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邵嗣尧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史邵嗣尧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
解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邵嗣尧,字子昆,山西猗氏人。
康熙九年进士,授山东临淄知县。
有惠政,以忧去。
十九年,服阕,补直隶柏乡。
兴水利,减火耗,禁差扰,民安之。
县人大学士魏裔介为嗣尧会试座主,家人犯法,严治之,不少贷。
又有旗丁毒殴子钱家入县庭势汹汹嗣尧不稍屈系之狱移文都统讯主者主者不敢承县论如法。
值岁饥,或言勒积粟家出粟,嗣尧曰:“人惟不积栗,故岁饥则束手,吾方蕲令积粟家获厚利,何勒为?”已而蠲粟者众,岁不为灾。
有言开滏阳河通舟楫者,巡抚于成龙使嗣尧往相度,期尧力持不可,谓:“此河旱潦不常,未可通舟楫。
即或能通,恐舟楫之利归商贾,挑濬之害归穷民矣。
”事遂寝。
盗杀人於县界,立捕至,置之法、或毁于上官,以酷刑夺职。
尚书魏象枢奉命巡视畿辅,民为申诉,事得白。
于成龙复荐
之,补清苑。
嗣尧益感奋自励,屡断疑狱,人以包孝肃比之。
二十九年,尚书王鹭荐嗣尧清廉慈惠,行取,擢御史。
三十年,出为直隶守道,持躬清介,苞苴杜绝。
遇事霆发机激,势要惮之。
所属州县,肃然奉法。
三十三年,江南学政缺,圣祖谕曰:“学政关系人材,朕观陆陇其、邵嗣尧操守学问俱优,若以补授,必能秉公校士,革除积弊。
”时陇其己卒,遂命期尧以参议督学江南。
既莅事,虚衷衡校,论文宗尚简质,著四书讲义,传示学者。
甫试三郡,以积劳遘疾卒。
身无长物,同官敛赀致赙乃得归葬。
士民思之,为立祠肖像以祀焉。
圣祖澄清吏治,拔擢廉明,近畿尤多贤吏,如彭鹏、陆陇其及嗣尧,当时皆循名上达,闻於天下。
鹏及陇其自有传。
又有卫立鼎、高廕爵、靳让,治绩亦足媲美。
(选自《清史·邵嗣尧列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有旗丁毒殴子/钱家入县/庭势汹汹/嗣尧不稍/屈系之/狱移文/都统讯主者/主者不敢承/具论如法。
B. 又有旗丁毒殴子/钱家入县庭/势汹汹/嗣尧不稍屈/系之狱/移文都统讯主者/主者不敢承/具论如法
C. 又有旗丁毒殴子钱家/入县庭/势汹汹/期尧不稍屈/系之狱/移文都统讯主者/主者不敢承/具论如法
D. 又有旗丁毒殴子钱家/入县/庭势汹汹/嗣尧不稍屈/系之/狱移文都统讯主者/主者不敢承/具论如法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阕,父母死后,为人子者要服丧三年以报答养育之恩,服丧期满,叫释服、服阕。
B. 火耗,封建社会里官府仓库因保管不善,常发生火灾,火灾造成的的损失叫火耗。
C. 苞苴,原指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也指馈赠的礼物,文中指他人用来行贿的财物。
D. 致赙,吊唁时赠送礼物给丧家以助人治丧,我国民间至今保留着这样的风俗习惯。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邵嗣尧执法公正,不畏权贵。
旗人家丁仗势欺人,殴打借钱的穷苦百姓,气势嚣张,不可一世,邵嗣尧依法严惩。
B. 邵嗣尧为民请命,敢于直言。
有人建议开凿滏阳河来通航,巡抚于成龙派遣他前往考察,他分析利弊,最终阻止。
C. 邵嗣尧学识渊博,操守坚正。
圣祖乾隆正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拔他出任江南学政。
任上,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邵嗣尧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他出任直隶守道,拒绝一切馈赠贿赂,以至于身后的葬礼都是同僚集资帮助打理的。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盗杀人於县界,立捕至,置之法。
或毁于上官,以酷刑夺职。
(2)人惟不积粟,故岁饥则束手,吾方蕲令积粟家获厚利,何勒为?
