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湛江市高一语文(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湛江市高一语文(下)期中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解读严肃文学。

从鲁迅到沈从文,从路遥到汪曾祺,从莫言到余华,文学大家的作品被一遍遍解读,很多年轻人沉浸其中。

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小课堂”式的解读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不再如想象中那么遥远。

就这样,一本本严肃文学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复活”。

文学与生活的链接,并不因历史演进而断。

好的文学作品诠释的生活、刻画的人性、描摹的精神图腾,在任何时代都会引发共鸣。

数据显示,在某些年轻人活跃的社交平台上,提倡“共读”和互相打卡鼓励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社交手段。

而严肃文学的年轻化,也说明历经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构建。

他们渴望用严肃文学中极具情境性的画面,对抗现实中的功利和浮躁。

同时,走进严肃文学,与文学中的人物对话,与时代对话,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屏蔽嘈杂、抵抗焦虑、回归自我。

比如沈从文的《边城》。

既有潇湘烟雨的人间醉梦,也有生活中的淡定从容,这些都可以抚平躁郁的情绪,重抬一份心灵的宁静。

让严肃文学回归年轻人。

其中有短视频平台强大社交属性的一份功劳,此外,也离不开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

借助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社交属性。

一些短视频平台依靠博主的个性化展现,将严肃文学重新演绎,生动解读,再到影视化改编,让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可知的互动与交流,严肃文学的面孔在年轻人心中变得越来越和蔼可亲。

近年来大火的《人世间》《平凡的世界》《觉醒年代》等作品都改编自文学作品。

很多年轻人在追完剧后。

回归文学阅读本身,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体悟文学本身的穿透力、感染力,进而构建起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

伟大的文学,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

相较于内容浅显的网络小说,严肃文学的优质内容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

当下的年轻人从原著中思考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状态。

于是,作品越是贴近生活,就越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当然,这种贴近并非一味地迎合,因为,人性是相通的,那些有生命张力的人物放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引发当下人的共鸣。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严肃文学常常能触碰到人们的痛处、全社会敏感的神经,网络文学,特别是幻想、奇幻类文学,就像是给伤口上裹隔离霜。

”之所以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的内心,就是因为它们可以给予人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和苦恼,也有机遇和挑战。

人的成长之路天然是曲折的。

比如路遥,他对年轻人遭遇坎坷境遇的同情和激励,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

再如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亦如他的思想,成为年轻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即便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笔下的“孔乙己、狂人、阿Q、假洋鬼子”在当下依旧能找到原型,这不得不让人心服口服。

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

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

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这说明,青年越来越重视内心糟神世界的构建,期待更有营养更有力量的文学作品的滋养,继而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

当然,当下扁平单一的网络流行语,让年轻人集体陷入语言表达匮乏的困境,他们希望从严肃文学中找寻更多元的表达。

比如鲁迅的犀利、沈从文的诗意、汪曾祺的气韵、路遥的平实、老舍的通俗等。

(摘编自《严肃文学,用阅历与青春握手》)
材料二:
严肃文学俗称“雅文学”。

它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

一般是指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认知的文学。

严肃文学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在题材方面,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

近几年影视剧可谓是格外青睐严肃文学。

首先,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严肃文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

相较于反映思想浅显的网络小说,《人世闻》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刻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理所当然为主流价值观所倡导支持。

其次,严肃文学影视化的复归反映了现在年轻观众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需求。

虽然严肃性时代剧很难吸引大部分的年轻观众。

但是像《觉醒年代》和《山海情》都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

不仅电视剧的创作基于大量历史,十分契合时代背景,而且电视剧本身的剧情内容也极具艺术性,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即使有以上诸多有利因素的加持,面对“雄霸天下”已久的网络文学,严肃文学有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可否认,严肃文学影视化曾经有一段黄金期。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影视迎来严肃文学改编热。

“四大名著”先后进行了改编,至今都是国产剧难以超越的经典。

如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即使这样,严肃文学影视化还是没有逃过网络文学影视化的冲击。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网络文学以其“通俗化”“娱乐化”的优势,又略胜严肃文学一筹。

打铁还需自身硬,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也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为要兼顾改编后的文学性和市场性。

一部好的严肃文学影视作品从筹备,开拍,再到播出,通常要经历多年时间。

王蒙在写作《这边风景》时,不愿意安排太多的戏剧化的情节,更多是抒情思考的文字描述,这给这部小说影视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如何更好地还原原著的精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这也给编剧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摘编自《看腻了网文,严肃文学成年轻人新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上传者开始借助短视频平台解读严肃文学,这拉近了严肃文学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严肃文学在年轻人中“复活”了。

