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必修2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根本原理。
由于这些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为使主线明晰,层次清楚,较少涉及这些原理在消费理论上的应用。
第6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原理在理论上的应用,并且是按照技术开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STS〕方面有更多的考虑,获得更多启示。
比照其他版本的教材,只有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与类似,把生物变异在消费上的应用放在一节讲述,而其他版本都是讲到某一部分内容就紧接着讲应用,如讲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就讲杂交育种。
对于学习的系统性来说,觉得还是的编排比较合理,从理论到理论,归纳性比较强,而且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学习,容易进展比较。
二、教学目的解析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缺乏。
〔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消费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消费理论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
1、以问题入手,让学生能利用原理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中获取才能。
2、从普通育种到诱变育种,课题本身就能抓住学生听课的特点,能让学生在后期仍有兴奋点。
保持旺盛的精力,使探究本身能循序渐进。
3所展示的图片来自消费生活,能让学生立足消费生活实际,并开动脑筋就帮助解决问题,培养自信心和
责任感。
4创设题目能和所讲内容亲密联络,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在应用层次上是有用的,摒弃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5、小组讨论,给学生提供交流空间,让他们成分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才能。
四、教学过程
以下四个步骤:创设情境;探究问题;归纳总结;习题反响。
〔一〕导入
以美国学者的“中国威胁论〞和袁隆平的宣言营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PPT课件展示育种工程的四个实例: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太空椒、转基因抗虫棉和乳汁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引出课题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并且让学生体会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开展。
〔二〕新课教学
杂交育种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出示教具:两穗具有不同性状的玉米。
其中一穗具有子粒多、不抗黑粉病性状,另一穗具有子粒少、抗黑粉病性状。
怎样利用这样的两种玉米,培育出同时具有子粒多、抗黑粉病两种性状的玉米新品种?
2、讨论方案、一一共同研究采用问题式探究形式进展教学,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一一共同探究解决这个问题。
附:设置的问题:
1. 怎样将子粒多和抗黑粉病两种性状结合到一起?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引出杂交育种: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2.杂交后可能出现几种性状?
——引导学生回忆自由组合定律,目的是训练学生将遗传学原理应用于理论,并且总结杂交育种的优点。
3.性状是受什么物质控制的?
——回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下面将要学习的知识埋好伏笔。
4.性状的重新组合过程中有没有新基因的出现?
——这是杂交育种的一种局限,同时为后面进展诱变育种的内容作好铺垫。
5.得到所需性状后可以将种子直接卖给农民作为良种吗?
——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学生知道杂交育种的最终是要得到纯合子。
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络在一起培养学生理论联络实际的才能。
6.假设不能的话,那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总结杂交育种的另一个局限:育种时间是是过长。
7.假设子粒多〔A〕对子粒少〔a〕是显性,不抗病〔B〕对抗病〔b〕是显性,假定两个亲本玉米品种都是纯合子,请绘出育种过程的遗传图解。
——要求写清楚每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简要说明。
展示学生之答案,学生互评,标准作图。
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师生一一共同归纳,形成有关杂交育种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整个知识体系包括:杂交育种的概念、根据原理、常用方法以及优点和缺点。
4、习题反响,活用知识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你能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
1〕运用什么育种方法?
2〕根据的原理是?
3〕方法步骤?
〔重点标注与植物育种不同的部分,请学生总结育种过程。
〕
补充介绍杂交动物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
由杂交育种的局限性引出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出示教具或者者图片:一穗具有黄粒性状的玉米。
问题:怎样利用现有的玉米品种培育出具有黑色性状的玉米新品种呢?
2、阅读资料、讨论研究
课前布置兴趣小组同学搜集有关航天诱变育种的资料,并在此根底上进展整理。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并且整理资料的才能,并体会科学技术与人们消费生活的亲密联络。
学生阅读生物兴趣小组课前搜集的有关航天诱变育种问题的资料及教材P100得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答复有关诱变育种的有关问题,
附:设置的问题:
1、新品种中有没有产生新基因?
