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衢州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
1. (9分)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后面题目。
荀子的文学创新
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
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
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
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等五篇。
其中,有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
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
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
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
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
这说明赋之最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
当然,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也不会是单一的。
但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
清人王芑孙在《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摛文,乃从荀法。
”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还反映在他的作品《成相篇》上。
该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以三三七加四七的句式,写出极有弹弦节奏特点的韵文作品。
例如:“请成相,世之殃,愚黯愚黯堕贤良……”从通篇来看,内涵丰富,亦论亦述。
既用这种弹唱之词来阐发深刻的治国之理,又用来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
在形式和表现上,则曲调简短,极富民间劳动的节奏感,且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
荀子的这种文学创造,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宋以后勃然兴起的弹词正是继承了荀子所创制的这种弹唱文学的特点,才成为以叙说故事为主、深受民间喜爱的文学范式的。
荀子的文学创新动力,有其独特的文化之源。
他“年十五游学于齐”,在齐国的学术文化中心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春申君的推重和赏识。
可见他的一生除曾短时游秦、赵等国谋仕不遂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齐、楚两国度过的。
而在被孟子称为“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战国时代,“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
当时的齐、楚两国,先后形成稷下和兰陵两个文化中心,形成肥沃的齐楚文学土壤。
荀赋五篇,全以隐语写成,说明其产生与隐语风习有直接关系。
《文心雕龙·谐隐》中即有“楚庄、齐威,性
好隐语”的记载,这说明齐、楚两国都有好隐语的风俗。
而《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的“齐威王之时喜隐”,《新序》记载“齐宣王发隐书而读之”的事,也说明隐语在齐国可能已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而有着更有效的传播。
正像以隐语来写作的荀赋,只有在齐、楚这样丰厚的隐语土壤中才能培育一样,荀子的颇多文学创新成就,就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的时代结晶。
(1)下列对文中《赋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赋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是严格意义上最早出现的赋,它是荀子致力于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
B . 《赋篇》内容丰富,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以及云、蚕、针等具体事物有着形象而逼真的描写。
C . 《赋篇》充分吸收民间弹唱文学的营养,在形式和表现上,足格联章,首尾完整,有辞尽意足之妙。
D . 《赋篇》以隐语写成,采用主客问答式,多以四言为主,善用排比,韵散间出,铺陈回环,绘声绘色。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赋盛于汉代,汉受《诗》、《离骚》等前代文学的影响,是自觉全面地继承荀子的创作思想而形成的文学样式。
B . 汉赋蔚为大观,类型繁多,所谓体悟模型的汉大赋是其中的代表,荀子创造的体物赋应是汉赋的发端和起源。
C . 荀子《成相篇》的艺术创作范式,直接影响到司马相如等人,他们或阐发深刻的治国道理,或叙说曲折的历史故事。
D . 荀子在齐国游学从教多年,晚年又在楚国受到推重赏识,齐、楚两地的丰富阅历,对他的文学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3)请简要说明荀子的文学创新成就。
2. (10分) (2017高一下·揭阳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魏景超:用心守护植物健康成长
魏景超(1908~1976),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
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
1933年。
他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
193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职,在水稻病害研究、真茵分类学及植物病毒学研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魏景超幼年目睹农民颠沛、饥寒交迫,深感只有振兴农业,才能解决民生问题。
立志于兴农的他,大学毕业后
