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A卷(广东专版)(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A卷
八年级语文
说明:1.全卷共6 页,满分120 分,考试用时为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与陈毅诗中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刘桢《赠从弟》)
(3)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4)《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5)将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_________)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2)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____________),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__________)的各国会议联盟。
(4)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____________)的一刹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
....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春天刚刚来到,我虽然穿着棉衣,但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谈起网络游戏,她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使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3分)
A.2015年米兰世博会秉承以往世博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反映了各国人民探索人类发展路径、追求幸福生活。
(将“反映”改为“表现”。
)
B.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感知。
(将“深刻理解”和“全面感知”调换位置。
)
C.《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塑造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追求美好爱情的故事。
(将“塑造”改为“讲述”。
)
D.凡高在绘画中经常使用一种鲜明的黄色,被视为他的“艺术签名”之一。
(在“被视为”前加“这种黄色”。
)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4分)
盛唐诗坛群星灿烂。
李白的诗饱含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中奇异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清新的语言,构成了他清新俊逸、恣意纵横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了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形成了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是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典范。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分)
(2)根据材料内容,以李白和杜甫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分)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跟、随)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二)(9分)
牧童评画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②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③入两股间,今乃掉④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人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注释)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
②宝:这里是动词,珍藏。
③搐chù:收缩,此指“夹”。
④掉:摆动。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一日曝书.画/即书.诗四句B.尾搐入两股.间/屠自后断其股.
C.笑而然.之/康肃忿然.曰D.常以.身随/以.此自矜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
11.任选角度,说说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3分)
(三)(10分)
让鱼翅远离餐桌
林淼
①食用鱼翅,是华人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近年来,我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鱼翅消费,占据着全球鱼翅贸易和消费的95%以上。
那么,如此受欢迎的鱼翅到底营养几何呢?
②所谓鱼翅,即鲨鱼鰭中的细丝状软骨。
鱼翅由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超切丝干制成,为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海参和鲍鱼合称中国饮食中的四大美味。
传统医学认为,食鱼翅可益气、清神、去痰、利尿、开胃、润肤、养颜、补五脏、解肝郁、活气血;但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此言肯定是夸大其词,因为鱼翅本身并不含有任何人体容易缺乏或高价值的营养。
③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即一种蛋白质。
蛋白质并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胃肠道中被消化成基酸后,再被人体吸收。
所以,不论我们吃进去的是什么蛋白质,结果都一样,都被消化成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④营养专家称,虽然鱼翅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但其质量甚至不如鸡蛋和肉类,因为鱼翅所含蛋白质是一种不完全蛋白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从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来看,鱼翅和普通海鱼一样,并没有特殊的价值。
此外,由于海洋环境污染,鱼翅一般含有高浓度的汞等重金属毒性物质,如大量食用,非但于健康无益,而且极易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至于市场上销售的用明胶、色素及其他化工原料加工调制而成的人工合成鱼翅,更不具有任何营养价值,其中所含一种叫“鱼翅精”的配料,则普遍含有对人体肾脏、肝脏和生殖系统有毒的物质。
⑤虽然事实上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但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收入的提高,鱼翅价格连年攀升,鱼翅市场空前繁荣。
然而,这种畸形繁荣的背后是大量鲨鱼被捕杀,其数量急剧下降近90%,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严重威胁。
环保人士坦言,处于海洋生物链顶端的鲨鱼一旦灭绝,将是人类的灭顶之灾。
因为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一半以上归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提供,鲨鱼一旦灭绝,其他海洋生物没有了天敌的控制,就会大量繁衍并迅速吞噬海洋浮游生物。
⑥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起到调节气候和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的作用,拯救鲨鱼其实就是在拯救人类自己。
⑦过去,人们通过吃鱼翅来显示高贵身份,事实上,这是一种残忍、血腥的杀戮行为,因为每一份鱼翅汤或鱼翅捞饭背后,都是一个被扼杀的鲜活生命。
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选择,都决定了未来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16期,有删改)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食鱼翅可益气、清神、去痰、利尿、开胃、润肤、养颜、补五脏、解肝郁、活气血”的说法夸大其词。
B.由于海洋环境污染,鱼翅含有高浓度的汞等重金属毒性物质,如大量食用,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C.市场上销售的用明胶、色素及其他化工原料加工调制而成的人工合成鱼翅,含有对人体具有毒害的物质。
D.鲨鱼一旦灭绝,其他海洋生物没有了天敌的控制,就会大量繁衍并迅速吞噬海洋浮游生物,地球上的氧气就会大量减少。
13.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鱼翅,重点说明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以及鱼翅市场的繁荣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影响。
B.第①段通过描述鱼翅在华人社会的受欢迎程度,不仅引出了说明对象,还为下文的进一步介绍做了铺垫,使文章有吸引力。
C.第④段中的“但其质量甚至不如鸡蛋和肉类”和“鱼翅和普通海鱼一样”,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鱼翅的营养价值不高。
D.本文的说明语言科学严谨,如第⑤段中的“近90%”准确说明了鱼翅市场的繁荣程度。
14.结合第⑤⑥段,谈谈你对文末“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选择,都决定了未来将会是个怎样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4分)
(四)(17分)
老鞋匠
唐常春
①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
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
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
②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③“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④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
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黝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得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⑤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
⑥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
“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
”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
⑦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
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
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⑨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
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⑩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
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
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
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
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
⑪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
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
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
”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⑫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
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
”
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6期)15.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4分)
16.从不同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1)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2分)
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
(2)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的画线句子。
(2分)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
17.文章结尾处写老鞋匠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请简要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分)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
行走不仅是双脚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
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中,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发,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请把作文题补充完整;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600字左右。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
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
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
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作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的个人问题。
他很尊重他们。
……
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
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
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才只是8月底。
我把棉袄裹紧。
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到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了。
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我的时候。
他在童年时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名)的《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
(3分)
2.除选文中提到的内容,请再从原著中举出与彭德怀有关的三件事。
(3分)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