2、空中诱发基因突变的条件有哪些?
3、航天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
4、地面上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生物体产生基因突变?
5、诱变育种有哪些局限性?如何抑制?
以航天诱变育种为典型,解决诱变育种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让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展应用。
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表达和交流,师生一一共同总结归纳,形成有关诱变育种的知识体
五、配餐作业
一、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诱变育种优点的是〔〕。
A.可以进步变异的频率
B.育种年限显著缩短
C.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D.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2.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主要根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连锁互换
C.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突变
3.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①进步突变频率②获得无子果实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④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⑤获得单倍体植株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⑤
D.①③
4.在育种上既要得到更多的变异,又要使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最好应该采用〔〕。
A.单倍体育种
B.多倍体育种
C.杂交育
D.诱变育种
5.以下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用离体花药培养玉米植株
B.用低温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
C.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
D.用X射线处理链孢霉
6.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的方法分别是〔〕。
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
A.①②④
B.④①②
C.②①③
D.④①③
7.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构造变异
D.染色体加倍
8.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别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9.常规杂交育种根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基因突变
10.对生物进化意义最大的变异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的连锁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
11.在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12.育种工作者从纯“南特号〞品种的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稻,并由此培育出“矮秆南特号〞新品种。
矮秆水稻新品种的产生是由于〔〕。
A.染色体加倍
B.基因的自然突变
C.基因的人工诱变
D.基因重组
13.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强健,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杂交种
14.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
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
A.诱发基因
B.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选择基因型
D.导致基因重组
15.我国曾捕捉到一只罕见的白色雄猴〔隐性突变〕,要想在短期内利用这只白色雄猴繁殖更多的白色猴,最正确方案是〔〕。
A.让该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再用F1互交产生白猴
B.让该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F1即可产生白猴
C.让该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在F1中选出雌猴与该白雄猴交配
D.让该白雄猴与棕雌猴交配,在F1中选出白雌猴与该白雄猴交配
二、非选择题
16.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
请答复下面的问题。
(1)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F2中黑色长毛兔的基因型有和两种,其中纯合体占黑色长毛兔总数的,杂合体占F2总数的。
(3)此题属于基因的定律。
17.右图纵轴表示青霉菌的菌株数,横轴表示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
产量,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曲线b、
c、d表示使用不同剂量的诱变剂后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
请根
据图61答复下面的问题。
〔1〕曲线b和a相比,说明了。
〔2〕b、c、d3条曲线比较,说明了。
〔3〕比较b、c、d3条曲线的变化,最符合人们的菌株是,
从中我们可得到什么启示?
18.右图是表示农业消费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
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答复下面的问题。
〔1〕图中A→B→C→D所表示的育种方法是育种,其显著的优点是。
〔2〕从F1到F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进步的含量;从F2开始逐代进展人工选择是为了淘汰,为什么这种选择必须从F2开始而不能从F1开始?。
〔3〕图示的两种育种方法都是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D
5.D
6.B
7.D
8.C
9.B10.A11.B12.B13.D14.C15.D
二、非选择题
16.(1)黑色短毛兔×褐色长毛兔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在F2中选出黑色长毛兔连续自交,选出纯合黑色长毛兔(2)BbeeBBee1/31/8(3)自由组合
17.〔1〕诱变剂可以引起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使青霉素的产量进步〔2〕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3〕d 曲线对应的青霉素株人们可以通过反复诱变,不断地从诱变产生的突变中挑选出高产菌株,从而进步青霉素的产量。
18.〔1〕单倍体显著缩短育种时间是是〔2〕纯合子表现型不符合育种目的的个体F1不出现性状别离,F2才出现性状别离〔3〕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中,再从F1→F2的过程中发生基因〔性状〕重组,培育出符合育种目的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