就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金钥匙”奖,并成为“斐陶斐”学会会员。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设备,放弃节假日休息,参加暑期学校学习、参观实验室和农场、访问老教授,以获取知识,汲取经验和新的见解。
在学校里,他更是抓住学校资源,勤奋刻苦。
图书馆里,他埋头钻研;实验室里,他观察切片、制作标本,孜孜不倦。
爱恩、善学、勤问的他。
努力摄取国外新知识、新技术,汇集大量的宝贵文献与读书笔记。
可惜的是,回国正值抗日战争期间,魏景超积累了四年的书籍、笔记随交运的美国轮船一起在日机轰炸下沉于太平洋底。
回国后执教于金陵大学的魏景超,面对国内农业教材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边执教边精心编写讲义、教材。
外出采集标本、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拍摄照片、绘制讲解图表等,身体力行。
他先后讲授过普通和高级植物病理学、作物病害、真菌学、细菌学、植物免疫学和病毒学等课程。
出版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真菌重要目、科、属分类检索表》等优秀教材、书籍。
魏景超十分注重课前准备工作,细致地整理授课内容、思路,并结合当时最新研究成果的讲解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确保课堂的高效授课。
课堂上,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实验室里,他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及时指正规范;野外实习时,他认真传授观察作物病情和采集标本的知识。
对学生循循善诱的他更注重因材施教,对低年级学生侧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对高年级学生侧重独立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
对跟随他研究学习的十几个学生,他按各人的进修计划进行个别指导,耐心细致,诲人不倦。
抗日战争期间,他常到外校兼课,将其所得资助家在沦陷区或家境困难的同学,竭力培养农业人才。
他要求年轻助教作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课时还经常跟班听讲,对缺点加以指正,给予必要的示范。
严谨的态度、躬亲的姿态,用“心”教学的魏景超对学生和其他老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水稻病害方面,魏景超先后发表8篇重要的学术报告及论文。
他实地调查试验,足迹遍布江、浙、沪、闽、粤、桂、皖等近10个省市地区。
他编写了《水稻病原手册》,详细记载了我国已发现和国外报道过寄生于水稻的约250种微生物,对重要病原菌简要说明其诱致的症状、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
该书作为诊断稻病的工具书,多年来为国内外同行所采用或引用。
在真菌分类学上,魏景超亦有卓越贡献。
1948年,魏景超重新鉴定了番茄漆腐病的病原菌,更正了其所属类别,还澄清并鉴定了豇豆和大豆叶斑病病原茵。
晚年的他辗转在病榻与书桌之间,曰夜辛劳长达6年,完成了《真菌鉴定手册》,填补了我国真菌鉴定工具书的空白。
在植物病毒学研究方面,魏景超历来重视科学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
他在成都附近调查烟草和番茄病害。
之后又致力于华东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考察、研究,阐明了常见病害的症状、病原、寄主范围及防治方法。
尤其在油菜病毒研究方面,总结出油菜远村育秧、避蚜防病毒的有效措施。
晚年身患重病的魏景超,仍心系国家。
1956年江苏省昆山县油菜田发生严重病害之际,他在同志们搀扶下仍然在田间跋涉,观察油莱病情,同行者无不感动。
“以振兴中国农业为己任”,上下求索,魏景超用躬行的一生诠释了践行者的姿态。
(摘编自李姝昱《魏景超:用心守护植物健康成长》)
【相关链接】①分类研究并非易事,寻找理想标本,往往需要连续追索数年。
有时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有时也会发生错误甚至失败,但魏景超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有错必纠,从不灰心丧气,总是再接再厉地干下去。
(摘编自“魏景超纪念馆”)②一想到祖国多灾多难,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他便忿然而起。
他想自己是中国人,又是公费留学生,一定要刻苦学习,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
(摘编自《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风采录》)(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魏景超素质超群,参加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研究生考试,名列全国第一;大学毕业后获“金钥匙”奖,成为“斐陶斐”学会会员。
B . 魏景超曾到多个地区采集标本、考察研究农作物病虫害情况,田间跋涉,身体力行;晚年带病辛苦工作6年,著作颇丰。
C . 魏景超四年留美期间带回的资料因日机轰炸而随美国轮船沉于太平洋底;任职金陵大学期间,他边执教边编写讲义教材。
D . 在分类研究中,魏景超也经历了失败,但他不气馁,鼓足劲头继续干;对出现的错误,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纠正。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魏景超留美期间,深感振兴农业才能解决民生问题,利用可利用的时间和设备,抓住学校资源,埋头钻研,努力摄取国外的新知识、新技术。
B . 水稻病害研究方面,魏景超发表8篇重要文章,在近10个省市地区实地调查试验.他编写的工具书《水稻病原手册》,多年来为同行所重视。
C . 真菌分类学研究方面,魏景超重新鉴定了番茄漆腐病的病原菌,澄清并鉴定了豇豆和大豆叶斑病病原菌;晚年填补了真菌鉴定工具书的空白。
D . 植物病毒学研究方面,魏景超调查了烟草和番茄病害,同时考察研究了华东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尤其在油菜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
(3)本文突出了魏景超多方面的宝贵品质,请结合全文概括,并就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地球上的王家庄
毕飞宇
队长把鸭子统统交给了我。
每天天一亮我就要去放鸭子。