B.在经历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和网文零食的投喂后,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构建,他们希望用严肃文学来重拾心灵的宁静。

C.伟大的文学,往往兼具思想性和时代性,严肃文学理应讲求作品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不必顾及读者的需求。

D.严肃文学起源于近代的哲学思潮,在现实主义作品复归的当下,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现实性契合了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剧《人世间》在导演编剧叙事和原作者叙事的双重构架下,让年轻人对迥异于当下生活的文学背景与时代叙事有了切实可感的互动与交流。

B.阅读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表明他们希望在更高纬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含义。

C.严肃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极具挑战性,它不仅需要考虑文学性,也要兼顾市场性,还要考虑当下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之具有时代吸引力。

D.材料二中加点处“雄霸天下”之所以加上引号,是为了表达作着对网络文学侵占严肃文学空间的不满态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话阐明了经典的严肃文学可以穿越时空,抵达当下年轻人内心的原因。

B.材料二将严肃文学影视化与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现状进行对比,意在批评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功利和浮躁。

C.材料二以王蒙的《这边风景》为例,论证了严肃文学改编本身难度大是严肃文学影视化支撑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D.材料一侧重于分析年轻人回归严肃文学的原因,材料二侧重于分析影视剧青睐严肃文学的原因。

4.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严肃文学影视改编的主流价值导向的一项是()
A.电影《长津湖》改编自兰晓龙的《冬与狮》,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展现了志愿军战士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B.电视剧《围城》改编自钱锺书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凭其深邃的哲理思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C.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被好莱坞搬上了荧屏,电影主要演绎了娜塔莎和安德烈、彼埃尔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

D.小说《简·爱》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电影《简·爱》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里面对女性地位和思想价值的表达,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5.影视作品对严肃文学的改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对此,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今天早晨,仲尼起得分外的早,这是因为他近日神魂不安,时有噩梦萦绕的缘故。

扶着杖,立在门前,仿佛有什么期待似的,向着远方发呆。

鸟儿们的晨歌将罢,草地上的露珠,一颗颗地映着旭日的光;遍地的野花,昂然向着这皤白老叟微笑,含着几分嘲讽的意味,但是他对于这些自然的景象,此时毫不注意;他只是想着,或者有一个弟子能够来吧,或者有什么人带来些外边的消息吧!等到了绝望的时候,便这般说:咳,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事,哪能影子一般地随我一生呢!——衰弱的目光,无力地望着——北方的云雾已散,蔚蓝的泰山余脉,远远起伏地,展开在他的面前了。

他远远地望见一个衣冠楚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来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

——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子贡见他先生的神色、言语,都与往日不同,木鸡般愕然地立着了!使他忘记了种种的繁文,善于辞令的子贡,一个字,都不知怎样说才好。

——先生……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方才的兴奋,立刻又归于消歇;手扶着子贡的肩,师生两个缓缓地走了几步。

你说它有时要崩堕吗?
——先生……
——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这里来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的意见。

哪知出乎意外,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只一次了。

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颓的那一天吗?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堕的,如同哲人没有亡一样……
——赐呀……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石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

子贡站立在身旁。

——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之巅,叫了起来了。

——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俯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濛濛地。

——先生,是一只雄鸡。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

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了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

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劳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着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是自己打算定了的,终身作一个东西南北的流浪人;郑人为我编成歌谣,说我茫茫如丧家之狗,这四字,真是恰当啊!流浪的人,是没有家室的,我也是从没有一日以家室为怀。

我的家室,早已任着它的自然而消灭了,家室啊,是我行为的障碍,是我思想之潮的堤防,我早已把它抛弃在比云还缥缈的虚无之乡了!死的,死了;散的,散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

我悔不该回到故乡,故乡于我,失尽了它的意味了。

赐呀,我还有几天的生命呢,天也无边,地也无涯,悠悠荡荡,我种种的理想,已化作一片残骸,由残骸化成了灰烬了!后世呀,不可知的后世呀……
——后世,一定有认识先生的人……子贡寻不出另外可以安慰先生的话了,这淡如白水的慰语,丝毫没引起仲尼的注意——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的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的光荣!怎样的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的身边,仲由在我的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的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的幽扬!怎样
的美丽呀!现在,善良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第子,都个人走上个人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天呀,天呀,……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郁抑,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再也说不下去了。

子贡终于不大了解先生的这种心情上的骤然的改变,想用旁的话把先生的话路岔开,却寻不着适当的话。

——先生,该是午餐的时候了吧?
——啊,——似乎仲尼没有听清。

——午餐?
——先生的精神太疲劳了!
——咳,疲劳啊——
——先生到房子里休息休息——
——休息?
——我到菜圃里去剪一些菜,为先生煮汤吧!
——你去吧,我到房子里……
子贡一步三回顾地,怀里怀着鬼胎,不知将来究竟要发生什么变故,走到房后的菜园里去了。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

