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高级中学级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卷(六)(直线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州高级中学2010级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卷(六)
(直线运动)
学号 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 分数 _________
•选择题(本题包括 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分数
答案
A. 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
B.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
C. 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
D.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 2. 一质点在z 轴上做直线运动,初速度 v o >O ,加速度a >0,当a 开始减小时,则该质点
A.
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位移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
相反
3. 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

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 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 14m 假设汽车轮
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7,取g =10m/s 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A. 7m/s
B.10 m/s
C.14 m/s
D.20 m/s
4.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1 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 s 内位移的一半,
g 取10 m/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5. 一个人在离地面 10 m 高处,以4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 正确的是
A. 4 s 末物体达到最高点,2 s 末物体达到最大高度的一半
B. 4 s 末物体瞬时速度为零,2 s 末物体的速度为初速度的一半
C. 4 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 5 s 末物体的位移为 5 m 6.
如图所示,是描述一球从水平桌面上方一点自由下落,与桌面经多 次碰撞最后静止在桌面上的
运动过程,则图线上
y 轴所反映的是下列
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A.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 7.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 t s 到达中点,则物
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

A. ■. 2t s
B. . t s
C.2 t s
8.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V 1做
匀速运
A. 5 m
B.11.25 m
C.20 m
D.31.25 m
2
(g =10m/s ),下面说
D.
s
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
中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则
A. 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不能确定
9.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 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 v 和7v ,通过a 段
的时间是t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经过ab 中点的速度是4v
B. 经过ab 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5v
C. 前1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2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 vt
2
D.
前1位移所需的时间是后 2
1
位移所需时间的1.5倍 2
10.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经时间t 后,又以同样的大小的加速
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

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
相同的是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2小题,13题6分, 13.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主要步骤有:
A .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B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
C .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D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砝码
F. 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段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以上步骤按照实验操作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打点记时器一般使用 4V 〜6V 的直流电源.
B. 安放纸带时,应把纸带放在复写纸的上面
C.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
D. 最好在接通电源的同时,放开小车 .
(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下列方法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 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来选取记数点 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A.位移
B. 加速度
C.
经历时间
D.
11. 一物体在 A B 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
(设不会超越 A 变化如图所示, 是 A. 先向A, 为零
B. 先向A 点且速度为零
C. 先向A, 点且速度为零
D. —直向A 运动,4秒末在偏近A 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12. 甲、乙两物体相距s ,同时同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面做初速度为 从乙旁边通过互不影响)则
①若a i = a 2,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③若a i v a 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 遇
设向 后向 后向 后向 A 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若从出发开始计时,
B , B, B , 冉向
冉向 冉向 又向 B, 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
A , A , 又向 又向 B,
B , 4秒末在偏近A 的某
4秒末在偏近B 的某
V o 、 平均速度
B ),其加速度随时间
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II
a i
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定甲能 ②若a i >比,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 ④若a i > a 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一次或不相 ①②④ D. ①②③ 14题12分,共18分)
C.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 •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 (3)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 图中前几个点模糊, 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
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 D 点时速度是 ________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______ m/s 。

(打点
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 50Hz )
3.07cm
-- -----12.38cm ---------- J
---------------- 27.87cm ----------------- * ■* 49.62cm
三、本题共3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6分)一物体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已知最初3s 和最后3s 内所通过的位移分别
为 16.5m 和 4.5m ,求:
(1 )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总时间和总路程。

16. (18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 v =8 m/s 的速度匀速行
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 2.5 s 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 a = 2 m/s 2做匀
加速运动,试问:
(1) 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 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 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 12m/s ,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AB
C
D
77. 40cm
17. (20分)将粉笔头A轻放在以2 m/s的恒定速度运动的足够长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m的划线,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加速度大小为 1.5 m/s 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
速度为零,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粉笔头B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粉
笔头B停止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与传送带上划线起点间的距离为多少?(g取10 m/s2, A B粉
笔头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高三学生暑假作业,全部答案只能稍后给出。

参考答案及提示
13.
14.
15. 解:
16. 解:?S=?t?V = 2.5 X 8=20m, (2 分)
1
设警车发动起来后要ts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则-at2-Vt^^S (2分),解得t=10s (2
2
分)或t= - 2s (舍去)
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起来后t's两车速度相等,两车间的距离最大为Sn
…,V 1 2 1 2
则t = 4S, Sn=?s+V?t'- — at =20 + 8 X 4 - 2 4 = 36m (4 分)
a 2 2
V 12
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12m/s,则警车发动起来后加速的时间t o= m =— = 6S (2分)
a 2
设警车发动起来后经过时间t s追上违章的货车,则-^at'2 V m(t“_t0)_V t“—,S(2
2
分)
解得t =14s (2分)
17•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