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17-18学年度高二9月月考——历史(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

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丰富和发展了宗法制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2.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3.《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

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
A.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B.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
C.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D.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
4.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

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5.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6.下面是中国2000一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
中国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
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7.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

”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

这说明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 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 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8.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
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
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
使西欧胜出。

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9.据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

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

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桐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由此可以看出南方金属矿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B.技术落后缺乏革新
C.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生产组织规模狭小
10.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
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B.强大的国防体系
C.人民资本主义D.减少国家干预
1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
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12.如下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

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
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
面)”。

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13.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董仲舒却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

两者观点中的“道”
A.前者指自然,后者指伦理B.都具有消极避世的想法
C.其本质都相同D.指的都是自然
14.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可见,先秦时期的三家思想
A.君民关系方面没有区别B.都主张开明君主治国
C.都把育人的道理摆在首位D.都体现出正身修心的特点
15.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
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A.“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16.《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其表
述的观点是()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17.始建于北魏后期的恒山悬空寺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音殿、释迎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构成。

这反映出当时
A.恒山寺是三教圣地B.佛教更兴盛
C.出现三教合流的现象D.三教合归儒
18.2010年10月22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

我们现
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是他()
A.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B.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深远
C.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19.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B.强调唯心主义观
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D.强调三纲五常
20.侯外庐认为:“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
“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这主要是指李贽
的什么思想()
A.批判程朱理学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万物皆生于两” D.“存天理,灭人欲”
21.“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
议论也。

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
所以无是非也。

”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A.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B.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C.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D.作者反对盲从孔子
22.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
顾郡邑之大利大害。

”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
国者。

”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D.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23.北宋的词家,前期如晏殊、欧阳修、张先、柳永等全都是南方人,后期的苏轼、黄庭坚、秦观、
周邦彦、李清照等,也多数生长于江南或其周边。

明代理学亦兴起于此。

对该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北宋后
A.南方商品经济繁荣B.文化中心渐趋南方
C.南方人乐于考功名D.宋词是区域性文学
24.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
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
件()
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D.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5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
25、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衫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則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

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

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己矣。

——王夫之《读通签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5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4分)。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4分),并辩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4分)。

(3)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并归纳其思想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4分)。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

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材料三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

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分)
(3)结合材料二、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

(5分)
27.(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

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评材料中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

(要求:结合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高二历史答案
1-5BADDC 6-10DBCBA 11-15BBADC 16-20DCDAB 21-24DBBC
25.(1)观点:自然界变化有规律;自然界异常现象不可怕;自然界的异常现象与国家兴乱无关。

(5分)
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4分)
(2)思想主张:天人感应。

(2分)
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

(2分)
关系:既继承发展;又对立矛盾(有所悖离)(4分)
(3)关键因素:符合规律(遵循天理)(2俄)
特点: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

(2分)
(4)主题:关注自然现象与国家治乱兴亡。

(2分)
出发点:为治理国家寻找理论依据。

(2分)
26.(1)医学:战国编撰、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制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6分)
(2)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4分)
(3)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

(5分)
27. 【答案】评分参考: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2分)
②准确提炼材料观点;(3分)
③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5分)
④揭示概括观点本质(2分)
例:材料中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是正确的。

他认为计划与市场可以相互融合与借鉴;要利用计划与市场来促进生产力发展;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苏俄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引进外资,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美国罗斯福新政,在保留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全面干预和调控经济的办法,大胆借鉴计划经济的长处,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是“实事求是”思想的体现,对促进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其它国家也有借鉴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