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导学案(推荐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导学案第1篇】
《京剧趣谈》配套教案
一、教材简析:
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

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五、教具准备
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还是听戏?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和京戏相关的歌曲《说唱脸谱》。

(播放歌曲)
歌曲欣赏听完了,接下来咱们来看脸谱,猜猜这些脸谱代表歌中唱的那些人物。

这些人物分别是窦尔敦、关羽、典韦、曹操、张飞。

大家说京剧脸谱是不是很有趣呢?其实,京剧的有趣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脸谱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要介绍京剧的其它有趣之处。

一起来看——
出示题目:《京剧趣谈》
设疑自探:看到题目后,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去了解呢?
主要问题梳理:
1.什么是京剧?
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
3.京剧趣在哪里?
解疑合探1:什么是京剧?
京剧:戏曲的主要剧种。

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

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

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名皮黄戏。

它的行当全面(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解疑合探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
自探提示: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1.马鞭(道具)
2.亮相(表演)
解疑合探3:京剧趣在哪里?
自探提示1:
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
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1.舞台小2.真马难以控制)
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以“鞭”代马)
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
(1.突出姿态优美 2.表演更自由 3.具有装饰美)
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1.《拾玉镯》纳鞋底中的针线“无”远远胜过了“有”
2.摆酒宴时的饭菜、酒不见吃饭吃菜“饱”
3.《金玉奴》中的碗筷(实),豆汁(虚)“舔”筷子
自探提示2:
浏览课文《亮相》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写了亮相的哪两种表现形式?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
2.这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妙在何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体会“亮相”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妙之处。

静态亮相: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动态亮相: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3.找出对观众进行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可以略去吗?为什么?
从侧面衬托出台上演员打斗的激烈,表演的精彩。

板书总结:
请根据板书和课文内容完成情景对话:
外宾:您好!听说中国京剧非常有趣,究竟是哪些方面有趣呢?
京剧解说员:()
外宾:您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京剧解说员:()
外宾:ok,真是太高妙了,我要好好欣赏欣赏你们的“国粹”!
随堂练习我能行:
(一)根据意思说词语。

1.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约定俗成)
2.无法摆脱或结束。

(不可开交)
3.突然一下子停止。

(戛然而止)
4.连风和雨点都透不进去,形容封闭严实。

(风雨不透)
5.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中所作的富有雕塑感的艺术造型,用以集中而鲜明地突出人物当时的精神状态。

(亮相)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京剧中的马鞭是(实在)的道具,另外还有(虚拟)的道具,如:(《拾玉镯》中的针线),亮相有(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其中(静态)亮相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越发显示角色的(武艺高强)和(必胜的信心);而(动态亮相)中的杂
技成分则突显了人物的英雄气概。

2.“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拓展运用:
走近京剧:欣赏,读一读和京剧相关的句子。

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使用“马鞭”表演的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道具: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京剧蕴含“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一起来总结:
是啊,京剧气势宏美,聚精荟萃,雅俗共赏,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高度综合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我们应当走近京剧,了解京剧,传承京剧文化,让这颗璀璨的民族艺术文化瑰宝永放光彩!
欣赏京剧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视频:《拾玉镯》《金玉奴》选段。

课外作业: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我们本节课也只是从“道具”和“亮相”两方面对京剧的舞台艺术进行了肤浅的了解。

大家一定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课下请同学们搜集资料或观看京剧表演,了解京剧的更多知识,并和同学们分享。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导学案第2篇】
《京剧趣谈》配套教案
一、教材简析:
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

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五、教具准备
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还是听戏?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和京戏相关的歌曲《说唱脸谱》。

(播放歌曲)
歌曲欣赏听完了,接下来咱们来看脸谱,猜猜这些脸谱代表歌中唱的那些人物。

这些人物分别是窦尔敦、关羽、典韦、曹操、张飞。

大家说京剧脸谱是不是很有趣呢?其实,京剧的有趣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脸
谱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要介绍京剧的其它有趣之处。

一起来看——
出示题目:《京剧趣谈》
设疑自探:看到题目后,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去了解呢?
主要问题梳理:
1.什么是京剧?
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
3.京剧趣在哪里?
解疑合探1:什么是京剧?
京剧:戏曲的主要剧种。

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

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

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名皮黄戏。

它的行当全面(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解疑合探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
自探提示: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1.马鞭(道具)
2.亮相(表演)
解疑合探3:京剧趣在哪里?
自探提示1:
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
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1.舞台小2.真马难以控制)
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以“鞭”代马)
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
(1.突出姿态优美 2.表演更自由 3.具有装饰美)
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1.《拾玉镯》纳鞋底中的针线“无”远远胜过了“有”
2.摆酒宴时的饭菜、酒不见吃饭吃菜“饱”
3.《金玉奴》中的碗筷(实),豆汁(虚)“舔”筷子
自探提示2:
浏览课文《亮相》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写了亮相的哪两种表现形式?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
2.这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妙在何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体会“亮相”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妙之处。

静态亮相: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动态亮相: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3.找出对观众进行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可以略去吗?为什么?
从侧面衬托出台上演员打斗的激烈,表演的精彩。

