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2017)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
2.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蝇的_________由许多小眼睛组成。
3.放大镜镜片的形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将低倍镜換成高倍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视野_________。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洋葱表皮是无色透明的,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制作玻片标本时需要_________
5.有些微生物能帮助我们生产食物,请写出两种这样的食物:_________、
_________。
6.在显微镜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是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圆柱形或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的功能。
( )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让我们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 )
3.观察昆虫标本时,选择直径大的放大镜,可以把标本放得更大。
( )
4.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越多,但是视野会随之变小。
( )
5.两个凸透镜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 )
6.放大镜是人类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
( )
7.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微生物。
( )
8.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 )
9.借助显微镜,我们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像。
( )
10.鱼缸、池塘、溪沟里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放大镜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苍蝇的复眼
B.在放大镜下能看清楚蚜虫的外形结构
C.用放大镜能看到蚂蚁体内的细胞
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近视镜
B.老花镜
C.一滴水
3.小雅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
为了使图像大-些,正确的方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4.下面是不同透镜的侧视图,其中( )的放大倍数最大。
5.苍蝇用( )来辨别气味。
A.鼻子
B.触角
C.嘴
6.把印有很小的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
A.p
B.q
C.d
7.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 )的薄片。
A.厚而均匀
B.厚实完整
C.薄而透明
8.第一位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并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简施旺麦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9.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 )的。
A.圆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10.小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他看到的图像变化是( )。
A.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多了
B.细胞变大了,数量变少了
C细胞变小了,数量变多了
11.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岩石
B.细菌
C.小草
12.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具有明显的传染性,给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危险。
要看清楚病毒的形态,以下工具最合适的是( )。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光学显微镜
13.下列生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蘑菇.
B.草履虫
C.蚂蚁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
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15.对比右图中的玻璃片、放大镜、围棋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园
四、连线填图题。
(共12分)
1.将下列生物与其所属的种类进行连线。
(7分) I
蘑菇
蚜虫动物
小草
衣藻植物
苍蝇
水蚤微生物
变形虫
2.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5 分)
五、探究题。
(共38分)
1.小科正在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10 分)
(1)小科将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9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且清晰时只能看清一排3个字。
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约是_____倍。
(2)小科在这个放大镜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增加了一个放大镜,组成一个组合凸透镜。
调整到图像最大且清晰时,只能看清1个字。
这个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约是____倍。
(3 )组合凸透镜中上方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_______(填“目镜”“物镜”或“反光镜”)。
(4)实验结论:两个放大镜平行组合后的放大倍数______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2.豆豆想要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
(14 分)
(1)在制作玻片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在横线上。
滴管盖玻片镊子碘酒吸水纸清水
①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
②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③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井”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内表皮。
④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再将________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__,并把玻片微微倾斜,用________从另一端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2)豆豆把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看到的现象如右图所示,为了能看到更多的细胞,他应该( )。
A.向右移动玻片
B.向左移动玻片
C.向右移动显微镜
(3)调整后,豆豆在细胞中看到的小黑点是________,看到的大泡泡是
________。
(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时出现的现象与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时发现很暗,看不清——换一个角度重新对光
B.视野中的图像模糊不清——转动调节旋钮
C.观察到洋葱细胞有重叠——换一台显微镜重新观察
3.2019年暴发的新冠疫情的致病原因是-种冠状病毒,它很小,需要放大5~10万倍,才能有效观察到单个病毒,病毒繁殖、变异和进化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很容易寄生于各个生物体,需要特定的生活环境,但它没有细胞结构,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无法独立生存,一旦离开寄居场所就很快死亡。
(14分)
(1)要看清楚单个病毒形态,以下工具最合适的是(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徽镜
(2)医生科学家们借助工具观察到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形状是________(填“球形”或“杆形”)。
(3 )新冠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它最直接影响的是下面器官中的( )。
A.心脏
B.肺
C.胃
(4)预防新冠病毒需要佩戴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该放人口罩专用垃圾桶或( )垃圾桶。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5)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没有有效的预防药和疫苗的时候,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包括______。
(多选)
A.避免与陌生人群接触
B.正确的使用口罩
C.勤洗手
D.保持环境通风
E.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根据上面的资料分析,你认为病毒是生物吗?请做出判断并写出理由。
参考答案
[知识检测站]
一、1.细胞2.不同复眼3.中央厚、边缘薄变大变小4.染色(或滴加碘酒)5.面包酸奶(合理即可) 6.长方形
二、1. √2. √
3. X解析:放大镜能放大的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无关,而与镜片的凸度(中央凸出的程度)有关,镜片的凸度越大,其放大倍数越大。
4.√
5.√
6.X
7.X
8.√
9. X解析:显微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10. √
三、1.C 2.A 3.B 4.C 5.B 6.B 7.C 8.C 9.C 10.B 11.A 12.B 13.C 14.C 15.B
[实验探究园]
四、1.
