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思想,提升干部政德修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孟子思想,提升干部政德修养
孟子作为儒家“德治”思想的传承者,其优秀思想和传世精神不仅为当代党员干部的个人
修养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对党员干部的价值观、行为准则规范和思想境界的提高具有
继承和借鉴作用。

一、党员干部应坚持“性善论”,以善良正直、明辨是非立身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
礼智美好品德的萌芽,故称“四端”,人们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

对党员干部而言,
仁义礼智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的“品牌”价值,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

可以说“性善论”应成为党员干部善良正直、明辨是非的立身之本之源。

要正确理解孟子
的“性善论”,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潜意识里要“慎”字当头,做到“慎始”“慎独”“慎微”“慎好”。

我们党员干部只有有效地抵制私心、贪心和野心,时刻牢记宗旨,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严守道德底线,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党员干部应学习“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的“民本”思想至今散发出经久
不衰的思想光辉。

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价值观念的当代价值,也是民本
思想与我党群众路线思想的直接对接。

中央一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就要求每个
党员和干部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置身群众之中,心系群众。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
首先要做顺应民心之事。

为实现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多谋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
的事,多干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事,多做促进公平正义的事。

二要多干温暖民心的事。

群众
利益无小事,有些看来关乎民生的琐碎小事,常常却是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如果解
决得好,就能暖民心;相反,解决不好,就会寒了许多人的心。

所以要从身边的事情抓起,
诚心诚意地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与温暖。

三、党员干部应坚持“正气论”,使高尚的理想品质成为自己的追求
孟子倡导的“正气论”是中国民族精神瑰宝中的闪光亮点,对塑造民族之魂功莫大焉,对
于从政者更是必须具备的精神素养和品质追求。

首先,孟子思想强调担当意识,更强调社会
责任心。

一个人只有具备正义之气,才能担当起治天下的大任,才不负时代的期望。

第二,
孟子思想也强调信念坚定、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

他的思想一直激励后人,为国家、民族的
利益而刻苦自励、奋发向上。

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面临复杂形势,
面对艰巨任务,更要树立坚定的信仰信念,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坚持刚正
不阿、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坚守自己的道德底限,恪守党的纪律,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以良好的形象凝聚人心,以正义的力量鼓舞人气。

四、党员干部应恪守“义利观”,成为廉洁操守道德规范的典范
孟子重义轻利,“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孟子的义利观其实质就是在社
会中倡导追求正义和真理、遵循道德规范、反对见利忘义的一种价值观,这种崇高的义利观
的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诸如大公无私、无私无畏、廉洁
奉公、刚正不阿等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鼓舞民族斗争的伟大精神力量。

对于新
时期的党员干部而言,面对的利益关系更加纷繁复杂,在这种形势下,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
的义利标准,做到崇义兼利、义利统一;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廉洁自律,增强为人民
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社会大义与个人私利的矛盾面前,应当始终遵循义在利先的理念;
在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面前,应当始终遵循舍利取义的理念。

舍个人之小利,取人民之
大义,这才是共产党员正确的义利观。

五、党员干部应坚持“学习观”,提升自己迎接挑战、增强执政能力的本领
孟子对学习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慢慢积累。

他以流水作比喻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孟子·尽心上》)学习只能逐渐积累,而不可随便逾越。

孟子还强调学习要善于思考。

他告诫人们:“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他还难能可贵
地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不盲目迷信书本和经验,看重实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

当然,还有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要“专心致志”等耳熟能详的成语自古以来对笃学修身的人们提出了学习标准。

注重学
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90多年漫漫征程,我们党之所以始终葆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名共产党员能够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始终永不自满、永不停滞。

如今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加强政德修养重要途径,将学习
作为一种持续的自觉行为和精神追求,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
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新要求,我们应借鉴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
自觉实践我们党倡导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形成高尚的人格力量,提高执政能力,赢得人
们的敬佩和信赖,从而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影响民风,引导整个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