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第十五卦:谦卦正解-地山谦(坤上艮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六十四卦第十五卦:谦卦正解-地山谦(坤上艮下)
地山谦卦地位:老阴|人位:少阳|天位:老阴|错卦:天泽履|综卦:雷地豫|交互卦:雷水解
错卦;天泽履。

综卦;雷地豫。

交互卦;上震下坎成;雷水解。

地位;老阴。

人位;少阴。

天位;老阴。

序卦传;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子夏易传;陽,天也,而下其隂,是以謙。

無不通。

君子所以保終也。

天之道,寒暑日月也。

盈則虧之,損則益之。

地之道,山川丘陵谷也。

髙則傾之,卑則受之。

鬼神依人,謙則福之,盈則禍之。

人道惡盈,盈則慢之,以人惡已。

謙則下人,故人好也。

尊而謙之,益光大矣。

卑而謙之,人莫之踰。

君子所以保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

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山下於地,而得地中,謙也。

君子謙以下人,得人心也。

多者損己,以聚之寡者減己,以益之稱物而平施。

不失其常乃平也。

《序卦》曰: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崔觐曰:富贵而自遗其咎,故有大者不可盈。

当须谦退,天之道也。

(艮下坤上)。

谦:亨。

君子有终。

虞翻曰:乾上九来之坤,与履旁通。

天道下济,故亨。

彭城蔡景君说:剥上来之三。

君子谓三。

艮终万物,故“君子有终”。

郑玄曰:艮为山,坤为地。

山体高,今在地下,其于人道,高能下下,谦之象。

亨者,嘉会之礼,以谦而为主。

谦者,自贬损以下人,唯艮之坚固,坤之厚顺,乃能终之,故君子之人有终也。

《彖》曰:谦亨。

《九家易》曰:艮,山。

坤,地。

山至高,地至卑,以至高下至卑,故曰“谦”也。

谦者兑世,艮为兑合,故“亨”。

天道下济而光明,
荀爽曰:乾来之坤,故“下济”。

阴去为离,阳来成坎,日月之象,故“光明”也。

地道卑而上行。

侯果曰:此本剥卦。

乾之上九来居坤三,是“天道下济而光明”也。

坤之六三上升乾位,是“地道卑而上行”者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
虞翻曰:谓乾盈履上,亏之坤三,故“亏盈”。

贵处贱位,故“益谦”。

崔觐曰: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

地道变盈而流谦,
虞翻曰:谦二以坤变乾盈。

坎动而润下,水流湿,故“流谦”也。

崔觐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为变盈而流谦,地之道也。

鬼神害盈而福谦,
虞翻曰:鬼谓四。

神谓三。

坤为鬼害,乾为神福,故“鬼神害盈
而福谦”也。

崔觐曰:朱门之家,鬼阚其室,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其义矣。

人道恶盈而好谦。

虞翻曰:乾为好,为人。

坤为恶也。

故人道恶盈。

从上之三,故“好谦”矣。

崔觐曰:满招损,谦受益,人之道也。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虞翻曰:天道远,故“尊光”。

三位贱,故“卑”。

坎水就下,险弱难胜,故“不可逾”。

君子之终也。

孔颍达曰: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

卑者有谦,而不逾越,是君子之终也。

言君子能终其谦之善,而又获谦之福,故曰“君子有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

刘表曰:地中有山,以高下下,故曰“谦”。

谦之为道,降已升人,山本地上,今居地中,亦降体之义,故为谦象也。

君子以捋多益寡,称物平施。

虞翻曰:君子谓三。

捋,取也。

艮为多;坤为寡;乾为物,为施;坎为平。

谦乾盈益谦,故“以捋多益寡,称物平施”。

侯果曰:裒,聚也。

《彖》云:天道益谦,则谦之大者,天益之以大福;谦之小者,天益之以小福。

故君子则之,以大益施大德,以小益施小德,是“称物平施”也。

谦坤上艮下
程传:《谦·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其有既大,不可至于盈满,必在谦损,故《大有》之后,受之以《谦》也。

为封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

地体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谦之象也。

以崇高之德,而处卑之下,谦之义也。

谦,亨,君子有终。

朱熹:谦者有而不居之义,止乎内而顺乎外,谦之意也。

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谦之象也。

占者如是,则亨通而有终矣。

有终谓先屈而后伸也。

程传:谦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谓之谦。

人以谦巽自处,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终,君子志存乎说谦巽,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让而不矜,安履乎谦,终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显,此所谓“君子有终”也。

在小人则有欲必竞,有德必伐,虽使勉慕于谦,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终也。

冯椅曰:一阳五阴之卦,其立象也,一阳在上下者为《剥》、《复》,象阳气之消长也;在中者为《师》、《比》,象众之所归也;至于三四在二体之际,当六画之中,故以其自上而退处于下者为《谦》,自下而奋出乎上者为《豫》。

