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发生器在自动化设备中运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发生器在自动化设备中运用分析
2沈阳瑞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产业结构急速变更、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背景下,各行业领域正式迎来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新契机,各种新兴机械设备持续涌现出来,型式结构更加多样且用途更加广泛。

真空发生器作为其中极富代表性的元器件类型,高效、清洁、小型等优势十分明显,在包装机械、食品机械等的制造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聚焦于此,就其运作原理,性能特征以及实践应用策略进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真空发生器;自动化设备;压缩空气
前言:伴随时代变更、科技进步,我国各行业领域生产效能显著提高,传统真空泵结构繁琐、响应时间长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很难适应当前自动化、高效化发展趋势,机械可靠性、稳定性均受到了一定影响。

而真空发生器的诞生、完善很好地改变了该种局面,其环保性能好、真空度高,能够完美应对多种场景下的吸附、搬运需求,因此对其展开原理及应用策略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真空发生器结构及运作原理
真空发生器具有强大的压力环境转换功能,可以将正压气源作为动力,生产制造出高度负压环境,其内部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喷管能够为压缩空气的高速流通提供渠道,使之在喷射状态下产生射流并形成卷吸效应。

在该种效应影响下,喷管周边空气持续减少,吸附腔内压力持续下降,一直达到大气压以下水平,即标志着真空空间的形成。

根据流体力学相关原理分析,不可压缩空气气体的连续性方程应为[1]:
其中A
1、A
2
表示通道截面面积,v
1
、v
2
则代表气流流速。

因此其他条件不变时,
管道截面越大,流速越小,反之亦然。

在水平管路分析中,则可以引入不可压缩空气的伯努里方程[2],即:
其中P
1、P
2
代表通道截面处压力;v
1
、v
2
则代表截面处流速;ρ代表空气密
度。

因此,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真空系统内流速越大,压力会相应降低,若v
2

续增大,P
2
终会低于大气压水平,进而产生负压环境。

2真空发生器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
真空发生器实际用途不一,装配机械不同,因此综合性能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通常可以借助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客观评估,其一是空气消耗量,即空气喷射流量,这与喷管横截面积息息相关;其二是真空流量,即吸附口吸入流量;其三是真空度,能够客观描述真空腔、大气压力之间的差值情况,选型时要重点关注最大真空度问题;其四是吸附相应时间,通常以换向阀开启为起点,至系统回路中达到既定真空度为终点计算,对发生器整体性能要求较高。

影响这些参数的因素较多,喷管最小通径、气源压力大小等均是常见指标,如果以某台真空发生器为基准设计实验,会发现其真空度、真空流量等参数之间是存在一定相关性的(如图1),起始阶段四者均呈上升趋势,供给压力增加达到0.45MPa时,真空度、吸入流量均达到峰值,若供给压力继续增大,装置真空度曲线则发生明显扭转,开始出现下降走向,同时真空流量升速放缓,吸入流量减少。

图1真空发生器排气特征图
此外,吸附响应时间同样是关键衡量指标,其与发生器吸附腔容积有极大关联,计算公式为:
其中t代表吸附响应时间;V则表示发生器运作过程中,发生的抽吸空气总量;c代表严密系数,通常用于描述吸盘吸附情况;a则代表响应系数。

从式中
不难发现,当其他条件固定时,较小的吸附腔容积有助于缩短响应时间,提升吸
盘严密程度,同样可以减少响应耗时。

基于此,真空发生器选用标准就十分明确了,应当在综合分析吸附面构造的
基础上,精准估计吸入真空流量,进而推测适宜的喷管通径,如果发生器本身的
吸附容积较大,且运作环节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那么最小通径数值要适当放大,反之则适当减小。

同时,从排气特征曲线上看,发生器选用时还应适当降低空气
消耗量指标,耗气量较大的装置对工作压力要求较高,但压力到达一定标准后,
真空度并不会无限上升,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

3真空发生器实践应用情况
真空发生器综合性能优良,在医疗机械、食品机械等的生产中均有十分广泛
的应用,本文以自动贴标机优化改造为例,简要阐述其实际应用情况。

机械主要
负责标识的张贴,自动化运作环节借助真空发生器运送轻薄物料,塑料袋、标签
等均借助吸盘装置产生位移。

设备前端配有标签盒,机械开启后吸标转鼓产生负压,从盒中抽取空白标签,进而送入打码器中标识相关信息,生产日期等标识完
毕后,转入另一贴标转鼓中,进行胶水粘附工作,最后贴在产品外包装上,完成
单个产品的贴标工作,系统中两转鼓构件均采用了真空发生技术。

但旧有模式中,主要采用真空泵制造负压状态,泵体本身占据空间较大,使
用时还需要额外配备电磁阀等器件,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故障机率高且检修难度大,间接增加了运营成本。

同时,真空泵通常装设于机械底部,距离前端的转鼓
位置较远,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响应时间,制约了包装效率的提升。

基于此采用
真空发生器对其进行改造,改造后回路结构可见图2。

设备运行环节,系统直接
接入本机气源,并在电磁阀作用下,实现气路通断控制,并间接牵动吸盘作业。

结构体积大为缩小,布局难度明显降低,发生器与转鼓之间距离拉近,响应时间
由此缩短,经检测缩短幅度可达0.5s左右,产品生产包装效率有所提升。

图2真空发生器系统回路图
1干燥过滤器;2调压阀;3电磁阀;4真空发生器;
5消音器;6空气过滤器;7吸盘
结论:综上所述,真空发生器优点良多,可以较好地规避真空泵体积笨重,
布局困难且维修成本高的弊端,有助于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保障较好的真空度,
实践环节要正视其优势特征,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吸附面构造等,选择真空流量、喷管通径较为适宜的发生器装置,减少压力源无功耗能,凸显系统自动化、智能
化发展趋势的同时,达成节能减排、经济增收的长远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中医,姜鹏,李忠毅.负压输送中真空发生器真空度特性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21,50(05):200-202+214
[2]沈亮涵,张少飞.真空发生器在注射模中的应用[J].模具制造,2021,21(06):3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