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种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0)21—016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政治知识充分理解并掌握,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推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本文主要探究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种策略,并结合当前政治学科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谈一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认知虽然较初中生更为完善,但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

主要是因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便是思想上的问题。

政治是高中阶段的基本学科,虽然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经济、文化、政治、哲学,但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在当下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政治学科也不例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且综合地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也随之不断改革创新,并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身已经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且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教师若未能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偏离既定轨迹。

据调查了解,当前我国各高中校区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大多数都是因家庭与学校的管教不足,或者受江湖义气的影响所致。

现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纳入了高中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为学生的前行道路点亮指路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加强学生的抵御能力及责任感,使其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探析
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责任感,使其成为一名具有正确价值取向且遵纪守法的公民是思想政治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实际要求。

因此,教师应当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在保证教学知识能够合理消化的前提下,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融入其中,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为社会人才的输送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应当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能够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敢于反抗,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还需做到尊重他人,并时时刻刻将国家的利益放到首位。

四、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未能针对性制订教学目标。

若想使政治教学工作开展得富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当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该目标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但是据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从而导致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

同时,因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接受能力有所不同,且学生个体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若制订相同的教学目标,肯定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身心发展。

但是据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时较为笼统且没有具体的方向,因此,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2.教学模式较为滞后。

据调查了解,我国部分学校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未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收信息。

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同时,该教学模式大多数是由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来推动课程的进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有效调动。

此外,教师在授课时,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给学生留出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消化教学内容,这是影响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还有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同时学生也对教师具有畏惧心理,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敢请教老师。

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进一步加重了师生间的隔阂。

3.教学内容不够多元化,未与生活接轨。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但是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教师大多数只围绕课本知识展开,将课本中的一些政治理念、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难以有效地与实际生活结合在
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种策略○孙文桥临洮县第三中学
160
一起,因此导致学生在生活中无法合理地运用政治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与家庭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围绕成绩展开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进步的空间重视度不足,因此导致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

同时,这种形式导致学生除了成绩,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任何兴趣,长此以往,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并采用言语激励法,来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与学习主观能动性。

五、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1.以生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怎样开展以人为本教学工作,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进行充分认识,了解以人为本在政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进行渗透,帮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进而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应当充分地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尊重学生的尊严,维护学生的权利,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学生讲述现实生活中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状态,从而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促进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1]。

2.培养学生责任感,树立担当意识。

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其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品质。

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中所体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讲解,还应当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在对知识内容讲解的同时,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教师在对政治知识进行讲解时,可结合社会实践案例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感渗透,具体形象的真实社会案例使得学生对相关政治知识能够有明确的认知,帮助学生精神世界的正向构建,促进学生认知上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也应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应当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的提升。

并且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同学之间能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探索精神,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在对高中政治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环节也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平台,并且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成效的提升[2]。

4.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学习情况。

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地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推动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更加注重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判,因此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并且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掌握,从而在之后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推动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在多方面、多角度评价方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进行重点关注,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方式进行灵活的调整,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维持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保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高中政治知识学习中,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局限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及策略手段,并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得学习成绩不再成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推动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贝贝.《政治生活》教材中核心素养内容的文本分析和运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丰子珍.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及对策[D].广州大学,2018.
编辑:孟刚
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