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检测(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反映的是公元前8-前6世纪的雅典贵族政治,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关于贵族统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占据首席执政官的地位②执政官一直是终身任职③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形同虚设④贵族把持了最高决策机关元老院
A.①②③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王权废除后,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执政官有任期,最初设立的3名执政官,任期是10年,后来设立的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故②说法错误,①③④说法都符合史实,故选C项。
2.执政官和战神山议事会的运作程式,反映了雅典贵族政治的特点是( )
①任期制②集体统治③权力高度集中④体现了普通民众的意愿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选C。
雅典的执政官从贵族中选出,有一定任期,战神山议事会是雅典贵族的议会,通过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治理国家。
体现了任期制和集体统治,而不能体现权力高度集中和普通民众的意愿。
3.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平民与奴隶的矛盾斗争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解析:选D。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这首诗写于梭伦当选执政官之前,可知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雅典“陷于绝境”是指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尖锐。
4.麦加拉的迪奥普斯手工技术高超。
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将得到( )
A.300麦斗谷物B.比较高的官职
C.大量的土地D.公民权
解析:选D。
根据题干的时间“公元前588年”可判断是在梭伦改革之后,梭伦改革的内容规定,为鼓励手工业者移民雅典,给予他们公民权。
5.梭伦改革后,公民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公民中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
解析:选B。
梭伦改革成立的公民法庭取消了财产限制,陪审员由各等级的公民抽签产生。
6.“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由“德谟”和“克拉西”两个词合成。
前一个词是“人民”和“地区”的意思,后一个词是“权力”和“统治”的意思,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
在梭伦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 ) A.实行“陶片放逐法”
B.为公职人员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C.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D.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解析:选D。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民主的最集中体现。
A、C是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措施,B是伯里克利当政时期的措施。
7.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这主要是因为( )
A.梭伦出生于普通公民家庭
B.雅典没有实行过君主制
C.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D.拥有和平的周边环境
解析:选C。
根据所学可知,A、B、D的表述都与史实不符。
之所以出现题干所说的状况,主要是由于梭伦改革使公民能够充分参与国家事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故选C。
8.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 )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
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
④促进了雅典的民主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B。
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排除含①②的选项。
9.“伯里克利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限制取得雅典公民的身份。
公元前451年规定,只
有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得公民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雅典民主的狭隘性
B.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C.确保了雅典居民的民主权利
D.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完善
解析:选A。
严格限制雅典公民身份的取得,是在排斥外邦人和奴隶,是确保雅典公民(而非居民)的政治权利,使民主只在狭小的公民集体范围内运作,这是其狭隘性的体现,A项正确。
10.下图为“大化改新”的历史舞台——飞鸟板盖宫遗址。
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日本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的举措是( )
A.公地公民制度B.班田收授法
C.租庸调制D.太政官制度
解析:选A。
公地公民制度使日本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
11.在日本大化改新诏书中,上面有可能记载的是( )
①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
②承认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
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大化改新内容的识记。
①③符合史实。
12.唐朝的文化对日本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 )
A.铸铜和制铁技术B.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C.文字和建筑D.佛教和儒学
解析:选B。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唐朝的土地和税收制度之一,属生产关系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B项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制度,对日本社会影响最大。
13.某中学拟举办“大化改新模拟展览”,邀请你参与筹备。
你认为下列哪幅图片没有体现出日本大化改新的特点( )
解析:选D。
A、B、C三项分别是日本大化改新吸收唐朝的建筑、服装和文字的表现。
图片中D图体现的是三教合一,大化改新没有体现这一特点。
14.下图为日本电影《大化改新》的剧照,某历史兴趣小组观看后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时日本的服装效仿我国唐朝
B.剧照上的建筑依稀可以看出长安的风格
C.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日本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解析:选C。
大化改新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飞跃,进入到封建社会,C错误,符合题意。
15.下列对大化改新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得以保留
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C.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D.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化改新作用的识记。
B项符合史实,A、C、D项均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法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力平息富人的不满。
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
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的,他又是怎样使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
(2分)
(2)你是如何看待梭伦的“智慧和公正”的?(6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分)
解析 (1)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进行回答。
(2)既要指出其“智慧和公正”的体现,还要分析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3)从对贵族统治的冲击方面归纳。
答案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的多少分
享政治权利。
(2)梭伦的改革措施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
他取消贵族的许多特权但仍让他们享有较多权利,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但又不给予他们过多的权利。
推行财产等级制度,使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
其改革既能消除贵族专权的危害,大力发展工商业,还为日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梭伦的改革具有历史局限性,并非完全公正。
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3)动摇了贵族的垄断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17.阅读选自梭伦的两首诗:
材料一“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
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5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分)
(3)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2分)
解析 (1)围绕“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结合所学归纳内容和影响。
(2)显然应当采取支持的态度,理由从其意义上归纳。
(3)据“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的含义可以得出结论。
答案 (1)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六一汉”制度,废除了奴隶的债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影响: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扩大了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2)观点:支持。
理由:在改革中,债务被废除,土地又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人身自由也得到了法律保障。
(3)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
18.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日本民族具有什么精神?(2分)
(2)日本人为何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遣隋使和遣唐使的行动有何影响?(5分)
(3)从上述图片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3分)
解析 (1)要通过阅读图一、图二提炼出答案。
(2)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原因和影响。
(3)要充分利用上述图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回答,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不畏艰险,坚韧不拔。
(2)原因:为了吸取中华文明的长处,促进自身的发展。
影响: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从而使日本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3)日本积极向中国学习;隋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的货币、服装都仿效唐朝;开放学习则国盛。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6、7世纪之交,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两朝相继崛起。
……唐朝……建立了法制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高度发达的中国封建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东亚政治形势的变化给日本带来巨大压力……统治阶级在国内的争夺加剧起来,他们“各置己民,恣情驱使,又割国县山海林野田池,以为己财,征战不已。
或者兼并万顷田,或者全无容针之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材料二赖肖尔在《当今日本人》中说:“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4分)
(2)赖肖尔的话说明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结合大化改新的内容说明这一特点。
(6分)
解析 (1)应在比较材料一两段内容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概括归纳。
(2)先说明特点,然后再用大化改新的史实论证这一特点,实际是要求回答“日本是如何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的”这一问题。
答案 (1)隋唐先进的文化和强盛的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统治阶级争权夺利,政局动荡不安,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变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以促进自身发展。
大化改新仿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其他典章制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