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1. (8分)(2020·绵阳模拟) 名篇名句默写
(1) 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一鼓作气,________,三而竭。
(《曹刿论战》)
(4) 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6)山气日夕佳,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7)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8)杜甫的《望岳》中,揭示经过奋力登攀,必会达到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的名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
(9)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设喻,描写边塞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乐器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2. (17分) (2017九上·赫章期末)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节选自《隆中对》)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苟富贵,无相忘________
②时人莫之许也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将军岂愿见之乎?
(3)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尝与/人佣耕
B . 亮/躬耕陇亩
C . 先主/器之
D . 将军/宜枉驾顾之
(4)两文段中的陈涉和诸葛亮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但两文作者在突出这一特点的写法上略有不同,甲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乙文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表现的。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 (11分) (2017七上·确山期中)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
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第六,第八两则语录中,孔子论述了他的富贵观。
孔子的富贵观是怎样的?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人有过不同看法。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
4. (3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常想一二
①想起霍金,眼前就浮现出这位杰出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
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②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同情地问:“”
③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肃静。
④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⑤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
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⑥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定、乐观和勇气。
人生如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
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
⑦由此,我不由地想起了“常想一二”这句人生箴言。
⑧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
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⑨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幅对联。
上联:不思八九;下联: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⑩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
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那份豁达与坚忍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⑾常想一二。
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⑿常想一二。
毕竟,决定生命本质、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1)“常想一二”中的“一二”在霍金的眼里具体是指什么?
(2)结合上下文,请你设想一下第②段中空缺处应填的内容,写在下面。
(3)作者所说的“常想一二”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八下·宽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
保尔没有死于伤寒。
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
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渣,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
”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
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
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
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旱已成为他不能分高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的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选文有着精彩的自然环境插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请找出一句自然环境描写或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3)文中说“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写出保尔第一次和第二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示例;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
(4)你是如何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的?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7九上·崆峒期末) 在学校的科技月活动中,××班开展了“科海泛舟:漫谈我们的触屏时代”的语文实践活动。
下面是一同学收集的资料,阅读后,请完成相关题目:
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
(1)根据文段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
(2)歌词中“囧囧的眼神”为何不用“炯炯的眼神”?
(3)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
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隔水樵夫”“醉里挑灯看剑”等。
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示例: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含义是:春水如蓝,丹心似火,我希望从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任选一题作文。
①题目:用微笑去面对
②读下面的材料《成功的花》,然后作文。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
班级、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参考答案
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2-1、
2-2、
2-3、
2-4、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1、
3-2、
3-3、
3-4、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
4-1、
4-2、
4-3、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5-4、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6-1、
6-2、
6-3、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