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文化的交流
1.佛教传入中国
(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
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
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
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前往天竺
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3)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 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玄奘西行路线图
(1)原因:寺院经济的发展,与官府争夺财富和劳动力,严之厄。“三武一宗”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 后周世宗。 ②民间反佛:代表人物是范缜。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 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2.佛教外传
(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 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 法。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 展有着重要贡献。 (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 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 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3.万国来朝
(1)外国商人来华: 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
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 的国际大都会。唐朝后期,不少西亚 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由于唐朝自立天国文以来学就遵循南北唐各朝朝兼僧容佛一、行道两教的测国量策出,造地成球儒子、午佛线、道长“度三教”并立,其间又有矛盾交错的局面。
(3)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顾恺之《女史军箴图事》(摹本) 吴道唐子末《宋子天王图》火(药摹开本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域图》)
文 科技 隋唐时期:建筑(赵州桥)、印刷术(雕版)、火药、天文(僧一行本初子午线长
南朝、北朝的文化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方、 北方文化的区别。
3、绘画:
时期
阶段特征
艺术特点
代表
代表作品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
两汉 (画像石、砖)、帛画、 工笔重彩、
木刻画、木版画
浪漫传神
画像砖:《荆轲刺秦 王》、《周公辅成王》 壁画:《夫妇宴饮图》
以人物、宗教题材为主, 士大夫活跃;
魏晋 山水画、花鸟画萌芽; 以形写神、 顾恺之 《女史箴图》、
乱世中的人们想要寻求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安慰

1.道教——从道家哲学思想体系中衍生出的宗教组织派别 (1)魏晋南北朝: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 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2)唐朝: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 尊崇。
◎道教的“八卦”和“五行”学说
2.灭佛运动:
课堂总结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儒学 道教——从道家哲学思想体系中衍生出的宗教组织派别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

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诗
国 文学艺术
书法: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艺术 绘画:顾恺之→吴道子

雕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祖冲之圆周率)、农学(《齐民要术》)、地理(《禹贡地
书法: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世3界)上影首响次:将佛“圆教隋周文朝率化”遭精受算损到失小,数但第佛儒七教位学的发家展提并未出从儒根本、上佛受到、遏道制。“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 (②堂3民)本间伴草 反随》 佛佛, :教世 代东界 表唐传上 人朝而最 物来早是的由 范异国 缜域家 。文颁化“愈行,的三提对药中教出典国并复产生行 兴了”儒深远,学影韩响。
16
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①在科技内容上:重实用,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轻视规律 的探究,缺少实验。 ③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进一步 转化为生产力。 ④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药学等 方面。 ⑤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荆—轲—《刺广弘秦明王集》》(东汉)
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夫妇宴饮图》(东汉)
《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①官方:三武一宗之厄。
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
(3)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从东汉后期到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外,其余时间基本上处于战乱情况,政权更迭不断。
②对民日间 本反等佛周:边建代国筑表家人的学物佛是教范发缜展。有着隋重要朝贡李献。春
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以” 人物、宗教印题刷材为术主,山水画、花鸟唐画朝萌芽;
已有雕版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从((6113))0唐唐-89朝朝5年高高医的僧僧—二鉴鉴药—百真真《学六六六广十次次弘多东东明年渡渡集间,,》里历历唐唐,经经高朝日艰艰本险险宗孙朝最最时思廷终终为到到期邈了达达学日日习本本中,,《 《国传传堂 千文授授本 金化佛佛草 方一法法》 》共。。任, 全命世 面了界 总十上 结九最 历次早 代遣唐由 和使国 当。家 时颁 的行医的药药学典成果
三武一宗灭佛
(僧人)远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 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陛 下何得不怖?” (周武)帝勃然作色大怒,直 视于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 苦。”远曰:”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 当共陛下同趣阿鼻。何处有乐可得。”
——《广弘明集》
3.儒学复兴:
由于唐朝自立国以来就遵循南北各朝兼容佛、道两 教的国策,造成儒、佛、道“三教”并立,其间又有矛盾交 错的局面。而朝廷坚持崇重、加护佛教的方针,更加使佛教、 道教横流,全国弥漫着迷信风气,世风日下。而以韩愈为首 的一些具有用世之志又信守儒家传统的士大夫,决心挽救世 风,以重新振兴儒家精神和经典伦理道德的形式,来挽救社 会危机,这就是韩愈所领导的“儒学复古运动”的兴起原因。 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 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唐诗
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画像石、砖)、帛画、木刻画、木版画
特点:从实用转为审美、从自发走向自觉。
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
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
(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1 . 发 展 历 程 : 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请龙门阅石读窟等教。材 P 4 2 , 梳 理 从 汉 到 唐 思 想 文 化 的 发 展 概 况 。
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时《期广弘明集》
儒学
道教
佛教
(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文学艺术、科技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 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 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 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李白 、杜甫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 “诗仙”和“诗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 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 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梯石栈相钩连。
武则天有很大发展, 道教最受尊崇 禅宗影响最大
3
3
道、佛为什么会兴起?