蘑菇
蚜虫动物
小草
衣藻植物
苍蝇
水蚤微生物
变形虫
五.1.(1)3 (2)下方 9 (3)目镜 (4)大于
2. (1)②滴管清水③镊子④盖玻片
⑤碘酒吸水纸
(2)A (3)细胞核液泡(4)C .
3.(1)C (2)球形 (3)B (4)C (5)ABCDE
(6)病毒是生物,因为病毒具有繁殖、变异和进化的能力。
一、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
1.放大镜具有将物体图像放大的功能,它的放大倍数与()有关。
A. 中间凸起程度
B. 镜片直径
C. 镜片厚度
【答案】 A
【解析】【解答】放大镜放大倍数与中间凸起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A。
【分析】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
2.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很多固体都是晶体
B. 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C. 晶体都是晶莹透亮的物体
【答案】 C
【解析】【解答】A .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A不符合题意
B.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就是晶体,B不符合题意,
C. 晶体并不都是晶莹透亮的物体如石墨,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它们称为晶体。
3.下列不需要用放大镜的是( )。
A. 开发计算机程序
B. 观察植物的花
C. 修理精密仪器
【答案】 A
【解析】【解答】修理精密仪器、观察植物的花一般是观察花粉之类的微小物体,用放大镜观察即可看到物体的图像,开发计算机程序在开发的过程中只要需用到肉眼即可,无需放大镜的帮助。
【分析】放大镜能够观察到毫米级别的物体,对观察的物体具有放大的作用。
4.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
A. 较清晰的图像
B. 许多点状物质
C. 许多条状物质
【答案】 C
【解析】【解答】用放大镜去观察电视机或者是电脑的屏幕,会看到很多条状的物质,是物体的三基色造成的散装光束。
【分析】放大镜对物体具有放大作用,能够观察到肉眼看不清的很多微小物质。
5.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
A. 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分
B. 继续加入食盐溶解
C. 将食盐溶液放在阳光下蒸发
D. 在食盐中加入碱面
【答案】 C
【解析】【解答】A. 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还是食盐的溶液,只是浓度改变了,A不符合题意。
B.继续加盐,溶液含盐浓度变高,B不符合题意,
C.食盐溶液蒸发可以得到盐的结晶,C符合题意。
D.在食盐中加入碱,溶液变成了食盐与碱的混合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然界中有的晶体可以从溶液中析出,海水蒸发可以得到盐的结晶。
6.下列各种物质不具有晶体结构的是( )。
A. 食盐
B. 雪花
C. 石蜡
D. 味精
【答案】 C
【解析】【解答】食盐、雪花、味精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它们是晶体。
石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具有规则几何形体的固体,人们称它们为晶体。
7.如图所示是用( )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A. 电子显微镜
B. 光学显微镜
C. 放大镜
【答案】 A
【解析】【解答】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光学显微镜能够看清细胞和微生物,但是大肠杆菌体型极小,需要利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分析】肉眼仅仅能看清昆虫等物体,放大镜能看清毫米长的物体,显微镜能够看到细胞和微生物。
8.我们制作的简易显微镜的镜片( )。
A. 两块都是凸透镜
B. 两块都是凹透镜
C. 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
D. 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平面镜
【答案】 A
【解析】【解答】凸透镜有放大的功能,两块凸透镜叠加能够类似于显微镜的效果,
【分析】显微镜能够看到细胞、微生物等,放大倍数大。
9.看图回答问题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质【答案】 A
【解析】【解答】洋葱表皮细胞形态类似于一间间房子,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中细胞核最大,所以黑点是细胞核
【分析】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中,体积较大,控制着生物的遗传性状。
10.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 )做成玻片。
A. 洋葱叶
B. 洋葱根
C. 洋葱表皮
D. 任意部位【答案】 C
【解析】【解答】洋葱表皮细胞比较容易观察,而且容易取材,所以人们一般取材洋葱表皮细胞进行细胞观察。
【分析】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界容易观察的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界较容易观察的细胞。
11.下列在自然界里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 )。
A. 蚜虫
B. 变形虫
C. 苍蝇
【答案】 B
