学方法上留 “纲要”中,教师们认识到:感受、喜欢、大胆表现
给幼儿足够的空间,给予适当的引导,同时在幼 才是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应该追求的教育价值,我
儿作画时还创设了有声环境,播放一些轻音乐, 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最终目
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本文就美术活动中师幼互 动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做好师幼互动展开论 述。
关键词:师幼互动;美术教育;兴趣
我把小绵羊的造型概括为:“螺旋线的圆圈是小 绵羊的头发,因为它最近赶时髦,烫了个卷卷头, 眼睛像小黑豆,弯弯的两只小角像香蕉……”孩 子们听了以后都笑了。
(二)启发性的提问
美术活动是儿童“另一种语言”的表达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