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4.4 治肝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肝气郁结则升 降无序,水停精泄;肝肾同源,肝经湿 热实火下注于肾,精室不宁,则精微外 泄;肝藏血,肝之阴血不足,疏泄也自 然受到影响。同时,精血同源,补肝即 补肾。因此,从肝论治蛋白尿,同样不可 偏废。主要方法有疏肝、泻肝、养肝等, 常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丸、龙胆泻 肝汤、补肝汤、杞菊地黄丸等。
13
3.6 风邪入络证
主症:常见大量持久不消的细小泡沫尿。 治法:搜剔逐邪、息风通络 方药:自拟方。荆芥、防风、蝉衣、地龙、
僵蚕、全蝎、徐长卿、土茯苓、鬼箭羽、 黑大豆、蜈蚣、鹿含草等。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4
4 无证可辨的治疗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5
4.1 治肺
①益肺固卫法:临床中有很多患者虽然全身无 证可辨,但常易感冒,可用玉屏风散加味调治, 以绝肺肾为病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2
中医典籍中无蛋白尿之名称,也无恰当的相对应的病名。
当代中医认识蛋白尿,每从精的生成和精的异常外泄来 理解。
蛋白质属于“精”或“精微物质”,源于水谷,由后天 之本脾胃化生,经心肺作用输布经络,营运周身,是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盛者贮存于肾,赖肾的 封藏作用而固密于体内。
尿中蛋白的出现意味着精微物质的漏泄,蛋白尿属 “精 微下注”、“精气下泄”,属于“虚损”范畴。《素 问·金匮真言论》谓:“夫精者,身之本也,宜藏不宜 泄”。长期蛋白尿,必将导致全身的虚弱状态,免疫功 能下降,致疾病迁延难愈,进而影响肾功能发展为肾衰 竭尿毒症。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3
2 病因病机
②清肺祛邪法:易外感者,肺部及咽部的炎症 常成为蛋白尿加剧、难治的重要因素之一。可 选用蝉衣、僵蚕、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 肿节风、玉米须、凤尾草、生薏苡仁、白茅根 等治疗。
③下病上治法:治蛋白尿久不消失者,常选用 入肺经、药量轻之荆芥、防风、柿叶、荷叶之 属,一取下病上治之意,一求治上焦用药轻投 之规,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入秋时参入附片、肉桂类,调理4月后,腹泻发作显著减少 ,尿蛋白转阴,尿检红细胞亦正常,以前方出入,近4年症 情平稳、肾功能正常。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25
4.5.3 疏肝涩精法
肝失疏泄,累及于肾,而至肾气虚绥失于固摄,《知医必 辨·论肝气》“疏泄太过,致肾不闭藏,而二便不调”。
凡症见情志不畅、或易怒、胁肋胀痛、或妇女经行不畅、 经前后乳房胀痛者、舌淡苔薄、脉细弦。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当归、赤芍、川芎、
丹参、桃仁、红花、路路通、益母草、刘寄奴、 泽兰、马鞭草、生地、黄芪、海藻、茯苓、泽 泻、大蓟。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2
3.5 热毒内结证
病史特点:多见于急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 性肾炎及其他免疫性肾脏疾病活动期,病理以弥 漫增生性病变所致蛋白尿、血尿为主。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6
病机要点
正虚—肾、脾、肺、肝 邪实—湿热、风、瘀、痰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7
3 辨证治疗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8
3.1 脾肾两虚证
病史特点: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或激素撤减过程中的其他肾脏疾病,病理以MCD、 FSGS、MN、SGN等类型所致的蛋白尿为主。
9
3.2 肝肾阴虚证
病史特点: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 性肾炎、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合 并高血压的患者。多见于病理以增生性病变所致 蛋白尿。
主症: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口燥咽干,五心烦 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地黄、山药、山茱萸、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6