【解析】【解答】苍蝇和蚜虫体型较大,用肉眼可以看到。
而变形虫等微生物形态较小,只能用显微镜看到。
【分析】利用肉眼可以看到昆虫等一系列体型较小的生物,利用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胞和微生物。
12.衣藻、草履虫是通过( )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鞭毛和纤毛【答案】 A
【解析】【解答】衣藻、草履虫等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之中的细胞膜控制着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确保细胞平稳有序。
【分析】细胞一般分为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细胞质由多种物质构成,细胞膜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核控制着遗传基因。
13.下列( )不属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成果的领域。
A. 医药
B. 食品
C. 克隆
D. 重工业【答案】 D
【解析】【解答】医学,食品以及克隆都会利用到细胞等微小生物的作用,重工业属于大型加工产业,不属于微生物的利用。
【分析】重工业不属于微笑生活探索的领域,重工业属于加工产业。
14.在做“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有同学看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是由于下列哪个原因引起的?( )。
A. 气泡太多
B. 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C. 显微镜操作失误
D. 未滴加红墨水
【答案】 A
【解析】【解答】A、气泡太多会产生黑色圆圈。
符合题意。
B、表皮细胞撕得太厚不会产生黑色圆圈,只会影响明亮度。
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操作失误不会产生黑色圆圈。
不符合题意。
D、滴加红墨水也不会使黑色圆圈消失。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或刮、展或涂、盖、染。
在“盖”这一步,应是将盖玻片先接触液滴的一端,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15.下列生活中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 草履虫
B. 蚂蚁
C. 船形硅藻
【答案】 B
【解析】【解答】草履虫、船型硅藻属于微生物。
蚂蚁属于昆虫。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6.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正方形小玻璃叫( )。
A. 盖玻片
B. 载玻片
C. 物镜
【答案】 A
【解析】【解答】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正方形的小玻璃片叫盖玻片。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观察洋葱的细胞结构时,应该取洋葱的表皮细胞制作玻片,这样才能观察到洋葱的精细结构。
17.关于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B. 溶液中不可能出现晶体
C. 食盐颗粒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答案】 B
【解析】【解答】A、具有规则形状的固体是晶体,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非晶体组成,不符合题意。
B、蔗糖溶液中有蔗糖晶体,所以溶液中可能出现晶体。
符合题意。
C、食盐是晶体,所以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18.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大小的微小物体。
A. 3分之1毫米
B. 5分之1毫米
C. 10分之1毫米
【答案】 B
【解析】【解答】5分之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是人的最高视力看清楚的大小。
【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9.我们在课堂上制作晶体的方法是()。
A. 搅拌
B. 过滤
C. 蒸发
【答案】 C
【解析】【解答】可以降温结晶,也可以蒸发溶剂结晶。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
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20.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问的距离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③①
【答案】 C
【解析】【解答】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准备两个放大镜;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问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的,放大倍数比较大的一种实验室器材。
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
21.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③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A. ①②③
B. ④②③
C. ②④③
D.
