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我的故事及其背后的中国梦 第1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演讲方式,品味作者通俗易懂又充满感情的语言,了解作者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与观点。
2、把握作者成长故事背后的特殊含义,从中获取教益。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演讲方式,品味作者通俗易懂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把握作者成长故事背后的特殊含义,从中获取教益。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P16-18页内容,对生字生词、
重要语句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
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这是一篇演讲稿,其演讲的思路是怎样的呢?请简要概述。
2、课文的第一段,也就是演讲稿的开头说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3、本文写了我的哪些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中国梦?
4、本文在写我的故事的时候,穿插讲述了哪些发生在中外的大事件?
二、知识梳理
1、作者及课文简介
白岩松,央视著名主持人,任《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感动中国2008》等节目主持人,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获“中国播音与主持”大奖特等奖、“中国金话筒奖”他的主持节目风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告别了简单播报与表演形式,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之一。
2009年3月30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和央视摄制组赴美国拍摄专题片《岩松看美国》,3月31日白岩松及摄制组从纽约驱车赶往耶鲁大学,白岩松向耶鲁师生发表了题为《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的演讲,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为开始,讲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个年份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并以个人命运为线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白岩松的幽默向美国学生展现了中国人不一样的一面。
2、基础知识
字音
耶鲁(yē)骚乱(sāo)遗憾(hàn)抚养(fǔ)陌生(mò)边疆(jiāng)缺陷(qūe)遥远(yáo)标志(zhì)印象(yìn)
字形
①骚(sāo)骚乱②憾(hàn)遗憾③陌(mò)陌生④遥(yáo)遥远
搔(sāo)搔痒撼(hàn)震撼栢(bǎi)栢草谣(yáo)谣言
词语
(1)抚养•扶养•赡养
辨析:
抚养:爱护并教养。
扶养:养活。
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抚养”用于长辈对晚辈或子女之间,“扶养”可用于平辈之间,“赡养”则用于子女对父母之间。
例句:①妻子患重病,丈夫不但不尽义务,反而起诉离婚。
②广东省人大将“加强对孤寡老人的”作为重点提案督办,省民政厅也正在上报具体的解决方案。
③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报道,大马华裔妇女玛利亚欧玛61年前一出生就送给亚裔家庭,现欲寻找失散多年的华裔亲人。
(2)突如其来•从天而降
辨析: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从天而降: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前者强调宛然发生,后者侧重于突然出现。
例句:①5月19日,广州又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豆大密集的雨点夹杂着电闪雷鸣。
②面对这场的灾难,广东电台快速反应及时行动,认真策划全线投入,发挥了独有的优势,担当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打响了一场漂亮的救灾报道攻坚战。
三、预习自测
1、这是一篇演讲稿,其演讲的思路是怎样的呢?请简要概述。
参考答案: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为开始,讲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个年份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并以个人命运为线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
2、课文的第一段,也就是演讲稿的开头说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说了中国和美国打交道,实际是和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在打交道。
作用是:提出耶鲁大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关注,拉近距离
3、本文写了我的哪些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中国梦?
参考答案:1968年,我出生;1978年,我十岁,生活在一个偏远闭塞的小城,过着贫穷而缺乏梦想的生活;1988年,我二十岁,成为了首都的一名大学生,开始了解美国,拥有了改变生活、实现梦想的机会;1998年,我三十岁,成为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直播当年克林顿总统的演讲;2008年,我四十岁,目睹了中国梦想腾飞的几件大事——神七、奥运,感受到大地震带给国人的苦难,成为北京奥运会直播主持人。
作者的故事,其实也是万千中国人的故事。
他梦想的实现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梦想实现的过程,是我们国家由贫穷、落后、闭塞向着富裕、进步、开放转变的过程。
中国梦: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变得繁荣、富强、团结、和平。
4、本文在写我的故事的时候,穿插讲述了哪些发生在中外的大事件?
参考答案:1968年,世界各地发生骚乱,马丁•路德•金遇刺,但他的“我有一个梦想”却影响世界;1978年,中美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1988年,中美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的价格,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2008年,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中国举办奥运会,神七上天,四川发生大地震。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1、文章写1968年时,主要写了世界各地的骚乱与动荡,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要突出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的“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影响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写世界各地的骚乱与动荡,正是这句话诞生的大背景在一个极为混乱与动荡的时代,一个伟大的黑人以生命为代价展现出了他梦想的高贵这样写,说明正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中,梦想才显得更为重要、珍贵。
思路小结:注重背景与主题的关系,从事件的背景来分析主题事件或观点,发掘其意义与价值。
探究2、讲1988年的故事,作者是如何来展现两国之间关系改变的?