远远近近,静悄得使人听着了万籁的极细微的呼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

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一九二五年七月作
(原刊于一九二六年十月《沉钟》第二期,有删改)
[注]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

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

三人都是孔子弟子。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神魂不安”“时有噩梦萦绕”,既交代了仲尼起床分外早的原因,也暗示了他身体的衰弱状况。

B.仲尼看到雄鸡便想到了仲由的一生,想到仲由像金星随太阳般的追随自己,这表现出他对仲由的思念和歉意。

C.仲尼慨叹“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面对已失尽了意味的故乡,他早就发出了“故乡真是荒凉”的悲鸣。

D.“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表明作为圣人的仲尼也像凡人一样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渴望“弟子能够来”“有什么人带来些外边的消息”等心理描写,突出了仲尼对弟子的思念和向往热闹的心情。

B.“衰弱的目光”“两颗绿豆大的泪珠”“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等细节描写,包含着作者的想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小说中的对话描写没有运用引号,而大量使用破折号,不仅使行文简洁生动,而且蕴含良多,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D.作者结合《史记・孔子世家》《论语》等相关记述进行二度创作,使小说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文中仲尼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子贡这一人物对仲尼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崇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

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

十二月中,遂至戏。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今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欲以求封。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

方飨士,且日合战。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归,立诛曹无伤。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材料二: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戳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今将军与臣有御。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可急使A兵守B函谷关C无内诸侯D军E稍征F关中兵G以自益H距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指“封存”,与“又欲眸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封”意思相同。

B.族,指“被灭族”,与“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族”意思不同。

C.弃市,古代一种刑罚,在人群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警示大众。

D.意,指“料想”,与现代汉语“出其不意”中的“意”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进入咸阳后想留在秦宫中休息,在樊哙、张良的劝阻下,沛公封好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军队退回到霸上。

B.沛公进入关中后与民约法三章,赢得了秦地百姓的拥护,秦地百姓争着送来牛羊、美酒、食品慰劳士兵。

C.曹无伤想要求得项羽的封赏,把沛公想在关中称王一事告诉了项羽,不料项羽把曹无伤告密一事告诉了沛公。

D.古人以“南向坐”为尊,“东向坐”次之,从材料二中“亚父南向坐”可以看出项羽对亚父范增的尊重超过了项伯。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4.沛公为什么不杀子婴?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注]。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注]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句,绿叶阴阴,芳草遍地,流莺声柱,但伊人已杳不可见,以哀景衬哀情。

B.“凌波步”“如簧语”,写步态与声音,把一位步态轻盈、语言动听的美女,形象地立在读者面前。

C.“空”写出了调人心中想见却见不到的忧苦,无奈之情跃然纸上,与“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字相似。

D.全词写对一个女子的思念,写别后相思之苦,语出新奇,不落俗套,构思巧妙,写得曲折精致。

16.“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与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都是写愁,但写法上有异同,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出了洞天石扉打开前惊心动魄的声势。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两句间接称赞公西华的同时又指出其过分谦虚。

(3)杜甫《登高》中“,”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两句。

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狗真的有计算能力吗?①,但动物学家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进行了一项特别的实验,测试对象是一条以擅长“计算”而著称的达克斯猎犬,这是条“身经百战”的猎犬。

在此前的测试中每次拿到算式卡片后,它总是会仔细观察主人,然后顺利从几个答案卡片中挑选出正确的。

但这次实验的方法很“奸诈”。

不是向“算数”的狗传达错误答案,而是让狗的主人得出错误的答案。

动物学家做了一套卡片,在卡片的正面写着一道简单的算式。

可有一点是主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卡片用几层透明纸制成,最后一层上印了另外一个算式,从背面是能看见的,卡片的背面对着主人。

卡片的正面对着狗。

毫无疑心的主人看到②,以为就是狗要“计算”的算式,就不自觉地把这个算式的答案传递给了狗,殊不知这个答案和卡片正面的问题完全对不上,于是狗接二连三地答错。

因此,动物学家的结论是:狗,③,但它们敏锐的观察能力让人惊叹。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上文画横线句中“身经百战”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的“本色派”作品,说白凝练而又生动流畅,唱词优美而又节奏鲜明。

B.《雷雨》通过展现周家这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所暗藏的污浊和腐朽,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C.哈姆莱特登台念“生存还是毁灭”这段台词时,奥菲利娅一直待在舞台上装作正在读书。

D.然而,就那么几秒钟,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级指示,眼前的事情重大,而且情况复杂,我们必须提纲挈领,决不可目无全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