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刺辨治颅脑损伤后遗症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配合针刺辨治颅脑损伤后遗症体会 - 医药

【【关键词】:^p 】中药;针灸疗法;颅脑损伤后遗症
颅脑损伤经住院治疗脱险和病情稳定后,往往留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症,难治不愈或造成终生残疾。

笔者经多年临床理论,体会到中药配合针刺辨证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疗效较好。

现总结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颅脑损伤后脑络受损,气血运行受阻,瘀血流注,筋脉失于濡养;损伤日久,气血缺乏,脉络空虚,气血痹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僻不遂。

2 辨治
2.1 气虚血瘀型
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废不能用。

证见:肢软无力,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头昏而重,患侧肌肤不仁、发凉,口眼歪斜,声低而弱,语言謇涩,流涎,纳呆,尿急尿多,偏瘫或全瘫,舌淡紫,舌体胖嫩或卷缩,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

2.2 阴虚阳亢型
肾虚精气不能上承,肝阴缺乏,不能上滋头目,致筋脉失养;肝阳上亢、火升风动,气血并逆于上,络破血溢,经脉阻塞。

证见:头昏而胀,面红,体瘦,手足麻木,耳鸣,失眠,口眼歪斜,舌强言謇,便秘,尿赤,舌质红或红绛,无苔或苔黄,脉弦细数。

治宜平肝熄风、滋阴补肾、益气通络,方用镇肝熄风汤和地黄饮子加减。

2.3 痰浊阻络型
脑络受损日久,气血缺乏,痰湿之邪闭阻经络。

证见:头昏朦胧,胸闷痰多,体胖乏力,流涎,口眼歪斜,偏瘫或全瘫,言语謇涩,或失语,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滑。

治宜豁痰开窍、益气通络,方用解语丹加减。

上述3种证型针刺根本处方为:肩髃、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期间行针2次,每日1次。

随证加减:神昏不语药加代赭石、胆南星;穴加百会、人中。

语言不利药加石菖蒲、远志;穴加廉泉、通里、内关。

口眼歪斜药加白附子、全蝎、僵蚕;穴加地仓、颊车、承泣、阳白。

头痛药加石决明;穴加太阳、太冲。

便秘药加郁李仁、火麻仁;穴加支沟、天枢。

肢体瘫软无力药加桑寄生、桂枝、鹿筋;穴加阳陵泉。

手足肿甚药加茯苓、泽泻;穴加阴陵泉、太
溪。

肢体麻木药加陈皮、半夏。

烦躁药加丹参、麦冬;穴加内关、太冲。

二便失禁药加益智仁、肉桂;穴加中极、三阴交。

痰多药加法半夏、陈皮。

气虚药加党参、白术;穴加关元、气海。

阴虚阳亢者黄芪减量,加石决明、生地黄、枸杞子。

血压高者药加菊花、杜仲、石决明。

血压低者药加党参。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8岁,2022年10月20日初诊。

患者于1个月前因左侧颞部被击伤致颅内血肿,昏迷不省人事而入本院神经外科,并进展开颅手术。

术后2周神志清醒,但出现右侧肢体偏瘫,运动性失语。

经西医药物治疗,病情稳定,但偏瘫、失语效果不显,遂请余会诊治疗。

查:神志清楚,语言謇涩,右侧额纹变浅,鼻唇沟变浅,鼓腮、露齿、吹口哨等动作示右侧面瘫;右侧上、下肢拘急,肌张力增高,肌力I级;腱反射亢进,霍夫曼、巴彬斯基、卡道克等反射阳性;BP 130/80 mm Hg;舌质淡,舌体胖嫩,苔薄白,脉细弱。

证属气虚血瘀型。

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50 g,当归、地龙各20 g,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各15 g,郁金、石菖蒲、远志各10 g,白附子、全蝎、僵蚕各10 g,甘草3 g。

每日1剂,水煎服。

取穴:肩髃、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昆仑、通里、内关、廉泉、地仓、颊车、承泣、阳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 min,期间行针2次;头针刺激区
取运动区下2/5,头针加电,留针10 min。

头针、体针均日针1次。

患者经治疗40余天,根本痊愈。

语言功能根本恢复,面瘫完全恢复,能自己行路1500~2000 m,上肢肌力已达Ⅳ级以上。

只有手指活动较差,不能作微细动作,如握笔写字,生活可以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