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常见问题及解
决办法
摘要: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雨污水分流管道为重要的设施,有利于缓解城市积水问题,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高效排水、节约用水的效果。
部分现有雨污水管道在现阶
段的运行适用性明显不足,由此涉及到分流改造作业,需要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提高运行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
1、工程概况
本整改工程的重点内容为某市安置房小区的雨污水分流改造,改造面积约28hm2。
工程
施工范围内有200余栋住宅楼待改造,以多层和高层形式为主,绝大部分为12层建筑。
待
改造区域内分布有2条内河,其均贯穿在待改造的小区中并流向大运河。
雨污水分流改造时
需要明确现有状况,遵循因地制宜的理念,并采取有效的改造方法。
2、雨污水排放设施的现状
整改范围内的雨污水管道绝大部分以雨污分流排水体系为主,局部采用合流制的模式。
小区内部有2条河流贯穿而过,使小区在空间上形成3个排水区域,布设有3根污水倒虹管,由该装置将污水倒虹过河。
小区内设置2处污水总排口,均对接至市政污水管道,转至污水
处理厂做进一步的处理。
小区内雨水总排口共16处,除一处排至市政雨水管道,其他均排
入小区内部河道。
此外,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建有沿街商铺、菜场等,也存在一定的
污水排放量。
3、雨污水排放的主要问题
经实地检测,梳理出小区内部现有排水系统的问题,主要有:
雨污水管道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共有464处。
雨水管道方面主要有变形、破裂、沉积等
问题;污水管道方面主要有破裂、变形、渗漏、结垢等问题。
沿街商铺及菜场的管道存在错接、私接的情况,同时缺乏完善的排水构筑物,受此影响,管道的沉积以及结垢问题均较为严重。
小区内的部分雨水管道、雨水立管等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例如私接、错接、混接。
雨污水管道和检查井有不同程度的渗漏,雨污水管道处于同一标高或存在标高差异化
(雨水管底标高大于污水管底标高)的情况,部分污水的排水通畅性欠佳,随之渗漏至雨水
管道。
小区内化粪池的日常清掏工作未落实到位,加之管道规格的限制,有较高的堵塞风险,
形成的污水管道不具备较强的过流能力,有明显渗漏。
小区内3根倒虹管闭水1h水位下降分别达到0.30、1.07、1.15m,倒虹功能大幅度减弱,导致部分过河污水流入河道,形成一条不合理的流动路径。
4、基于雨污水管网现有问题的解决办法
4.1基本思路
以保证居民生活可正常进行为基本前提,提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在本次改造中,
重点施工内容包含基于现状雨污合流管道的改造、结构性及功能性缺陷管道的修复、私接及
混接管道的改造、化粪池出水口的改造等。
通过多重措施的应用提高小区内的雨污分流水平。
4.2具体改造内容
4.2.1沿街商铺管道的改造
沿街商铺的改造内容主要有:对于餐饮类,在排水处增设隔油池;对于美容美发等门面,则采取建设隔油沉砂池和毛发集污井的方法,产生的污水经过排水构筑物后进一步转至污水
管道内形成一条清晰的流动路径;对于随意倾倒污水的用户,则在其门面房前设倾倒口并加
强管理,在日常经营中以合理的方式排放污水,避免污水直接排放至雨水管道的情况。
4.2.2建筑立管的改造
小区南边的排水立管采取的是合流制模式,用同一根排水立管排除源自于屋面的雨水以
及阳台的污水,将其排入雨水管道系统中。
改善现状合理管道,以形成污水管道,此时屋面
雨水将汇入污水管道系统中且在雨季其汇入量更大,污水管道的运行负荷加大,对污水厂的
运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此,决定分离屋面雨水,将其单独排入雨水系统内。
根据原雨水斗的结构特点,在其下方20cm处做截断处理,增设雨水立管并将其连接至
现状雨水斗。
原合流管道作为污水排水管道,于顶部设通气帽,下方设检修孔。
此时建筑的
雨水和阳台污水形成特定的流动路径,分别排向现有的雨、污水管道,即形成分流制排水体系。
小区内以多层建筑为主,在建筑外立面搭建棚架的可行性不足(空间有限),且立面无
充足的空间用于设置立管。
考虑到此局限性决定设置溢流分流井,由其将旱流污水排至建筑
外的污水管道中。
4.2.3沿河截污管的设计
沿河小区的雨水管道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管和HDPE管,为保证排出雨水的洁净度,采
取截污措施。
小型雨水管道排口旱季水流量小,排口管径<300mm;一般雨水管道排口也有
水流量较小的特点,将其排口管径控制在300(含)~600mm(不含);对于大型雨水管道排口,其运行特点在于旱季水流量较大,并要求排口管径≥600mm。
在雨水管道下河前段的合适位置修筑截流式溢流井,此设施的主要作用在于将旱季流水
和初期雨水截留至新建污水管道,根据水流量将截留倍数取2.0。
此外,截流井位于河岸周边,应具有足够的防倒灌能力,因此宜采用自控防倒灌堰式截流井。
该截流井的功能有:①正常运行状态下内置闸板开启,可以使河流管内的污水排至污水管;②雨水井的水位有提升的变化时,内置闸板在浮球的带动作用下将关闭截污管口,此时
可避免大量雨水排向污水管的情况;③日常运行中,污水井内水位有变化时,将及时触发防
倒灌机构,由其自动做出关闭截污管口的动作,由此避免污水进入雨水管;④内置闸板具有
灵活性,可在各限位高度处发挥出限流的作用。
4.2.4提升泵坑的设计
在截污管和倒虹管的联合作用下,可以控制沿河雨水管道初期雨水和旱季水流的流动路径,将两者截至新建污水管道中,进而由提升泵提升至市政污水管网,沿特定的路径输送至
污水处理厂。
截流污水量的预测。
立足于现场条件做好对截流污水量的预测工作。
此处综合应用单位
居住用地用水指标法、人口指标法,计算日最高出水量,再综合考虑日变化系数和污水排放
系数,由此展开计算得到平均日污水量。
此外,组织现场实地测量工作,目的在于确定雨水
管道排口旱季水流量在不同时段的具体表现。
将测定周期划分为2部分,即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确定各自的平均流量。
可以发现旱季水量的变化特点高度契合于小区内居民的生活规律,受到局部合流制、污水管道渗漏等方面的影响,旱季水流量与日均污水量有所差异。
在本次
改造工作中,未明显加大雨污水管道的埋深,虽然存在地下水渗漏但总量较少,此时旱季水
流以污水为主。
经计算,得到旱季流量的日加权平均值,即113.2m3/d。
截流倍数的确定。
综合考虑旱流污水的水质及水量、现场的水文条件及气候条件、排水
区的范围、排放水体的环境容量等,初步确定截流倍数的取值范围,即1~5。
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考虑受纳水体的水质、城市类型、人口密度等因素,秉承尽可能减少旱季水流和降低初
期雨水污染的原则,确定最为合适的截流倍数,取2。
泵坑的设计。
泵坑的设计需考虑到收集污水总量、停留时间、市政污水主管的敷设情况(与改造区域管网的空间关系)、截流倍数等多项因素,践行统筹兼顾的理念,对各项因素
做系统性地分析。
设计中严格控制泵坑的规格,确保其能够高效运行。
结语
本文以市政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工程为背景,分析雨污水排放设施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提出改造思路,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余巧萍.浅淡市政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前期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1(09):75-76.
[2]周丹丹.市政污水管网压力较高区域雨污分流改造的对策和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03):238-240.
[3]沈向荣.市政道路雨污排水管道调查与修复改造方案[J].建设科技,2017(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