4.2 治脾
①培土生金:易外感是肾病蛋白尿难以控制之 重要因素,而健脾益气既可以强健后天之本, 又能加强肺之卫外功能,可从源头上堵住蛋白 尿发生之关节,常用焦三仙、水红花子、鸡内 金等消导健胃之品以强健脾胃之功能。
②升阳举陷:无证可辨的肾性蛋白尿患者即使 无明显的中气下陷之证,但根据其蛋白尿从下 漏出之病机,结合中气下陷理论,临床常用荷 叶、升麻、荆芥、防风等或应用补中益气汤。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7
4.3 治肾
①单补法:肾阴虚采用二至丸、六味地黄 汤;肾阳虚用仙茅、仙灵脾、附子、肉桂 等,或应用肾气丸、济生肾气丸。
②清补法:该法临证应用较多,常用鹿含 草、狗脊、黑大豆等。
③固补法:常用药物有莲子、金樱子、芡 实、山萸肉、山药等。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另外,临床大量使用类固醇类药物等药源性损害是肾脏 病湿热证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湿热壅结,三焦气化不 利,肺失宣降,脾失布精,肾失封藏,开阖无权,精微 物质外漏而出现蛋白尿。因湿邪黏滞重浊、绵难愈,而 使湿热贯穿于整个肾炎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故湿热留 恋是肾性蛋白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21
4.5.1 益肾固精法
《素问·六节藏象论》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本 法适用于慢性肾炎病程日久,仍见大量蛋白尿、腰脊酸痛、 神疲乏力、小便频数清长或夜尿频多、遗精滑泄、舌淡苔 薄白、脉细弱无力或沉弱。
基本方以芡实丸加味,常用芡实、莲子、山茱萸、潼蒺藜、 覆盆子、龙骨、煅牡蛎、金樱子、菟丝子、益智仁、炒山 药等。
方选举元煎合水陆二仙丹加减,常用生黄芪、太子参、怀山药、白术、 薏苡仁、茯苓、芡实、金樱子、桑螵蛸、莲子、石韦等。
兼有湿热者,症兼见口干口苦、大便溏滞不爽、尿黄赤或尿道有灼热 感、苔黄腻、脉濡数,治当益气升阳,清利湿热,可在上述基本方中 加入白花蛇舌草、凤尾草、黄柏、荔枝草、鸭跖草。如脾阳不足累及 肾阳,可见小腹冷痛、五更泄、妇女赤白带下、舌淡胖齿印明显、脉 沉细弱,当温补脾肾之阳、收涩精微,常用方药如炮附子、肉桂、干 姜、白术、肉苁蓉、菟丝子、仙灵脾、牡蛎、龙骨、赤石脂。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24
健脾摄精法治例
饶某,男,28岁,教师,2012年8月21日初诊。肾穿为IgA 肾病,平素尿蛋白2+,伴有多形红细胞,形偏瘦,每次因 腹泻而加重症情,发作频繁,面肢无肿胀,舌淡齿印明显 ,苔薄少,脉沉细。
证属脾虚失固,治当健脾摄精,方药如下:生黄芪50g、太 子参15g、怀山药12g、苍白术(各)12g、薏苡仁12g、茯 苓12g、防风g、制僵蚕10 g、芡实15g、金樱子15g、石韦 15g、莪术15g、景天三七30 g、炒谷麦芽(各)15g。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二妙散加味。苍术、黄柏、白花蛇舌草、山栀、苦
参、蒲公英、连翘、荠菜花、红藤、桑寄生、生黄芪、女 贞子、旱莲草、米仁。 加减:若湿邪偏于上焦多用藿梗、佩兰、白豆蔻、白术等 以化湿;若湿邪偏于中焦则用苍术、厚朴、法半夏、陈皮 等以燥湿:若湿邪偏于下焦多用茯苓、猪苓、车前草、金 钱草、白花蛇舌草等以利湿。对于湿热胶着难愈之证常加 三仁汤以宣上畅中渗下。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9
4.5 涩精
本人常用健脾摄精,补肾固精,疏肝涩 精,泄浊敛精,搜风保精,化瘀生精六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20
根据脏腑虚损及邪实不同,对于慢性肾 炎水肿已退,久治不愈,激素、雷公藤 等无效或耐药者,或初发即无明显水肿 等类型,采用以下六种涩精治法,取得 较好疗效,现介绍如次。
主症:发热,或伴口干咽痛,咳嗽,或皮肤斑疹, 颜面红斑,或关节疼痛,或水肿,尿少,舌红或 红绛,苔光或黄,脉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方药:银翘散合玄麦甘桔汤加减。金银花、连翘、
白花蛇舌草、桔梗、生地、丹皮、玄参、麦冬、 赤芍、白茅根、马鞭草、甘草等。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 证施治经验
1 中医对蛋白尿的认识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健康成人每日 从尿中排出蛋白总量<150mg/24h,青少年可略高, 但一般不超过300mg/24h。
从病理生理角度可分为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 尿、肾小管性蛋白尿、组织蛋白尿;
临床上分为一过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直立性蛋 白尿)和持续性蛋白尿。
