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近年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C. 棒机械能增加量 大小等于棒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D. 棒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恒力 F 和滑动摩擦力 f 做的总功
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右手定则可以判断,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向左,所以通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向右; 再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 A、B 错误;由题意知导体棒 做匀速运动,故动能不变,所以导体棒机械能的增加量也就是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棒克服 重力所做的功,所以 C 正确;导体棒机械能的变化量对于除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所以棒机械能 的增加量等于恒力 F、安培力和滑动摩擦力 f 做的总功,所以 D 错误.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 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 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8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答案】 (1)。调零螺丝 (2). 短接 (3)。调零旋钮 (4)。”0 刻线”
(5).
ADC
【解析】
【详解】①多用电表在测量前,需进行机械调零,即用螺丝刀调节表盘中央的“调零螺丝”,
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侧的零刻度线处;
③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测量前,应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即手动调节表

【详解】将石块抛出后,石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
竖直方向
,由此式可知,对于不同的抛射角 θ,石块落地的时间不相同,所以 A
错误;由位移规律

可知,对于不同的抛射角 θ,石块落地时的水平
5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射程不同,所以 B 错误;石块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因初速度大小不变,
4。图 1 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图 2 所示为该波中 x=1.5m 处质点 P 的振动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A. 该波的波速为 2m/s B. 该波一定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C. t= 1.0s 时,质点 P 的加速度最小,速度最大 D。 图 1 所对应的时刻可能是 t=0。5s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 1 可知波长 λ=4m,由图 2 知周期 T=4s,可求该波的波速 v=λ/T=1m/s,故 A 错误; 由于不知是哪个时刻的波动图像,所以无法在图 2 中找到 P 点对应的时刻来判断 P 点的振动方 向,故无法判断波的传播方向,B 错误;由图 2 可知,t=1s 时,质点 P 位于波峰位置,速度最小, 加速度最大,所以 C 错误;因为不知道波的传播方向,所以由图 1 中 P 点的位置结合图 2 可知, 若波向右传播,由平移法可知传播距离为 x=0。5+nλ,对应的时刻为 t=(0。5±4n)s,向左传 播传播距离为 x=1.5+nλ,对应的时刻为 t=(1.5±4n)s,其中 n=0、1、2、3……,所以当波 向 x 轴正方向传播,n=0 时,t=0.5s,故 D 正确。
7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越来越大,所以 B 正确;当 KG 间电压在 5~10V 之间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是因为电子 在 KG 空间与汞原子碰撞而转移掉 4.9 eV 的能量后,还留有足够的能量,又能克服反向电压从 G 极到达 A 极,电流又上升了,所以 C 错误;因为原子不是实心体,所以当电子进入汞原子内部 时,即使 KG 间电压高于 4.9V,电子也存在着始终不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故 D 正确。
A。 汞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级之差可能是 4.9eV B。 KG 间电压低于 4。9V 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是因为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克服反向 电压到达 A 极 C. KG 间电压在 5~10V 之间时,出现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的一段图线,是因为单位时间使汞 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增加 D。 即使 KG 间电压高于 4.9V,电子也存在始终不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KG 间电压 U 每升高 4.9V 时,电流表的示数 I 就会显著下降,这说明电子 经过加速后获得的动能正好达到汞原子跃迁的最低能量,也就是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吸 收的能量,所以 A 正确;当 KG 间的电压低于 4。9 V 时,电子在 KG 间被加速而获得的能量低 于 4.9 eV.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不能使汞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同时电子不会因为碰撞而损失 能量,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克服 GA 间的反向电压抵达 A 极,因此电流随着 KG 间电压的升高也
2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3.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使其 指针张开。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先闭合,再张开,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紫外线照射前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不带电 B. 紫外线照射后验电器指针闭合,是因为紫外线中含有正电荷 C。 紫外线照射后验电器指针闭合,是因为有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 D. 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一定会闭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与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于验电器通过 导线连接在一起,所以锌板也带负电,故 A 错误;紫外线照射锌板后,锌板发生光电效应,有 电子从锌板表面逸出,验电器上的电子通过导线传到锌板,所以指针闭合,所以 B 错误;C 正 确;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板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红光的频率低于紫外线的 频率,改用红光照射锌板时,不则一定会发生光电效应,验电器的指针不一定会闭合,D 错误。Leabharlann A. 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
B。 电阻 R 两端的最大电流
C。 定值电阻 R
D。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 Q=CU0,所以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可求,所以 A 选项能求出;根据 I=Q/t,变形得
,Ut 为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 S 可求,所以 Q=S/R,则
,所以 C 选项可求;
1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1.关于花粉颗粒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能反映花粉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花粉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D。 温度足够低时,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可能停止 【答案】C 【解析】 【详解】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温度低时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变的缓 慢,不可能停止,所以 A、B、D 错误;C 正确.
2.下列关于 α 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有结构 B。 放射性元素的 α 衰变中,α 粒子来自于原子核内部 C。 α 粒子由四个质子和两个电子组成 D. 铀 238 的原子核可直接通过放出 α 粒子成为铀 235 的原子核 【答案】B 【解析】 【详解】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以 A 错误;放射性元素是 原子核的衰变,三种射线均来自原子核内部,所以 B 正确;α 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 C 错误;铀 238 的原子核直接通过放出 α 粒子成为铀 235 的原子核,不符合质量数与电荷数守 恒,所以 D 错误。
8。“通过观测的结果,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 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 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 1 所示,灯丝 K 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K 与栅极 G 间的电场使电子 加速,GA 间加有 0。5V 电压的反向电场使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能 到达 A 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发现 KG 间电压 U 每升高 4.9V 时, 电流表的示数 I 就会显著下降,如图 2 所示。科学家猜测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汞原子的碰撞有 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 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 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 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匀强磁场中,棒在 竖直向上的恒力 F 作用下匀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金属棒受恒定大小的滑动摩擦力 f,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通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水平向右,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B。 通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水平向左,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6.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大小 v0,抛出高度为 h,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0 ≤ <90º ),石块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 是
A。 对于不同的抛射角 ,石块落地的时间相同 B。 对于不同的抛射角 ,石块落地时的水平射程相同 C. 对于不同的抛射角 ,石块落地时的机械能相同 D。 对于不同的抛射角 ,石块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答案】C 【解析】
所 以 对 于 不 同 的 抛 射 角 θ, 石 块 落 地 时 的 机 械 能 相 同 , 所 以 C 正 确 ; 在 竖 直 方 向 :
可求石块落地时的瞬时速度,再由
可知,不同的抛射角 θ,石块落
地时重力的功率不相同,D 错误。
7。某同学按如图 1 所示连接电路,利用电压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先使开关 S 接 1, 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 2,可视为理想电压表的电压传感器将电压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 上显示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 U—t 曲线,如图 2 所示。电容器的电容 C 已知,且从图中可读出最 大放电电压 U0,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S、任一点的点切线斜率 k,但电源电动势、内电阻、 定值电阻 R 均未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下列物理量不.能.求.出.的是
电阻 R 两端的最大电流即为电容器刚开始放电的时候,所以

选项 B 电阻 R 两端的最大电流可求;根据题意只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容器充满电两板间的
电压,也就是刚开始放电时的电压,即 E=U0,内电阻无法求出,所以选项 D 不能求出。
6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9。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某一待测电阻,具体测量步骤如下:
① 调节_____,使电表指针停在表盘左侧的零刻度线处。 ②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档的×100 位置。 ③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将两表笔______,调节___________,使电表 指针指向表盘的___________(填”0 刻线"或”∞刻线")。 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 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_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将 K 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 B.将 K 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 ⑤ 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