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 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 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作出
恰当的,客观的评价,给自己确定的理想目标较为适合 实际情况。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能理智地对待自 我,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运动变化中达到平衡。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往往能够与其他同学较好地沟通和交 往,有知心的朋友,不仅能接纳自我,而且也能接受他 人,包容他人的缺点,同时也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 受。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 仅能面对现实,而且能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 现实。能够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 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1.假如您是李涛的班主任,您将如何教育李涛
2.假如你是李涛的数学老师,又如何对待这个学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 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 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 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 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 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 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 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 有新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 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 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 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 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 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注重实践性 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培养学生积极 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 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 进行危机干预。
上需要帮助的人。
案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王昆,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 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1、 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2、 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
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 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 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 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 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改善学习方法,提高 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 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 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 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 败和挫折的能力。
之前,一些男生给她取绰号,还当着她的面喊她绰号, 小丽为此难过了很久,后来不理会男生,渐渐地不敢展现 自己。后来,小丽认为自己说话不小心伤害了别人,某些 女生对自己也有意见。因此,当看到女生在一起的时候, 总是怀疑那些人在议论自己的不好。晚上更是难熬,老是 不自觉地反复想起自己白天有哪些行为做的不好,思来想 去,彻夜难眠。 如果你是小丽的班主任,知道小丽的情况后,该怎么做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 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着力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体验学习成 功的乐趣;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 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 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帮助学生克服学习 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正确地体验情 绪和表达情绪;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 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 生活做好准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
论与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
决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
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途径。
1、心理咨询过程是建立在双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基 础之上的。
2、心理咨询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3、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一项特殊服务。 4、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是在心理适应和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
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建立心理辅导室。
2.家校联系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3.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
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 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 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 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 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3.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 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 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
◎紧张人际关系 应对方法
① 淡化自己的重要性 ② 学会自我解嘲 ③建立自己的积极形
象 ④提高人际的敏感度
解决人际冲突的8种方式 ①分享(我们一起来做); ②轮换(这回按你的方法做,下回按我的方法 做); ③妥协(有所失必有所得); ④机率(投掷硬币来决定); ⑤外援(请教老师或同学); ⑥推迟(等双方冷静下来再解决); ⑦回避(双方保留不同意见、彼此尊重); ⑧幽默(以夸大或幽默方式予以化解)。
案例
李涛,男,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 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 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 不肯写作业,不写回家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 们不喜欢他。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 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常常加班,即使想管他, 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由 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 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 学习越来越怕。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 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初步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 立自信,乐于学习;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 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 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在学习 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 达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增强时间管理 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 的矛盾。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 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高素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包括: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 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 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 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 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 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 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 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 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 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1)了解情绪的多样性; (2)知道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有适当与不适 当之分;
(3)知道情绪以认识为基础; (4)知道情绪具有情境性,有时不能准确地反映 人的认识事实;
(5)学会辨识自己的情绪; (6)敏感于他人的情绪; (7)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8)情绪可以通过释放而缓解;也可以通过改变 认识与思考方式而间接地予以控制。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要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教师要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 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服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目标重点是:培养正确的 人生态度与合理的价值观念;建立积极的 自我形象并学会接纳自己;培养自主精神, 学会自主抉择,承担起个人的责任;学会 沟通,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管理自 己的情绪;掌握学习策略; 掌握应对压力 的技能,增强心理自助的能力。
如情绪教育辅导目标可以设定为:
案例
一直以来,小丽和同学相处都很开心,别人对他的评 价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无忧无虑的生活近来完全被改 变了。小丽现在变得特别害怕与人相处,除了两个重要的 好朋友外,他不相信任何人,因为她总是觉得别人经常在 议论自己的不好,觉得别人总是针对自己。自己做的不好 的地方,总是会被别人狠狠议论,搞的自己神经兮兮,觉 得危机四伏。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具有顽强的意志 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挫折承受能力。
在学校生活中,能够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 求知欲,并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虽然也会出现悲伤,忧愁等消极情 绪,但是不会长久,能很快地让愉快、乐观、开朗等积 极情绪所替代。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其人格结构如气质,能力、性格和 理想、信念,需要、动机、兴趣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合理 的平衡发展。如果一个同学具备了这种健康的人格特征, 那么,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一、纲要内容概要 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三、教师心理健康调适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 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 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 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 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 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 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 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 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 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 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 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 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 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 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 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 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