【答案】
1. C
2. B
3. C
4. (1)强盗在县界杀人,(邵嗣尧)立即逮捕他,依法处置。
有人在上官那里诋毁他,(邵嗣尧)因为滥用酷刑的罪名被革职。
(2)只有人们不税累粮食,所以遇到饥荒就束手无策,我刚刚让积累粮食的人家获得丰厚的利润,为什么要强迫呢?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
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注意主语常省略。
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比如本题,“又有旗丁
毒殴子钱家”的意思是又有旗人的家丁殴打借钱的穷人。
句中“旗丁”是主语,“毒殴”是谓语,“子钱家”是宾语,所以应在“子钱家”之后停顿,排除A、B项。
“入县庭”指的是“旗丁”来到县庭。
故应在“县庭”后停顿。
排除D 项。
断句后,疏通语意为:又有旗人的家丁殴打借钱的穷人,来到县庭,依旧气势汹汹。
邵嗣尧丝毫不畏惧他的嚣张,将他逮捕,关入大牢,发移文给都统讯问家丁的主人,主人不敢承认,都按照律法处罚。
语意合乎语境。
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B项,“火耗银子”指的是地方官从百姓那儿征税征费,会收到大量的散碎银子,这些银子经熔化后铸成大锭时,会产生一些损耗,叫火耗。
火耗是要加到百姓头上的。
开始时加收火耗还遮遮掩掩,后来也就是在明中叶——吴承恩生活的那个时代稍前,朝廷明文规定在赋税之外另收火耗,使之合法化。
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
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张冠李戴,“圣祖乾隆”错误,应该是是圣祖康熙。
故选C。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
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
第一句关键点:“置之法”:“依法处置”;“毁于上官”:“在上官那里诋毁他”;“以酷刑”:“因为滥用酷刑的罪名”;“夺职”:“被革职”。
第二句关键点:“岁饥”:“荒年”;“蕲”:“要求,求”;“何……为”:“为什么要……呢”;“勒”:“强迫”。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
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
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邵嗣尧,字子昆,山西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
康熙九年中进士,授任为山东临淄知县。
(在任时)有造福百姓的仁政,因为丁忧离职。
康熙十九年,守孝期满,补任直隶柏乡,兴修水利,减少“火耗”,禁止差役民扰,老百姓安居乐业。
本县人大学士魏裔介是邵嗣尧参加会试时的主试官,他的家人处犯律法,邵嗣尧严惩不贷。
又有旗人的家丁殴打借钱的穷人,来到县庭,依旧气势汹汹。
邵嗣尧丝毫不畏惧他的嚣张,将他逮捕,关入大牢,发移文给都统讯问家丁的主人,主人不敢承认,都按照律法处罚。
正值那一年粮食歉收,有人建议强迫有积粮的人家拿出粮食,邵嗣尧说:“只有人们不积累粮食,所以遇到饥荒就束手无策,我刚刚让积累粮食的人家获得丰厚的利润,为什么要强迫呢?”不久很多人捐粮,那年也就没有出现大饥荒。
有人建议开凿滏阳河来通航,巡抚于成龙派遣邵嗣尧前往考察,邵嗣尧极力坚持,认为不可,说:“这条河旱涝没有规律,不适合通航。
即使或许能够同行,恐怕通航的利益都归了商人,清除淤塞,开通河道,都由穷苦百姓来承担了。
”于成龙听从了他的意见,
这件事就停了。
强盗在县界杀人,邵嗣尧立即逮捕他,依法处置。
有人在上官那里诋毁他,邵嗣尧因为滥用酷刑的罪名被革职。
尚书魏象枢奉命巡视京城附近的地区,百姓为邵嗣尧申诉,事情才得以清楚。
于成龙再次举荐他,补任清苑。
邵嗣尧倍加感动振奋,自我激励,审断多起有疑问的案子,人们把他比作包公。
康熙二十九年,尚书王骘举荐邵嗣尧,表扬他清正廉洁,慈爱惠民,调拔进京,擢升为御史。
康熙三十年,出任直隶守道,清正耿直,严以律己,馈赠贿赂全部拒绝。
处理事情,雷厉风行,权贵们都害怕他。
他所管辖的州县官员,尽职尽责,奉公守法。
康熙三十三年,江南学政位置空缺,圣祖说:“学政关系到人材,我看陆陇其、邵嗣尧的操守和学问都优秀,如果将这个职位补授给他们中任何一人,他们一定能乘持公正,考评人才,革除长期以来积累的弊端。
”当时陆陇其已经去世,于是就命令邵嗣尧凭借参议的身份担任江南督学。
邵嗣尧上任后,不固执已见,衡量考评人才,谈论文章崇尚简洁质朴,著有四书讲义。
供学习的人传看。
三郡考试刚开始,邵嗣尧因积劳成疾病逝,邵嗣尧身无分文,同僚集资,安葬了他。
士人百姓思念他,为他建祠庙,画肖像来祭祀他。
圣祖澄清吏治,提拔廉洁正直的官吏,靠近京都的官员大多是贤明的管吏,如彭鹏、陆陇其和邵嗣尧,当时他们美好的
名声不仅传到了圣上的耳朵里,而且天下闻名。
彭鹏和陆陇其各自的传记。
还有卫立鼎、高廕爵、靳让等人治理的成绩可以和他们相媲美。
(选自《清史·邵嗣尧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