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6密云县历史洪水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头、粮食 0.8 万 kg,毁树 4000 多棵,重伤 9 人,死亡人数 13 人,倒塌房屋 46 间, 冲毁农田 0.01 万亩的后果; 1989 年 7 月 21 日 1 点, 发生在番字牌、 冯家峪、 石城的山洪灾害事件,造成冲走牲畜 1040 头、粮食 1.4 万 kg,毁树 161.4 万棵, 淤地 0.45 万亩,重伤 3 人,轻伤 432 人,死亡人数 18 人,倒塌房屋 7502 间, 冲毁农田 0.38 万亩的后果; 1991 年 6 月 10 日上午至 11 日凌晨,密云县普降大到暴雨,最为严重的是 北部山区的四合堂、冯家峪、番字牌、石城四乡,降雨量都在 130mm 以上,其 中番字牌乡最大 1d 降雨量达 186mm,四合堂乡达 372.8mm。巨大的山洪和泥石 流造成 10 人死亡, 211 人无家可归, 3031 人有家不能回。 这次洪灾冲毁房屋 3358 间,受灾农田 9.5 万亩,其中冲毁农田 1.78 万亩,冲走粮食 12.7 万 kg,死亡牲 畜 1213 头 (只) , 鸡 1.46 万只, 冲毁树木 150 万棵, 其中果树 20.8 万棵, 冲毁、 冲淤大口井 104 眼、扬水站 29 处、机泵 85 套、电站 1 座、管路 1.23 万 m、渠 道 36.5km、公路 517km、桥梁 65 座、通讯线路 234.38km。造成经济损失 7900 万元; 1992 年 7 月 25 日, 冯家峪乡; 7 月 28 日, 古北口镇; 8 月 3 日, 古北口镇、 北庄乡、新城子乡,共冲地 387 亩,冲鱼池 0.6 亩,冲鱼 5 万尾,冲房屋 50 间, 水果 2500 斤,经济损失 37.59 万元。 1994 年 7 月 12 日凌晨到 13 日上午全县七个镇共发生洪水灾害 1 次,全年 降雨 807.5mm,其中汛期降雨 716.2mm。进入汛期后雨量集中。7 月 12 日受第 6 号台风及副高西侧暖湿气流影响,从 7 月 12 日凌晨到 13 日上午,普降大到暴 雨,全县 26 个雨量站降雨量均超过 100mm,降雨范围之广是有史以来少有的。 从 7 月 12 日凌晨到 13 日上午, 历时 30 多小时, 日降雨量超过 200mm 的有东邵 渠、 大城子、 巨各庄 3 个镇, 其中降雨量最大的是东邵渠镇, 最大日降雨量 331mm。 由于这次降雨强度大、历时长、范围广,造成山洪暴发,清水河、安达木河、红 门川河洪水猛涨,河道过流量相当于 1958 年洪峰流量,潮河下游最大洪峰流量 200m3/s,沙厂水库 7 月 13 日入库洪峰流量达 449m3/s。全县有 7 个镇受灾。有 500 多户 2000 间房屋倒塌,100 多间房屋进水;受灾农田 10.7 万亩,其中冲毁 农田 1 万亩,淤积淹泡农田 2.4 万亩,农作物倒伏 7.1 万亩,0.2 万亩蔬菜绝收, 减产粮食 470 万 kg;冲毁果树 484 万棵,材树 22 万棵,冲毁、淤积渠道 38km, 损坏机电井 89 眼,扬水站 49 处,机泵 144 套,机房 585 间,冲毁公路 169km, 桥梁 102 处,冲倒折断高、低压线杆 400 多根,冲毁、淤平鱼池 249 亩,损坏护
I
1 章 历史洪水调查实施方案及工作的开展
1.1 山洪灾害综述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 丘陵、岗地)沿河流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 流的总称。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最为常见。按形成原因,可以将山洪可分为如下 类型:暴雨型山洪、融雪型山洪、冰川融化型山洪、拦洪设施溃水型山洪。由前 面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引起的称混合山洪。北京市山洪主要是暴雨型山洪, 由 于局地暴雨形成洪水,导致河水急速上涨,水位超过河岸高度形成漫滩,上滩洪 水对农田和房屋造成安全威胁。 引发山洪灾害发生的因素有多种,总结起来主要有:(1)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陡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 其他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紫色砂页岩、泥质岩、红砂岩、板页 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既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 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就形成山洪灾害。(2)气象水 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和西南 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特续或集中的高强 度降雨;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而形成洪水。据统计, 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 动, 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 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引发溪沟水位暴涨、 泥石流、 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 续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 或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 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 侵占, 河道严重淤塞, 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多山丘区,这些高山峡谷地区地形和植被复杂,集中的强降雨很容易 引发山洪灾害发生,特别对于以下情况更容易遭遇山洪灾害:切坡建房不加防护 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居民;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在溪河 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 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 意建房居住的人群,未考虑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多砂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
1
梁拱涵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 产的危害;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已开裂的易崩易滑的山 坡地上建房的居民;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或预测不到暴雨强度,擅自在山洪易发 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 溪河两边活动, 或遇持续强暴雨, 晚上在房屋里休息、 毫无思想准备的人群,易遭到山洪的威胁;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 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来自1.2 历史洪水灾害统计
