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在慢性肝病临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魏·吴普等述. 清·孙星衍, 孙冯冀辑. 神农本草经[M]. 北京: 科 1996 : 17.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 梁·陶弘景. 尚志均辑校. 名医别录( 辑校本) [M]. 北京: 人民卫 1986 : 32. 生出版社, [ 3] 南北朝·雷敩撰著. 清 · 张骥补辑. 施仲安校注. 雷公炮炙论[M]. 1985 : 9.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4]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 854. [ 5] 明 · . 上海: 科学技 李中梓著. 徐荣斋, 范永升点校. 医宗必读[M] 1987 : 264. 术出版社, [ 6] 清 · M] .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 292. 何梦瑶. 医碥[ [ 7] 唐·王焘. 外台秘要[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 367. [ 8] 宋 · 许叔微著. 刘景超注. 普济本事方[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 2007 : 4. 版社, [ 9] 民国 · . 苏州: 利苏印书社, 1935. 李畴人编. 医方概要[M] [ 10] 江文德. 苏心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药理作用的初步探讨[J]. 1979 , 14 ( 11 ) : 611. 药学学报, [ 11] 宋岩, 姚风华, 张壹言, 等. 冠心苏合丸致肾脏损伤 11 例临床分 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 , 8 ( 4 ) : 266 - 268. 析[ [ 12] 徐鹏, 宋立群. 1 例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导致肾衰竭的临床报道 [ J] . 中医药信息, 2004 , 21 ( 6 ) : 25 - 26. [ 13] 牛晓春, J]. 中国临 牛淑荣. 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致肾衰竭 2 例[ 2004 , 11 ( 5 ) : 729. 床医学, [ 14] 史文慧, 郭蓉, 罗朝利, 等. 102 例冠心苏合丸相关性肾损害不良 J]. 中国药物应用与鉴别, 2011 , 10 ( 8 ) : 297 - 299. 反应分析[ [ 15] 张金艳, 马堃, 李贻奎, 等. 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对犬心肌梗死影 J]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 31 ( 20 ) : 1702 - 响的比较药理学研究[ 1705. [ 16] 马堃, 张金艳, 李贻奎, 等. 冠心苏合丸系列组方的比较药理学研 2006 , 31 ( 16 ) : 1353 - 1357. 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年第 30 卷第 1 期 Vol. 30 , No. 1 , 2013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35·
民共和国药典 》 中取消了青木香的药用标准, 将其用 土木香替换。通过药效学以及细胞水平和蛋白质水平 的比较研究显示, 冠心苏合丸原方中的青木香被土木 香替换或者去掉青木香, 对其药效以及作用机制均无 [15 - 16 ] , 显著影响 因此有人建议去除冠心苏合丸中的青 木香或土木香。然冠心苏合丸是在苏合香丸基础上研 制而来, 苏合香丸中记载的“青木香 ” 指木香, 而非马 “青木香” 兜铃根。故冠心苏合丸中的 应为木香。 4 讨论 通过木香的历代本草记载以及对其名称变迁的考 证, 明代以前青木香指质优的木香, 而今日所言青木香 则为马兜铃根。 始载于唐代《外台秘要 》 的苏合香丸 中的青木香为木香, 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冠心苏合丸、 冠 心苏合胶囊等新药亦应沿袭苏合香丸的配伍方义采用 木香, 但如今见名取义, 认为方中“青木香 ” 为现今所 用的青木香即马兜铃根, 造成现今冠心苏合丸在临床 使用时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故新药冠心苏合丸、 冠 心苏合胶囊等应秉承苏合香丸配伍之旨将木香作为药 用标准, 而勿需将青木香替换为土木香。 在久远的中 药发展史中, 因存在着同物异名、 同名异物的现象, 致 使某些药物名实混用。 我们应重视古方药物的考证, 明确药物来源, 避免误用药物而导致的疗效降低甚至 毒性反应, 确保用药安全, 为古方新药的开发研究提供 充分的科学依据及安全平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靳华( 1973 - ) , 女, 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 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
文章编号: 1002 - 2406 ( 2013 ) 01 - 0035 - 02 ” 噫气不除者, 旋覆代赭汤主之。 具有降逆化 下痞硬, 痰, 益气和胃之功, 临床主症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 历 代医家对此方的应用较广泛。笔者长期从事慢性肝病 在临床实践中对本方在慢性 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 肝病临床中的应用有一定体会, 现报道如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