我把鸭子赶到河里,再沿河赶到乌金荡。
乌金荡是一个好地方,水底长满了水韭菜。
水下的世界是鸭子的天堂,它们的屁股对着天,脖子伸得很长,在水的下面狼吞虎咽。
为什么鸭子要长一只长长的脖子?原因就在这里。
鱼就没有脖子,虾也没有。
我已经八周岁了。
按理说我应当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们讲刘胡兰的故事、雷锋的故事,可是我不能。
我们公社有规定,孩子们十岁上学,十五岁毕业,一毕业就是一个壮劳力。
那些日子父亲突然迷上宇宙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喜欢黑咕隆咚地和那些远方的星星们呆在一起。
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手电,一手拿着那本从县城里带回来的《宇宙里有些什么》。
整个晚上父亲都要仰着他的脖子,独自面对那些星空。
看到要紧的地方,父亲便低下脑袋,打开手电,翻几页书,父亲的举动充满了神秘性,他的行动使我相信,宇宙只存在于夜间。
天一亮,东方红、太阳升,这时候宇宙其实就没了。
只剩下满世界的猪与猪,狗与狗,人与人。
父亲从县城还带回了一张《世界地图》。
这张地图在王家庄闹起了相当大的动静。
吃过晚饭之后,我的家里挤满了人,主要是年轻人,一起看世界来了。
这张《世界地图》验证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识:世界是沿着“中国”这个中心辐射开去的,由此派生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
《世界地图》同时修正了我们关于世界的一个错误看法。
王家庄的人们一直认为,世界是以王家庄作为中心,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纵情延伸。
现在看起来不对。
世界的开阔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知,也不呈正方形,而是椭圆形的。
看完了地图,我们来到了大队部的门前开始讨论。
地图上什么都有,甚至连美帝①、苏修②都有,为什么反而没有我们王家庄?王家庄所有的人都知道王家庄在哪儿,地图它凭什么忽视了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完全有必要向大队的党支部反映一下。
世界一定有一个基础,这个是肯定的。
可它在哪里呢?如果支撑我们的那个东西没有了,我们会掉到什么地方去?这个问题吸引了所有的人。
人们聚拢在一起,显然,开始担忧了。
王爱国又提出了一个令人害怕的问题,如果我们出门,一直往前走,一定会走到世界的尽头,白天还好,万一是夜里,一脚下去,我们肯定会掉进无底的深渊。
我们只能不停地坠落,永远坠落。
王爱国的话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感受到了无边的恐惧,我们几个小的紧紧地挨在一起。
但是,王爱贫马上说,地图上清清楚楚世界的左边是大西洋,右边也是大西洋,我们怎么能走到大西洋里去呢?听了他的话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同时心存感激。
然而,王爱国立即反驳说,假如我们坐的是船呢?王爱国的话又把我们甩进了无底的深渊。
就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还是王爱贫挺身而出了。
“如果船掉下去了,那么满世界的水都淌到了哪里?”我们看了看身后的鲤鱼河。
水依然在河里,
我们看到了希望,心安理得。
王爱贫挽救了我们,同时挽救全世界。
但是我还是不放心,我要在父亲那里找到安全,找到答案。
父亲站在田埂上,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手电,仰着头。
我说:“王家庄到底在哪里?”父亲说:“我们在地球上。
地球也是宇宙里的一颗星。
”我从父亲的手上接过手电,到处照,到处找。
星光灿烂,我急了,说:“地球在哪里?”父亲说:“地球是不能用眼睛去找的,要用你的脚。
”父亲对着漆黑的四周看了几眼,用手掸了掸身边的萤火虫,犹豫了半天,说:“我们不说地球上的事。
”我把手电塞到父亲的手上,掉头就走。
走到很远的地方,对着父亲的方向我大骂了一声:“都说你是神经病。
”
我坐在小舢板上,鸭子围绕在我的四周,我要带着我的鸭子,一起到世界的边缘走一走,看一看。
我把鸭子赶出乌金荡,来到了大纵湖。
大纵湖一望无际,我坚信,穿过大纵湖,只要再越过太平洋,我就可以抵达大西洋了。
我没有能够穿越大纵湖。
事实上,进入大纵湖不久我就彻底迷失了方向。
我是第二天上午被两位社员用另外一条小舢板拖回来的。
鸭子没有了,这一次不成功的探险损失惨重。
队长提起我的耳朵,把我拽到了大队部。
大队书记在那儿,父亲也在那儿。
父亲无比谦卑,正在给所有的人敬烟,给所有的人点烟。
父条一看见我立即走了上来,厉声问:“鸭子呢?”我用力睁开眼,说:“掉下去了。
”“掉到哪里去了?”“掉下去了,还在往下掉。
”父亲仔细望着我,摸了摸我的脑门,掴了我一个大嘴巴,告诉大队支书说我有神经病。
“神经病”从此成了我的名字。
我非常高兴。
它至少说明了一点,我八岁的那一年就和我的父亲平起平坐了。
(选自毕飞宇短篇小说《地球上的王家庄》,文字有删改)
【注】①美帝:来源于冷战时期前苏联对美国的描述,在民间,“美帝”仅指美国本身。
②“苏修”一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的产物,意指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
此处指代前苏联。
“美帝”“苏修”经常出现在文革结束前的中国官方宣传中,大众耳熟能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题目“地球上的王家庄”用“地球”这个大概念做“王家庄”这个小村庄的修饰语,两者形成巨大反差,一大一小之间,体现出荒谬性与深刻性。
B . 父亲作为落后年代的知识分子,有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但他却不希望儿子因去探索世界而被人嘲笑,这从他告诉大队支书“我”有神经病中可以看出。
C . 小说中的父子俩因或执著或幼稚的探索行为而有别于周围的人们,在王家庄村民眼里,他们是一对“神经病”,都属于异类,这是以村民反衬这对父子。
D . 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便于展示人物心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行文轻快戏谑,表面上淡化了时代的伤痛,实则加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2)《世界地图》这一情节道具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次出现“世界”词,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给我们展现了哪几个“世界”?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
