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林、牧业交 错(jiāocuò)地带
海洋渔业带
第十三页,共26页。
三、农业(nó ngyè )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
1. 黑土(hēitǔ)的开发
第十四页,共26页。
第十五页,共26页。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chíxù ) 发展
1. 黑土(hēitǔ)的开发 问题:黑土冲刷 影响: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河床抬升,湖泊淤积,加重洪涝灾害 生态环境恶化 措施: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的培肥,增
2、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商品粮基地
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商品糖基地 商品油基地 商品棉基地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第十页,共26页。
第十一页,共26页。
3、农业布局: 自 东 向 西
(lín nónɡ)
(nónɡ lín)
农农 耕林 农 牧 地 带
带林 农
交 错
第十二页,共26页。
自南向北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页,共26页。
知识目标: 掌握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道路(dàolù)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掌握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情感目标: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必然方

第三页,共26页。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3、 东北主要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分布是( D) A. 辽南各地有春小麦、棉花(mián hua) B.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甜菜 C. 中部有冬小麦、玉米、棉花(mián hua) D. 北部有春小麦、大豆、甜菜
4、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 A)
a林业基地 b能源基地 c商品粮糖基地 d重工业基地 A. a b c d B. a c d C. c d D. a b c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5、 本区的某区域有北大荒之称,通过(tōngguò)
发展粮食
生产,成B为 “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 原
因是( )
A. 粮食生产基本满足国内需要 B. 保护湿地资源
6、丰CD东..产水保北林D土护地是流水区(要失资发严 源展重的),已两不种能人开工发(réngōng)速生
问题(wèntí)思考:
东北地区农业产值构成中,比重最小的是 林业,如何提高东北地区林业在农业产值结构 中的比重?
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 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当地名、特、优农 产品为主,发展养殖、栽培等特色农业生产 (shēngchǎn),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第二十页,共26页。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施有机肥,主要是作物秸秆还田;植树造林,保 护土壤;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十六页,共26页。
三、农业与区域(qūyù)可持续发 展
问题思考: 提高黑土的肥力(féilì),为什么是大力提
倡秸秆还田而不是草木灰还田?
第十七页,共26页。
第十八页,共26页。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 林业(lín yè )的发展
第六页,共26页。
二、东北地区发展(fāzhǎn)农业的区 (位一因)素自然因素:
1. 气候(qìhòu)因素: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jízhōng)夏季,雨热 同期;
2. 气水温源日因较素差26页。
3.地形(dìxíng)因素:
平原广阔,耕地(gēng〃dì)面积广,分布集 中 山区面积比重大。 土地资源丰富:耕地(gēng〃dì)、林地、草 地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 (chíxù)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页,共26页。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
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chíxù)发展》的学习思
路:
影响(yǐngxiǎng)农业区位的因素
区域农业结构和布局的特点(tèdiǎn) 以及存在的问题
问题(wèntí):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下降
原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 (sēnlín)火灾、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严重 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物种减少;生态环 境恶化。
措施: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以蓄积 量定采伐量;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 境。
第十九页,共26页。
三、农业与区域(qūyù)可持续发 展
你还记得(jì de)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吗?
第四页,共26页。
东 北 地 区 的 范 围 (fà nw é i)
第五页,共26页。
一、东北地区自然环境(zì rá n huá n jìnɡ)的基本特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外侧是河流,中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
丘陵(qiūlíng),内侧是广阔的平原。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1、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jīdì)的最主要原 因是( D)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 宜农荒地多 C. 土壤肥沃 D.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2、 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C北区域就是指东北三省
B. 东北区域跨五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区 C. 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D. 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
3. 湿地(shī dì)的保护
类型:自然湿地:沼泽、湖泊(hú pō)、河流、海岸带等。 人工湿地:水田、水库、渠道等
功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qìhòu)、蓄洪防洪、促淤造 陆、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主要原因:大规模的开垦荒地。 措施: 建立湿地保护区;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 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土壤(tǔrǎng)因素:
土壤肥沃,有黑土和黑钙土
第八页,共26页。
(二)社会经济和技术(jìshù)因素: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biànlì)、政府政策支 持、土地价格较低、工业发达 机械化水平高
第九页,共26页。
二、农业生产结构(jiégòu)和布局:
1、农业(nóngyè)结构:
农业结构(jiégòu)比较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
A.红松、杨松
B.红松、紫椴
C.落叶松、红松
D.落叶松、杨树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问题思考:三江平原(sān jiānɡ pínɡ yuán)从北 大荒到北大仓,再到保护北大荒,这种变化说 明了什么?
第二十二页,共26页。
四、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fāzhǎn)方向
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zīyuán),促进农林牧渔业综 合发展。 2、对农、林、牧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zīyuán)环境,开发当 地野生动植物资源(zīyuán),发展特色农业。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保护森林、湿地、黑土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