如症情轻微,亦可径用景岳固真丸。如肾阴不足或肝肾阴
虚为主者,可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腰膝酸
痛、下肢软乏、月经量多,尿检除大量蛋白尿外常合并有
镜下血尿,当滋阴补肾、固涩止血,方选水陆二仙丹合二
至丸加味,常用药如芡实、金樱子、女贞子、旱莲草、煅
牡蛎、山茱萸、覆盆子、海螵蛸、茜草、景天三七等。如
多以湿热最为多见。湿热分外湿和内湿,外来湿邪多因 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湿邪侵犯人体皮毛肌肉,肺脾受邪, 肺失通调水道之功,脾失运化水液之职,水液停聚,聚 而生湿;水为有形之湿,湿为无形之水,水湿停滞,郁 而化热,形成湿热胶着之态;内湿的形成与饮食失调、 劳逸失常、七情内伤等有关,脏腑功能失调,湿浊内生, 郁而化热,热与湿合,而成湿热之证。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1
3.4 瘀阻肾络证
病史特点:多见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或 久病难愈的各种慢性肾小球疾病,病理以MCD、 SGN、MN等类型所致的蛋白尿为主。
主症:面色黧黑或晦滞,水肿久不消,小便不 利或血尿,腰痛固定,神疲乏力,皮肤瘀点瘀 斑,舌质紫胖或有瘀点,脉沉细或迟涩。
肾阳亏虚明显者,症见腰膝冷痛、畏寒明显、阳萎、性欲
低下、女性闭经等,当温补肾阳固涩,在芡实丸方加入仙
灵脾、仙茅、巴戟天、肉苁蓉。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22
4.5.2 健脾摄精法
《灵枢·口问篇》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备急千金要方·脾 脏上》谓:“主裹血,温五脏”,《校注妇人良方·从疾门》也云: “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统摄于脾”。由此可见,脾气或脾阳虚弱则 失于统摄血液精微,而血中之蛋白、红细胞等精微物质也无以裹摄于 体内,易下泄于尿,清浊相混,出现尿浊、泡沫尿、甚至肉眼血尿, 实验室检查为蛋白尿、或合并镜下血尿。凡症见气短懒言、四肢乏力、 腹胀、纳食不振、大便不实或溏、或遗精、尿蛋白或合并血尿持久不 消、舌淡苔薄、脉细弱者可使用本法。
5
蛋白尿的形成因素—风、瘀、痰
湿热证产生夹瘀、生风、伤阴等诸多变证。湿热致病, 缠绵难愈,日久则阻遏气机,障碍血行,血脉不畅,形 成瘀血;而火热化风,湿动生风,故湿热胶着,黏滞难 化则内风易动;湿热久羁易伤肾阴,而且风痰湿浊瘀血 等有形邪实留滞体内日久,也易化火伤阴,加之激素及 利尿剂的运用,往往使阴液更易耗伤。湿热毒邪形成之 后壅滞三焦致使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从而进一步加强湿 浊、痰瘀等有形病理产物的堆积。
虚—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亏虚是关键
肺为水之上源,主司诸气。若肺气不足, 宣降失职,则精微不能布散;
脾居中焦,主运化水湿,是为枢纽,若 脾气不足,无以固摄水谷精微;
肾失蛰藏则精微易于走失漏泄;
另外,肝失疏泄,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 也可导致精微下泄,出现蛋白尿。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4
蛋白尿的形成因素—湿热
主症:腰膝酸痛,面黄少泽,头晕乏力,食少腹胀,或 尿少、浮肿,舌淡胖嫩,脉沉细或虚弱。
治法:补益脾肾,固精利湿。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生地、熟
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莲须、芡实、 鹿衔草、马鞭草、石韦、益母草等。 加减:气阴两虚者,以太子参易党参。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泽泻、茯苓、丹皮、枸杞、菊花、马鞭草、半边 莲、白茅根、大蓟、生侧柏叶、女贞子、旱莲草。
中医肾病蛋白尿的辨证施治经验
10
3.3 湿热留恋证
病史特点: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或 久病难愈的各种慢性肾小球疾病。
主症:神疲乏力,腰酸,咽干,尿蛋白持续在1+~2+,或 伴镜下少许血尿,苔黄,脉细数。
湿浊、痰瘀等有形邪实一方面可以与湿热合邪,进一步 阻滞三焦气机,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湿浊、痰瘀等 有形邪实郁久又可化热,热为火之渐,火动则风生,又 易形成风与湿浊痰瘀胶结为患的局面。而阴液亏虚,无 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内风易动。如 此湿热、瘀血, 风邪、阴虚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病机更趋复杂,病 情更加顽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