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
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
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桀横,众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纯曰:“此国耻也。
”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
德宗立,崔祐甫辅政,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不拜,以老乞身。
改詹事,听致仕。
帝召见,褒叹良久,赐金紫,世高其节。
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
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尝曰:“吾曹异日当交二郗之间矣。
”未冠为阳翟丞,佐李抱真潞州幕府。
以才,历王虔休、李元,皆留不徙。
久乃进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观察使。
溪州贼向子琪以众八千岨剽劫,士美讨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
迁京兆尹,天子多所咨逮。
出为鄂岳观察使。
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其子宥主后务,偃蹇,母死京师不发丧,欲固其权。
士美知之,使府属过其境,宥出迎,因以母讣告之,即为办装,宥惶遽上道。
改河南尹,检校工部尚书,充昭义节度使。
昭义自李抱真以来皆武臣,私厨月费米六千石、羊千首、酒数十斛,潞人困甚。
士美至,悉去之,出禀钱市物自给。
又卢从史时,日具三百人膳以饷牙兵,士美曰:“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亦罢之。
讨王承宗也,遣大将王献督万人为前锋,献恣横逗桡,士美即斩以徇,下令曰:“敢后者斩!”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宪宗喜曰:“固知士美能办吾事。
”承宗大震惧。
亡几,会诏班师,然威震两河。
以疾召拜工部尚书。
后检校刑部尚书,为忠武节度使。
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
生平与人交,已然诺,以是名重于世。
(选自《新唐书·士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九龄、李邕数称之数:多次
B . 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不回:正直
C . 未冠为阳翟丞冠:帽子
D . 出禀钱市物自给市物:购物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B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C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D . 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郗士美少年聪慧,被人称赞。
他12岁时,就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
他的父亲郗纯以及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
B . 郗士美才干突出,深受领导重视。
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担任阳翟丞;先后在李抱真、王虔休、李元等人手下任职,不管在谁的手下,都深受信赖。
C . 郗士美为民着想,一改前任积习。
他在担任昭义节度使以后,废除了每月花费繁多、使百姓困乏的私厨制度。
D . 郗士美号令严明,功勋卓著。
他在讨伐判军王承宗的战斗中,先是将逗留不前的前锋王献斩首,然后亲自击鼓,大败叛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
②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5. (10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临平①道中
道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①临平: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
②蒲:蒲草,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1)第一句中“弄”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四、默写 (共1题;共1分)
6. (1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五、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 (2019高二下·西藏期中)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_________ ,特别是在审美思想上有很多________之处。
历代画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__________的经典作品,还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A . 休戚相关相通擢发难数
B . 息息相关相通数不胜数
C . 休戚相关相同数不胜数
D . 息息相关相同擢发难数
8. (2分) (2016高三上·莆田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走节俭型政府之路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
B . 商家尽管在“禁令卡”影响下遭遇销售冷门,但这一禁令多数市民持支持态度,认为公款应该用在正地方,无需浪费,应提倡节约。
C . 财政部紧紧围绕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加强监督工作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对重大财税政策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监督力度,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D .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