板书总结:
请根据板书和课文内容完成情景对话:
外宾:您好!听说中国京剧非常有趣,究竟是哪些方面有趣呢?
京剧解说员:()
外宾:您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京剧解说员:()
外宾:ok,真是太高妙了,我要好好欣赏欣赏你们的“国粹”!
随堂练习我能行:
(一)根据意思说词语。

1.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约定俗成)
2.无法摆脱或结束。

(不可开交)
3.突然一下子停止。

(戛然而止)
4.连风和雨点都透不进去,形容封闭严实。

(风雨不透)
5.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中所作的富有雕塑感的艺术造型,用以集中而鲜明地突出人物当时的精神状态。

(亮相)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京剧中的马鞭是(实在)的道具,另外还有(虚拟)的道具,如:(《拾玉镯》中的针线),亮相有(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其中(静态)亮相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越发显示角色的(武艺高强)和(必胜的信心);而(动态亮相)中的杂技成分则突显了人物的英雄气概。

2.“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拓展运用:
走近京剧:欣赏,读一读和京剧相关的句子。

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使用“马鞭”表演的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
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道具: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京剧蕴含“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

一起来总结:
是啊,京剧气势宏美,聚精荟萃,雅俗共赏,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高度综合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我们应当走近京剧,了解京剧,传承京剧文化,让这颗璀璨的民族艺术文化瑰宝永放光彩!
欣赏京剧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视频:《拾玉镯》《金玉奴》选段。

课外作业: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我们本节课也只是从“道具”和“亮相”两方面对京剧的舞台艺术进行了肤浅的了解。

大家一定还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课下请同学们搜集资料或观看京剧表演,了解京剧的更多知识,
并和同学们分享。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导学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畅谈京剧,激发学习之趣
1.同学们、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四大国粹”。

在众多国粹之中,京剧为何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呢?(智慧课堂利用互动向学生平板推送京剧介绍)
2.相机导入京剧趣谈。

(板书:京剧趣谈)
(设计意图:视频与智慧课堂推送资源展现京剧的魅力,直观的再现让学生了解京剧,拉近了京剧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默读课文,初探京剧之趣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京剧艺术哪两个方面内容?
“马鞭”“亮相”各代表什么呢?(京剧道具,表演方式)。

2.课文就是抓住道具有趣和京剧的表演方式有趣这两方面来写的。

(板书:道具之趣、表演之趣。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训练目标,需要适时加强练习指导。


三、借助想象,品味京剧之趣
1.道具之趣,虚实相生
(1)文章中到底是怎样写出道具之“趣”的呢?学习“马鞭”。

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做上批注;用上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展开想象,进一步体会“趣”。

(2)学生交流。

预设:“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表演太自由了。

学生自由练读。

汇报:马鞭有不同的颜色,约定俗成的方法就是不同人物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

猜一猜,下面的这些人物分别会使用哪种颜色的马鞭呢?连线——说理由(智慧课堂推送随堂测试,全班答题完成连线)
小结:我们在抓住关键词的基础上,对“不同人物”“约定俗成”的使用方法展开想象,进行补充,就能真正体会到马鞭的装饰美与使用的趣。

(出示:抓住关键词,补充想象。


(3)一根马鞭不仅解决了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还极具艺术的美感,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智慧课堂,划词搜索“趟马”)
学生尝试表演如何使用马鞭,理解“趟马”。

拿出道具马鞭,生自由发挥,演绎“上马”和“骑马”等动作。

在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表演,让我们对京剧的艺术之美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出示:结合生活经验,创意表演。

)(4)话说道具虚与实。

刚才的表演中马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马却是不存在的。

京剧常常利用这样虚实结合的道具来进行表演,为什么呢?
(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人力、物力;留下想象空间。


文中还提到了哪些这样虚实结合的道具来进行表演呢?
实在道具:马鞭、鞋底、酒杯、酒壶。

虚拟道具:马、针线、饭菜。

可实在可虚拟:饭碗。

哪种道具使用最有趣?说一说吧。

(相机板书:虚实相生)
(设计意图:学习京剧的道具之趣时,通过抓住关键词,补充想象;结合生活经验,创意表演,体会到京剧道具虚实相生之趣,感受到京剧之美。


2.表演之趣,动静结合
“亮相”这部分的表演,你觉得哪里最有“趣”呢?
(1)静态亮相。

对打双方的三次“对着”,“定身术”让你想到了什么?(木头人、点穴神功)(雕塑美)
(2)动态亮相。

那动态亮相有趣在哪里呢?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一组设问句明明是自问自答,读起来却像两个戏迷在对话。

(指名分角色朗读)
“这”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动态亮相和静态亮相,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四、拓展推荐,激发阅读兴趣
一方舞台观尽人生百态,三五角色演尽人生悲欢。

我们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了解京剧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色,它無与伦比的表现手法让无数艺术家和大师为之惊叹!京剧的奥秘还有很多,课下我们可以继续寻找京剧之趣。

(阅读推荐《梅兰芳与20世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