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 (2018高二上·湖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假令仆伏法受诛
B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 . 意气勤勤恳恳
D .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 (2分) (2019高一上·高邮期中)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金就砺则利(就:靠近)虽一毫而莫取(虽:虽然)
B . 萦青缭白(白:白色)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
C . 迩之事父(迩:近)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D . 赢粮而景从(赢:充满)胥怨者民也(胥:相互)
3. (2分)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起意尽失其度②卒皆夜惊恐
③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④轲自知事不就
A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 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4.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止确的一项是()
A .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嗜:喜欢
B . 孰能与之与:和
C . 天油然作云作:兴起
D . 其如是,孰有御之御:阻止
5. (2分)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子有造造:培养,造就
B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C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思想情趣
D . 援疑质理,俯首倾耳以请质:拿
6. (2分)下列句中加线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 . 常以身翼蔽沛公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B . 夫列子御风而行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C . 未有知其修者乃重修岳阳楼
D . 适百里者,宿舂粮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7. (2分)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A . 小学而大遗
B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 吾未见其明也
D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8.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驽马/弓弩舟楫/作揖爪牙/爪子
B . 蓝本/篮球枯槁/缟素参省/省悟
C . 镂空/楼盘骐骥/琪玉中绳/中肯
D . 锲刻/契约跬步/菜畦假借/假道
9.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距关,毋内诸侯朝济而夕设版焉
B .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张良出,要项伯
C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秋毫不敢有所近
D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47分)
10. (9分) (2017高一上·汕头期中)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孔雀东南飞》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二)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彘:是指猪。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妻适市来适:到;往
B . 妻止之曰止:制止;劝阻
C . 特与婴儿戏耳特:只是
D . 顾反为女杀彘反:反而
(2)对文段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 . 文段(一)交代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婚姻不幸经过以及殉情的原因,同时也告诉人们这篇《孔雀东南飞》的由来。
B . 文段(二)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要孩子跟自己去集市,对儿子说:“我从街上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
C . 曾子等妻子从街上回来,便准备把猪抓来杀给儿子吃。
D . 曾子认为“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也就是说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和老师(学者)那里学来,需要父母和学者们的教导。
(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①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1. (11分) (2018高三上·齐齐哈尔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
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后复入谷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
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
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
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
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自武帝末,用法深。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
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
胜出,复为谏大夫,令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
胜又口荐霸于上,上擢霸为扬州刺史。
三岁,宣帝下诏以霸为颍川太守。
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
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
”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
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始,霸少为阳夏游徼,与善相人者共载出,见一妇人,相者言:“此妇人当富贵,不然,相书不可用也。
”霸推问之,乃其乡里巫家女也。
霸即取为妻,与之终身。
为丞相后徙杜陵。
(注)庭中:廷尉。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B .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C .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D .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字,有身份的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叫做“字”。
《礼记》上说:“男子十八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
B . 二百石,汉代官员的等级,汉代郡守(太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因而有此称法。
C . 察,察举制,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汉代察举制度始于汉文帝时,到汉武帝时制度达到完备。
D . 《尚书》,儒家典籍“五经”之一,《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包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黄霸温和善良,足智多谋。
他在担任河南太守丞时,处事符合法令,合乎人心,最终也赢得了人心。
B . 黄霸乐于学习。
他因不检举弹劾犯了大不敬之罪的夏侯胜而与之一同下狱,在狱中跟从夏侯胜学习《尚书》。
C . 黄霸善于处理政务。
他治理颍川时,力行教化,教化行不通才使用刑罚,致力于培养值得信赖的地方官。
D . 黄霸对待下属宽厚仁德。
督邮想赶走年老耳聋的许县丞,黄霸却认为许县丞廉洁,能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并无妨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②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
12. (17分) (2015高一上·磐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1)
下面文句中划线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足为外人道也
B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从而师之
D . 如怨如慕不绝如缕
(2)
下面文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 . 则群聚而笑之顺风而呼
C . 句读之不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 . 居是州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
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古之学者必有师④徘徊于斗牛之间⑤用心一也⑥师不必贤于弟子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⑧吾从而师之
A . ①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③⑤⑦⑧
C . ①②③④⑥⑧
D . ①②③⑤⑥⑧
(4)
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 客有吹洞箫者
D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
对下列句子当中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吾从而师之②粪土当年万户侯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假舟辑者,非能水也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⑦西望夏口⑧顺流而东也
A . 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③④⑦∕⑤⑧∕⑥
C . ①∕③④∕②⑤⑧∕⑥⑦
D . 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6)
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 . 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7)
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13. (10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一)互乡①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②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③其往也。
”
(二)孟子曰:“教亦多术也,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
①互乡:鲁国的乡名,其乡风俗恶劣。
②与:赞许③保:追究
(1)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
(2)
孟子提出“不屑之教”,和材料(一)中的孔子的思想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47分)
10-1、
10-2、
10-3、
11-1、
11-2、
11-3、
11-4、12-1、12-2、12-3、12-4、12-5、12-6、12-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