密云县是洪水灾害频发地区,地形破碎,地貌类型较为复杂,相对高差大, 河道长且行洪标准低, 因此洪水、 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 具有来势凶猛、 历时短、 强度大、防御难的特点,常造成较严重的灾害,冲毁房屋耕地,死亡牲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对社会的正常运转造成 恶劣的影响。 根据《北京市密云县统计年鉴》、《密云县志》、《密云县水利志》(见图 1-1 至 1-3)对北京市密云县历史洪水资料进行统计,重点收集建国以后历史洪 水资料,共统计 19 年次历史洪水记录,对历史山洪灾害的描述主要有: 1957 年 7 月 26 日, 发生在北庄镇豹子涧的山洪灾害事件, 造成冲毁树木 400 多棵,重伤 4 人,死亡人数 1 人,倒塌房屋 3 间,冲毁农田 0.01 万亩的结果。 1959 年 7 月 19 日 16 点-20 点发生在张家坟罴山根的山洪灾害事件, 造成大 牲畜 552 头丢失, 冲走粮食 0.35 万 km, 毁树 15 万棵、 谷坊坝 357 道, 伤 27 人, 死亡人数 9 人,倒塌房屋 1404 间,冲毁农田 0.25 万亩的结果。 1969 年 8 月 10 日 21 点-24 点,发生在石城镇莲花瓣的山洪灾害事件,造成 冲走耕畜 58 头,猪、羊 767 只,毁桥 5 座、涵洞 10 处、塘坝 1 座,伤 27 人, 死亡人数 71 人,倒塌房屋 265 间,冲毁农田 0.35 万亩的结果。 1976 年 7 月 23 日上午,发生在冯家峪、不老屯、古北口等地的山洪灾害事 件,造成丢失大牲畜 4000 多头只,毁小水库 1 座,冲毁、淤平塘坝 6 座、大口 井 259 眼、扬水站 17 处、水泵 108 台,冲断辛庄大桥 69 米,死亡人数 105 人, 倒塌房屋 3574 间,冲毁农田 2.5 万亩结果。 1977 年 7 月 31 日 1 点-2 点, 发生在石城镇黄梁根的山洪灾害, 造成伤 7 人, 死亡人数 8 人,倒塌房屋 37 间,冲毁农田 0.01 万亩的结果。 1982 年 8 月 5 日 3 点,发生在大城子镇汗峪的山洪灾害事件,造成冲走牲畜 183
北京市密云县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历 史洪水调查报告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四月
核 定

审 查

校 核

编 写



1 章 历史洪水调查实施方案及工作的开展........................................................ 1 1.1 山洪灾害综述........................................................................................... 1 1.2 历史洪水灾害统计................................................................................... 2 1.3 工作方案的制定..................................................................................... 11 1.3.1 工作流程....................................................................................... 11 1.3.2 具体工作步骤............................................................................... 11 1.4 调查工作的开展..................................................................................... 13 1.4.1 调查目的....................................................................................... 13 1.4.2 调查注意事项............................................................................... 13 2 章 密云县基本概况.......................................................................................... 15 2.1 自然地理概况.......................................................................................... 15 2.2 河流分布................................................................................................. 16 2.3 水文气象特征......................................................................................... 17 2.4 植被与土壤概况..................................................................................... 17 3 章 外业调查、暴雨资料收集及成果可靠性评价.......................................... 20 3.1 暴雨资料的收集..................................................................................... 20 3.2 历史洪水调查......................................................................................... 24 3.2.1 测量原则....................................................................................... 24 3.2.2 外业调查....................................................................................... 25 4 章 洪水调查成果及结论.................................................................................. 30 附表....................................................................................................................... 31 密云县洪水对应各站点降雨资料................................................................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