经 方 纵 横
旋覆代赭汤在慢性肝病临床中的应用
靳华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北京 100069 ) 要: 通过对旋覆代赭汤方剂配伍的分析, 结合临 床 工 作, 探讨 旋覆 代 赭 汤 在 慢 性 肝 病 临 床 诊 疗 中的 应用, 认为其可以用于多种慢性肝病相关病症的治疗。 摘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慢性肝病;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285. 6 文献标识码: A 旋覆代赭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 辨太阳病 : “伤寒发汗, 脉证并治下》 第 161 条 若吐若下, 解后心
· 36·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3 年第 30 卷第 1 期 Vol. 30 , No. 1 , 2013
旋覆代赭汤方义分析 该方由 7 味药组成, 方药: 旋覆花 ( 包 ) 9g, 代赭石 ( 煎) 15g, 、 12g , 10g , 6g 姜半夏 人参各 生姜 甘草 , 大枣 15g。从病因病机上看, 是伤寒治不如法, 发汗、 吐下而 解, 中气已伤, 脾胃虚弱, 失于运化, 痰涎内生, 停于中 , , , 焦 气机不畅 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致虚气上逆。 正如 《医方考·伤寒门第二· 卷一》 : “汗吐下而解, 所云 则 [1 ] 虚则浊气不降而上逆, 故作痞硬 ” 。 从主 中气必虚, , , 。《 伤寒论 》 所述心下 症上看 是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 痞, 是指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满闷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 “噫气” 是指嗳气, 指气从胃中上逆冒出有声, 其声沉 长, 不似呃逆声急短促。方中旋覆花苦辛而咸, 下气降 痰, 兼能软坚, 以治心下痞硬而除嗳气, 是为君药; 代赭 善镇冲逆, 降逆和胃, 助旋覆花降 石甘寒质重入肝经, 逆化痰而为臣药。 生姜下气祛痰; 党参、 甘草、 大枣合 用, 健脾益气和胃, 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理气, 和胃降逆 之功效。 2 验案举隅 2. 1 验案一 47 岁。乙肝肝硬化病史 2 年, 杨某某, 男, 上腹部 痞满, 胃中嘈杂不适半年余, 感觉食后不消化, 时有嗳 气。胃镜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口服吗丁啉 ( 多 潘立酮) 1 次 10mg, 每天 3 次, 症状反复。 就诊时上腹 部痞满, 胃中嘈杂, 饥不欲食, 时有嗳气, 心情不畅, 二 苔白腻, 脉弦滑。 治以降逆化痰, 化 便正常。 舌淡红, 湿益气。组方: 旋覆花( 包) 15g, 代赭石 ( 先煎 ) 30g, 法 党参 15g, 生姜 10g, 大枣 15g, 苍术 15g, 薏苡 半夏 15g, 仁 30g, 厚朴 15g, 香附 10g, 焦神曲 10g。服用此药 3 剂 后, 症状大减, 再进 7 剂, 食欲大增, 起病已愈。 随访 1 年, 未复发。 按语: 此病例乙肝肝硬化病史 2 年, 情志不舒, 以 致肝气横逆, 克犯脾胃, 脾胃虚弱, 湿浊壅滞心下, 中焦 气机失常, 形成痞证; 故需调理气机, 疏肝顺气, 兼化湿 和胃。方中旋覆花、 代赭石降逆和胃, 重用代赭石乃遵 胃气以降为顺之法则。 生姜、 法半夏和胃降逆, 苍术、 薏苡仁化湿健脾, 厚朴、 香附行气解郁, 党参、 大枣益气 补虚, 焦神曲消食化积。 诸药合用, 疏肝理气、 化湿和 气机顺畅, 痞证自消。 胃补虚, 2. 2 验案二 51 岁。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 男, 慢性乙 王某某, 型肝炎病史 20 余年, 重叠感染急性戊型肝炎, 呃逆 1 周, 呃逆连声, 时轻时重, 有时停数小时后又发, 有时整 , , , 日不断 严重影响睡眠及饮食 情绪较差 同时伴有重 度黄疸, 饮食欠佳, 头目昏眩, 舌质淡暗, 苔薄腻, 脉弦 滑数。方用: 旋覆花( 包) 15g, 代赭石 30g, 川楝子 10g, 1 逆症状减轻, 再进 6 剂后, 呃逆基本缓解, 住院 3 个月, 住院期间呃逆复发时, 每宗此方, 即有疗效, 出院后半 。 年随访未见发作 按语: 此病例慢性乙型肝炎病史 20 年, 重叠戊型 肝炎病毒, 素有旧疾, 复感疫毒, 郁而不达, 内阻中焦, , , , 脾胃运化失常 水湿内生 蕴而化热 湿热熏蒸肝胆, 发 为黄疸; 同时肝失疏泄, 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发为呃逆。 方中旋覆花、 代赭石降逆和胃; 川楝子、 郁金疏肝解郁; ; ; 、 木瓜平肝和胃 生姜和胃降逆 丁香 柿蒂降逆止呃; 白 术化湿健脾; 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 甘草调和诸药。诸 降逆和胃, 疏肝理气退黄。 药合用, 2. 3 验案三 62 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史 8 赵某某, 女, 年, 食入即吐, 吞咽困难, 难以进食, 形体消瘦, 面色晦 , , , , 暗 大便数日不行 干结 舌质暗红无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