此观画立象之本指也。

李光地:《传》义释卦名,皆不取九三之义,实则成卦之由,在于九三,以《豫》卦反观可见也。

夫子《彖传》所以不举者,因周公爻辞与彖辞同,则三为成卦之主,其义易见尔。

冯氏之说,可相补备。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朱熹:言《谦》之必“亨”。

程传:济当为际,此明《谦》而能“亨”之义。

天之道,以其气下际,故能化育万物,其道光明,“下际”,谓下交也。

地之道,以其处卑,所以其气上行交于天,皆以卑降而“亨”也。

项安世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此以卦体释卦辞也。

九三乾也,降在下卦,是“下济而光明”也。

坤地道,处势至卑,而升在上卦,是“卑而上行”也。

“下济”与“卑”,皆释“谦”字。

“光明”与“上行”,皆释“亨”字。

自人事言之,尊者行之则有光,即“天道下济而光明”也。

卑者行之则不可逾,即“地道卑而上行”也。

始虽谦下,终必高明,是有终也。

自天道亏盈以下,皆极言(方)《谦》之必有后福。

质之于天地神人之心,以明有终之义也。

邱富国曰:凡卦以一阳为主者,《彖传》皆以刚言,《复》曰“刚反”,《豫》曰“刚应”,《师》、《比》曰“刚中”,《剥》曰“变刚”。

《谦》主九三,而《彖》不言刚者,《谦》无用于刚也。

用刚则不能谦矣,三有刚而不用,此其所以为《谦》也。

蔡渊曰:“下济而光明”,艮也。

艮有光明之象,故《艮》之《彖》曰“其道光明”,谓艮阳止乎上,阴不得而掩之,故“光明”。

“卑而上行”,坤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朱熹:“变”,谓倾坏。

“流”,谓聚而归之。

人能谦,则其居尊者,其德愈光,其居卑者,人亦莫能过,此君子所以“有终”也。

程传:以天行而言,盈者则亏,谦者则益,日月阴阳是也。

以地势而言,盈满者倾变而反陷,卑下者流注而益增也。

“鬼神”,谓造化之迹。

盈满者福害之,谦损者福祐之。

凡过而损,不足而益者,皆是也。

人情疾恶于盈满,而好与于谦巽了。

“谦”者、人之至德,故圣人详言,所以戒盈而劝谦也。

谦为卑巽也,而其道尊大而光显。

自处虽卑屈,而其德实高不可加尚,是“不可逾”也。

君子至诚于谦,恒而不变,有终也,故尊光。

崔憬曰: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以“变盈而流谦”,地之道也,朱门之家,鬼瞰其室,黍稷非馨,明德唯馨,是其义矣。

满招损,谦受益,人之道也。

刘牧曰:降卑接下,名誉益隆,故其道光显。

辞貌卑逊,而志行刚正,故虽卑退而“不可逾”。

《朱子语类》云:天道是就寒暑往来上说,地道是就地形高下上说。

鬼神言害福,是有些造化之柄,各自主一事而言耳。

问《谦》之为义,不知天地人鬼,何以皆好尚之。

曰:太极中本无物,若事业功劳,于我何有。

观天地生万物而不言所利,可见矣。

又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以尊而行谦,则其道光。

以卑而行谦,则其德不可逾。

尊对卑言,伊川以谦对卑说非是,圣人九卦引此一句,看来大纲说。

蔡清曰:如日设而升,中而昃,月晦而弦,盈而蚀之类,天非有意于亏之益之也。

若论至无心处则虽人道,恶盈好谦,初亦何容心于好恶哉!在我者有以感召其好恶耳,可不慎哉!
地中有山,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朱熹:以卑蕴高,谦之象也。

“裒多益寡”,所以称物之宜而平其
施,损高增卑,以趋于平,亦谦之意也。

程传:地体卑下,山之高大而在地中,外卑下而内蕴高大之象,故为谦也。

不云山在地中,而曰“地中有山”。

言卑下之中,蕴其崇高也。

若言崇高蕴于卑下之中,则文理不顺,诸象皆然。

观文可见“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君子观《谦》之象,山而在地下,是高者下之,卑者上之,见抑高举下,损过益不及之义,以施于事,则裒取多者,增益寡者,称物之多寡,以均其施与,使得其平也。

《朱子语类》:问:“裒多益寡”,是损高就低使教恰好,不是一向低去。

曰:大抵人多见得在己者高,在人者卑,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

冯椅曰:凡《大象》皆别立一意,使人知用《易》之理,“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俾小大长短,各得其平,非君子谦德之象,乃君子治一世使《谦》之象也,《彖》与六爻无此意。

