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化学
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选择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每小题只有1 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答题栏内)
1.2018年10月21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该桥的建成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其中仅大桥主梁使用的钢材42万吨。

下列材料中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A、生铁
B、铁锈
C、不锈钢
D、铁锰合金
2.下列含N 的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N2
B、NO
C、NH3
D、HNO3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硅酸盐产品的是()
A、陶瓷
B、水晶
C、玛瑙
D、沙子
4.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干燥剂的是()
A、硅胶
B、浓硫酸
C、Fe2O3
D、固体NaOH
5.下列物质在氯气中燃烧,不产生烟的是()
A、钠
B、铜
C、铁
D、氢气
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7.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铁红——Fe2O3
B、水玻璃——Na2SiO3
C、纯碱——NaOH
D、明矾——KAl(SO4)2
8.氨水中不存在的粒子是()
A、NH3
B、N3-
C、NH4+
D、OH-
9.做焰色试验时,用于清洗铂丝的是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碳酸
10.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不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离子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11.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FeO
B、网罩的主要作用是防风
C、肥皂液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生成的H2
D、湿棉花的主要作用是冷却试管,防止炸裂
12. 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13. 下列试剂的保存或盛装方法中,错误的是()。

A 钠保存在煤油中
B 铁罐贮存浓硝酸
C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D NaOH 溶液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14.物质X 既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X 不可能是
A、Al2O3
B、NH4Cl
C、NaHCO3
D、Al(OH)3
15.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Fe(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SO4溶液为黄色
B、苯的作用是隔离氧气
C、可将苯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D、沉淀的颜色变化是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16.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小苏打与稀盐酸的反应:CO32-+2H+=CO2↑+H2O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H++OH-=H2O
D、向Al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1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 g NO 中所含原子数为2 N A
B、11.2 L Cl2中所含分子数为0.5 N A
C、1 mol•L-1 Na2CO3溶液中的Na+数为2N A
D、56 g Fe 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
19.将NaOH 溶液逐滴滴入Y 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则Y 是()
A.AgNO3B.NaAlO2
C.AlCl3D.Fe2(SO4)3
20.向a g Al2O3、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0.05mol/L 的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再向
其中加入NaOH 溶液使Fe3+、Al3+恰好全部转化成沉淀,用去NaOH 溶液100mL,则此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0.2mol/L
B、0.1mol/L
C、0.05mol/L
D、无法计算
二、必做题(本大题包括5 个小题,共40 分)
21、(7 分)中国高铁对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重要的作用。

( 1)建设高铁轨道需要大量的水泥,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和;
( 2)高铁上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了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乘务员使用的
无线通话机的芯片材料是。

( 3)高铁上安装有许多玻璃,氢氟酸可以处理玻璃表面的微裂纹,氢氟酸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高铁上的卫生间没有任何异味,是由于所使用的马桶,地漏和洗手盆下水口都是纳米硅胶的高科技产品,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可产生硅酸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石灰石
(2)SiO2Si
2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发现和研究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1)1774 年,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时,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无意间制得了氯气,此反应中氯元素被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2)贝托莱发现,氯气能溶于水,向此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纳将氯气通入石灰水,并一步步改进,制得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4)盖吕萨克发现氯气能与金属反应。

氯气与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1810 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确认氯气是一种单质,且有毒。

实验室吸收氯气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氧化(2)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3)Ca(ClO)2(4)(5)
Cl2+2NaOH=NaCl+NaClO+H2O
23.(7 分)茶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饮品,茶叶中含有铁元素,可以用以下实验操作检验茶叶中的铁元素
A.取少量茶叶。

B.检验滤液中的Fe3+。

C.过滤得到滤液。

D.将茶叶灼烧为茶叶灰。

E.用足量稀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2)操作D 所用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

(3)检验滤液中Fe3+的方法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4)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铁壶泡茶,铁壶泡茶时壶中的铁与茶水中的Fe3+能发生反应,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ADECB (2)坩埚、玻璃棒
(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4)Fe+ 2Fe3+=3 Fe2+
24. (9 分)A-F 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焰色试验均为黄色。

其中A 为单质,B 与C
的组成元素相同,且 B 为淡黄色固体;D、E、 F 的溶液均显碱性,其中 E 和 F 属于盐,E
被广泛用于玻璃、造纸和纺织等。

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表示进一步反应即可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C,E。

(2)A→D 的化学方程式是。

(3)B→D 的化学方程式是。

(4)区分E 和 F 两种固体的方法是:分别取等量的 E 和 F 两种固体少许于试管中,
,现象和结论是。

答案:(1)B:Na2O2 C:Na2O E:Na2CO3
(2)2Na + 2H2O = 2NaOH + H2↑
(3)2Na2O2 + 2H2O = 4NaOH + O2↑
(4)加热试管,将导气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E 试管的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 F 试管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F 是NaHCO3, E 是Na2CO3(或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CaCl2溶液 E 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F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5.(10 分)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取Cu(NO3)2,并在此基础上探究
Cu(NO3)2的化学性质。

(1)甲组同学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制取Cu(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2)乙组同学查阅了硝酸铜晶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图)
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先将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再将灼烧后的物质与适量稀
HNO3反应,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Cu(NO3)2晶体,依次进行的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乙组同学认为此方案优于甲组的方案,理由之一
是_____。

(3)丙组同学用Cu(NO3)2晶体,探究其热稳定性,实验装置如下所示。

(加持装置和加热仪器未画出)
①充分加热Cu(NO3)2晶体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 形管中气体变为红棕色,红棕色气体是____________。

②集气瓶中最终收集到的气体颜色是____________,U 形管中进入集气瓶后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③欲证明试管中残留额黑色粉末是CuO[假设Cu(NO3)2晶体已全部分解],实验方案
是。

④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0 分)
(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降温结晶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NO
(3)①NO2
②无色3NO2 + H2O = 2 HNO3 + NO
③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黑色粉末全部溶解,得到蓝色
溶液
④Cu(NO3)2晶体的热稳定性较差
三.选做题(本大题包括A、 B 两组题,共20 分,其中 A 组题目较简单。

请任选一组作
答)
A 组
26 A、(12 分) 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二者的分散剂都是________________,雾霾的一种分散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 燃烧后引起雾霾的一种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SO2还能导致的一种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
(3) 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4)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H3的一种用途为
___________________
(5) 鉴别SO2和NH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证明气体是SO2,反之,气体是NH3。

答案:(1) 空气;(NH4)2SO4
(2) 煤;酸雨
(3)
(5) 将气体通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若观察到紫色褪去(答案合理即可)
26 B、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H2SO4时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为歧化反应,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由给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Ⅲ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过程中有__________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此过程中可能造成一种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过一会后再加热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又恢复原色
(5)4 酸雨
B 组
27 A、人们常用金属铝和浓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疏通下水管道。

请计算:18 g 金属铝与足量浓
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22.4 L.
答: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22.4 L.
27 B、(8 分)某铝合金中含有镁、铜、铝三种金属,现取10g 该铝合金,向其中加入100mL 3mol/L 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该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答案:
解:n(NaOH)=0.1L3mol/L=0.3mol
2Al + 2H2O + 2NaOH = 2NaAlO2 + 3H2↑
54g 2mol
m(Al) 0.3mol
所以m(Al)=8.1g
ω (Al)=8.1g/10g×100%=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