三政 其 经 社治余济会国:时:生两从间北活晋东 基 方 :南汉本经多北后上济数期处相时朝到于对候的南战凋百社北乱敝姓会朝情。流状时况离况期,失,政所:除权,了更妻西迭离晋不子短断散暂 。 家的破统人一亡外。,会存在决定社


张旭《古诗四帖》《肚痛贴》 怀素《自叙帖》《苦笋贴》 “颠张醉素”
行书
始于东汉,西晋成熟 王羲之《兰亭集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10
南 朝 : 晋 帖 秀 美 —— 尚 “ 韵 ” (飘逸飞扬、自然和谐的柔 性美); 北 朝 : 魏 碑 雄 健 —— 求 “ 趣 ” (苍劲厚重、遒健雄奇的刚 性美,继承秦汉的隶书家法 与刻碑风)
(2)到唐朝的外国留学生:
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 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 渤海等 国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各国入唐学生 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 章制度传播于各国,从而更增加了盛唐气象的国际色彩。
(3)遣唐使: 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里,日本朝廷为
了学习中国文化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次数 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 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 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 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 为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2、书法: 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
特征
各种书体均以完备
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汉程楷字书的演成钟 王变繇熟 羲特(之历“《点楷乐:书毅鼻论从祖》”实)用转为审鼎欧颜柳盛阳真公美询卿权、《《《九多玄从成宝秘自宫塔塔醴碑碑发泉》》铭“走》颜向筋柳自骨”觉。
草书
始于汉初,东晋成熟 王羲之《初月帖》《上虞帖》 王献之《中秋贴》
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在2民)间到广唐泛朝传的播外,汉国主代留张学“贵生儒:”“尊道汉”,玄武学帝出现时成为正统 东汉末兴起
两汉之际传入
多元共生,儒学独尊受到挑战。 而会柳 ⑤以危公从韩 机 权成愈,的 就为这书 上首就法 看魏的是棱 :晋一韩角 全南些愈分 面北具所明 繁朝有领,荣用导以 ,世的骨 多之力 种“儒志遒 科学又劲 技复吸神信著 成古守称 就收有运儒。 领动佛了家先”的传世、新兴统界起道发的。原士精展因大。夫,决在主道心挽民张”救间“,世风广贵玄,泛儒学以重传”出新播“现振兴,尊儒家精神吸想和收渐经典儒趋伦、本理道道土德思化的形式,来挽救社
敦煌莫高窟、大同 云岗石窟、洛阳龙 门石窟等。
5 . 科 技 : (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2)中国名僧西行取经。
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
唐朝后期,不少领西亚域商人在广州、泉时州期等港人口物城市定居。
(1)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新
成就。
⑤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1)魏晋南北朝: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
吴道子《宋子天王图》(摹本)
4.石窟(雕塑等)
主要成就
王羲之《初月数帖》学《上虞帖》 南朝祖冲之
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筋柳骨”
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①三在国科 两技晋内南容北农上朝:的学重社实会用状,况应:用北性强朝,贾对事思物勰发展规律《的齐探民索不要够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在唐民都间 城广长泛安传聚地播集理,了主许学张多国“贵家儒和”“地尊区道西的”,使晋玄节裴学、出商秀现人、侨民《,成禹为贡当地时的域国图际》大,都并会提。 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
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思想文 化领域的新成就。
目录:
佛、道、儒的碰撞 佛、道、儒的艺术 佛、道、儒的交流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特点:从实用转为审美、从自发走向自觉。
南北 朝
进入“以形写神”的新 凸显个性 时期;文人画开始出现。
《洛神赋图》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 隋唐 画发展成熟;宗教画达
到顶峰
题材广泛、 展子虔 《游春图》《步辇图》 风格多样、 阎立本 《送子天王图》 雍容华贵 吴道子
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