蔡清曰:以卑蕴高,谦之象也。

此与上本义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不同。

上所谓谦者主山言,谓高而能下也,此主地言,谓地虽卑,而中之所蕴则高,内充而外欿也。

杨启新曰:人之常情,自高之心常多,下人之心常寡,不裒而益之,则自处太高,处人太卑,而物我之间,不得其平。

故抑其轻世傲物之心,而多者不使之多,增其谦卑逊顺之意。

而寡者不使之寡,多者裒之,则自视不见其有余,寡者益之,则视人不见其不足。

而物我之施,各得其平矣,兹其为君子之谦与。

李光地:诸说皆说向谦本义上,唯冯氏以为推说,亦可相备。

15.谦卦——论谦虚行事
艮下坤上
谦:亨,君子有终。

[译文]谦卦象征谦虚:亨通,君子能够保持谦虚至终。

[提示]谦虚有益,要始终坚持。

《韩诗外传》中记载周公告诫的一段话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谦卦
安排在大有卦之后,也很有意思:以富有骄人是世间常态,然而越是富有越要谦虚。

大获所有,到了一定极限就要满盈,就要走向其反面而衰败。

为了防止因满盈而衰败,必须谦虚。

所以《序卦传》中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古人极其重视谦德。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中的这句古语,已经成为至理名言了。

从初涉人世的青年到饱经世故的老人,对这句话都会有切身体验的。

所以卦辞首先指出:谦虚处世,必致亨通。

谦虚者人皆乐于与他共事。

有一分谦虚,必然有一分受益处。

不仅事业上能够得到他人之助,精神上也能得到与人融洽相处的快乐。

但是,一个人做到一时的谦虚并不难,难在一生谦虚、始终谦虚。

只有自我修养良好的君子,能够安行于谦道,终身不改。

这叫做“君子有终”。

俗话说:满瓶子不摇,半瓶子晃荡。

内心充实的人总是谦虚的。

越是精神贫乏的人越是骄矜浮躁,越是内心充实的人越是谦逊深沉。

确实是如此。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令人感叹,更令人深思。

所以,谦虚确实是每一个对主客观世界孜孜探求的人所自然形成的品性。

谦虚不是浅薄,更不是虚伪。

《彖》日:谦,亨。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译文]《彖传》说:谦虚则亨通。

天的规律是下济万物而天体却愈加光明,地的规律是低处卑下而地气却源源上升。

[提示]解释卦辞“谦亨”。

《彖传>说的“天道”,从卦象中看不出来,是怎么一回事?
谦卦下为艮,由乾的一阳来交于坤上爻而形成,有如日光照射在地上而产生光明。

这一卦象说明天本来是居上的,却能下降而交于地,更显出它的光明,所以说“天道下济而光明”。

谦卦上为坤、为地,地本来是居下的,正因为它居下,才使得地气上行而交于天,所以说“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下济”与“地道卑”皆为“谦”,“光明”与“上行”皆为“亨”。

这样,《彖传>就以天与地的自然规律为象征,解释了卦辞中“谦亨”的含义。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
而好谦。

[译文]天的规律是亏损满的,补益虚的;地的规律是倾陷满的,充实虚的;鬼神的规律是危害满的,加福于虚的;人类的规律是厌恶满的,喜好虚的。

(变:倾坏。

流:流注。

)
[提示]论证谦虚的益处。

这里以天地鬼神为比附,意在说明“人道恶盈而好谦”。

太阳正中时就要西斜,月亮盈满时就要亏损,可见“天道亏损而益谦”;高山会因地震而倾坏下陷,低谷会因沙石流动而淤积增高(这种现象叫做“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可见“地道变盈而流谦”;自满者往往取祸,谦虚者往往得福,可见“鬼神害盈而福谦”。

鬼神指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也就是自然和人事的客观规律的象征。

天地鬼神都是损有余以补不足的,而人之情也是厌恶盈满、喜好谦虚的,东方人情尤其如此。

这就进一步申明了卦辞“谦亨”之义。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译文]谦虚的人居于尊位时,其道德更加光大;处于卑位时,其品行也不可逾越。

只有君子能够始终保持谦虚。

[提示]解释卦辞“君子有终”。

位尊者谦而不傲,见出其胸襟阔大,更令人敬服;位卑者谦而不怨,见出其气度不凡,更难以企及。

位尊而气不盛,位卑而气不馁。

只有品行纯正的君子,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谦虚如一,终身躬行谦虚之道。

《象》曰:地中有山。

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译文]《象传》说:地下藏着高山,象征谦虚。

君子因此取多补少,称量财物,平均分配。

(裒:音p6u,取。

施:给予。

)
[提示]以谦让的精神治理社会。

谦卦上为坤、为地,下为艮、为山,是“地中有山”之象。

山本来是高耸于地面的,现在却降到地下,以造成山与地之平,这象征着谦虚、谦让以求平的精神。

君子见到这种地质变化现象,受到启发,认为也应该用这样精神治理社会,减有余而补不足,平均分配财富,以避免因分配不公而导致动乱。

《大象辞》往往在社会政治问题上发挥。

下文是谦卦六爻的分析,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主旨是行谦必受益;上三爻皆利而无害,主旨是过谦则无益。

上下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辩证地表述了谦虚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