从个人的生活细节入手,展现两国由敌对变为友好,交往加深如不再有带敌视意味的“美帝国主义”的口号,美国产品“可口可乐”已成为国人日常生活用品,美国流行乐影响中国年轻人,美国的经济模式成为中国学习的榜样等。
思路小结:注意表现主体的角度,任何观点、事件都是从一定的角度来思考观察的。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演讲稿的特点
2、典型方法:
以小见大,注意小大之间的关系。
3、重点问题解决:
怎样从我的成长这样一个小的角度来表现一个大的中国梦。
训练案
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澄.澈(chéng)骚.乱(sāo)豁.免权(huō)舆论哗.然(huá)
B、甄.别(zhēn)市侩.(kuài )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
C、抨.击(pēng)未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 ān)
D、跛.脚(bǒ)供.职(gò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 āng)
参考答案:D 解析:A项,“豁”应读“huò”;B项“着”应读“zhuó”;C项“拈”应讯“niān”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白岩松离开《东方时空》,另外创办了一个叫《子夜》的新栏目。
白岩松信心百倍,认为准备3个月节目就可以出台。
结果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节目一直没有播出。
从一个炙手可热的主持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吃闲饭的人,白岩松感到迷茫和失落。
性情温和的他开始在家里发脾气。
妻子朱宏钧想用母爱的力量来温暖白岩松。
她知道白岩松最听母亲的话。
于是,她把白岩松的母亲接到了北京。
母亲的到来让白岩松欣喜若狂。
他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失意与颓废。
于是,他努力在母亲面前打起精神。
晚上,母亲常常坐在白岩松的身边,和他聊母子俩走过的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白岩松的心态渐渐释然:走到这一步,并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客观原因使然,不应该再苛求自己。
就这样,自信、幽默、风风火火的白岩松又回来了!
A、信心百倍
B、炙手可热
C、吃闲饭
D、欣喜若狂参考答案:B 解析:B项,“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这是个贬义词,不合语境。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记重点知识,反思学习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题本。
2、完成作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8年,那一年我20岁。
这个时候我已经从边疆的小城市来到了北京,成为一个大学生。
虽然我们今天在中国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的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些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它变得很具体。
它也不再是那个过去口号当中的“美帝国主义”(众笑,鼓掌),而是变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细节。
这个时候我已经第一次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众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众笑)。
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非常狂热地喜欢摇滚乐。
那个时候正是迈克尔·杰克逊还长得比较漂亮的时候(哄堂大笑)。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
那一年中国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的价格。
这在你们觉得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迈进,因为过去的价格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但是,就在那一年,因为放开了价格,引起了全国疯狂地抢购,大家都觉得这个时候会有多久,于是要把一辈子都用的食品和用品,买回到家里头。
这一年也就标志之着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
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市场经济也会有次贷危机。
(众笑)当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格外的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一次成为美国的总统。
(1)为了展现1988年的生活经历,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
参考答案:成为年夜学生;第一次喝可口可乐;狂热地喜欢摇滚乐;中国起头测验考试铺开很多商品的价格。
(2)“我”为什么要肯定高考制度的存在?
参考答案:恰是高考的存在,让“我”如许一个很是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3)请简要赏析文段中的“这个时候我已经第一次地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这句话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语言诙谐,把可口可乐和中药的相同点活泼形象地揭示给读者,并且这种说法符合二十岁青年的春秋特点,由可乐和中药口感的相似进而认为两个国度很是接近。
附: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北京卷)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
遥望苍穹,星空闪烁着诉说着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诚的祷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繁华与幻想。
穴鸠的现实是“决起而飞,枪榆方而止”;溪流的现实是在石缝间浅吟低唱着“靡靡之音”;老马的现实是“眼前飘过一阵鞭影,我只低头瞧着脚下”。
它们早已身陷于现实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灵早已放弃了拥有梦想遥望天边的权利。
于是梦想的翅膀飘然远去,现实的枷锁架在脖项。
收回遐想的思绪,我才发现梦想就是天边的星辰,永不熄灭地照亮匆匆的人生;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踏实而厚重地记录行路的足迹。
人,既不能活于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湎于现实的喧嚣中。
在人生的道路中,应是左边种植梦想,右边种植真实,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寻着古人的来路,我听到了杜工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唤,这是忧国忧民的呐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梦想。
(课本素材运用)收回目光,我听
到了鲁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叹:“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这是先生“用笔救国”的梦想,他纵然对现实失望,但没有绝望,彷徨中的呐喊唤起了国人的奋起和努力。
追溯着世界的旅途,我看到了麦哲伦环游世界的梦想,他用广阔的胸怀迎接波澜壮阔的波涛,用梦想书写着生命的厚重与责任。
纵使行程中的他遭到土著人的屠戮,现实的残酷却没有将他的梦想抹杀削弱。
后人沿着他梦想的轨迹,走向世界。
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丑陋而顽固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着这位“追梦者”,但他的梦想凝集了所有黑人的正义和力量,现实,终于因他的执著而跪拜在这一伟大民族战士的脚下。
我又看到了徐本禹朴实无华的笑容,他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追求花前月下香车宝马,更没有因现实的残缺而逃遁,而是倾自己的梦想于偏远支教之中。
他们,都是现实中坚强的追梦者!
寻着古往今来的道路,我探头仰望天边的星空。
梦想与现实交轨在人的生命中,让我们用胸怀天地的壮志凌云拥抱梦想,用虚怀若谷的情怀书写现实中人生华美的篇章吧!
【感悟思考】文章开篇扣题,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态度鲜明。
作者紧紧围绕“梦想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繁华与幻想”选材,开篇即引用庄子《逍遥游》和臧克家《老马》里的名句来阐释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接着又先后引用了杜甫、鲁迅、马丁•路德•金等人物事例和名句,列举杜甫、鲁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语言流畅灵动,论证充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