②①③
【答案】 B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部。
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中对光的方法。
22.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A. 老花眼镜
B. 一滴水珠
C. 平玻璃片
【答案】 C
【解析】【解答】老花眼镜和一滴水珠都有放大功能。
而玻璃片是平面透镜,无放大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3.下图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示意图,制作过程的先后
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①④
【答案】 A
【解析】【解答】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步骤是:将洋葱洗净切下一块;在洋葱的内表皮刮几下,刮出薄片;将薄片放在玻片上,滴几滴清水。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步骤。
24.下列选项中,不用显微镜来观察的是()
A. 洋葱表皮大液泡
B. 河水中的微生物
C. 味精的晶体
D. 植物的叶子细胞
【答案】 C
【解析】【解答】显微镜适合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单位,味精晶体用肉眼可以看见,不需要借用显微镜。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25.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 d
B. b
C. q
D. p
【答案】 D
【解析】【解答】显微镜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所以“b”经过显微镜得到的是“p”,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26.()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A. 放大镜
B. 望远镜
C. 显微镜
【答案】 C
【解析】【解答】显微镜是人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27.下图所示的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不同昆虫的触角,其中是蝗虫的触角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解答】蝗虫的触角具有细长的特点,如丝状,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蝗虫触角的外形特点。
28.下列各种仪器中最适合科学家观察H7N9病毒的是( )。
A. 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D. 扫描隧道显微镜【答案】 D
【解析】【解答】H7N9病毒的体积非常微小,只有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来观察。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几种观察工具放大倍数的比较是:放大镜小于显微镜,显微镜小于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又小于扫描隧道显微镜。
29.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是( )。
A. 两块都是凸透镜
B. 两块都是凹透镜
C. 一块是凸透镜,一块是凹透镜【答案】 A
【解析】【解答】光学显微镜中的镜片是两块凸透镜。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
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
30.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大小的微小物体。
A. 毫米
B. 毫米
C. 毫米
【答案】 A
【解析】【解答】五分之一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是人的最高视力看清楚的大小。
故答案为:A。
【分析】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
31.观察如图所示的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答案:A
3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B.一个月C.一年答案:C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勒密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B.哥白尼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C.科学探索需要不断寻找新证据,来排除或修正观点
答案:C
34.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不同,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B
35.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公转轨道
答案:B
36.我们用塑料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
A.对比实验 B.演示实验 C.模拟实验
答案:C
37.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观察到周围的景物是( )运动的。
A.逆时针 B.顺时针 C.自北向南
答案:A
38.5月8日下午2时,状状的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约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竟然还是5月8日下午2时。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
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
答案:C
39.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 )的影响。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太阳热量
答案:A
40.下列动物中不需要冬眠的是( )。
A.刺猬 B.熊猫 C.乌龟
答案:B
三、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选择题
41.撬棍在生活中的运用。
(1)图中这个简单机械装置称为( )。
A.杠杆
B.轮轴
C.斜面
(2)图中小明向下压撬棍的力( )木箱的重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3)如果将A点向8点靠近,那么撬起木箱时( )。
A.用力大小不变
B.变得省力 c.变得费力
(4)如果小明向下压撬棍50厘米,那么木箱向上抬起的距离( )。
A.小于50厘米
B.等于50厘米
C.大于50厘米
【答案】(1)A
(2)C
(3)B
(4)A
【解析】【解答】(1)根据杠杆的结构,我们得出图中这个简单机械装置称为杠杆;(2)由于撬棍属于省力杠杆,所以小明向下压撬棍的力小于木箱的重力;
(3)如果将A点向8点靠近,那么撬起木箱时变得省力;
(4)根据杠杆原理,如果小明向下压撬棍50厘米,那么木箱向上抬起的距离小于50厘米。
【分析】根据杠杆的结构以及杠杆原理,可以解决本题。
42.选择题。
(1)下面几个斜面中,省力效果最好的是( )。
A.
B.
C.
(2)( )没有应用斜面省力的原理。
A.盘山公路
B.开瓶器
C.螺母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轮轴、动滑轮、斜面都可以省力
B.坡度为90。
的斜面最省力
C.沿斜面提升重物一定是费力的
【答案】(1)C
(2)B
(3)A
【解析】【解答】斜面的坡度越大,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子就越大,越容易省力。
所以对于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
【分析】重点掌握坡度越大,越省力。
43.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因其形似汉字“金”字,故称“金字塔”。
古代埃及、西亚和墨西哥等都有金字塔,以埃及的最著名。
埃及金字塔共70余座。
金宇塔是用石块砌成的,其中最重的石块达15吨,那么古埃及人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巨石搬上去的呢?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