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生注意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学生注意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课题研究方
案
一、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通过查阅文献,我将“注意”的概念界定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学习效率”的概念界定为:学习效率是学习快慢的表示形式。
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是每个老师的心愿,更是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求目标。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与学习效率不高有关。
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是每个老师的心愿,更是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求目标。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殷剑平在《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心理因素》一文中就对上述几种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然而,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止这些心理因素影响学习的学习效率,注意水平也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注意是影响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注意水平的高低。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听讲阅读,独立思考问题,认真做作业。
他们在学习时很少受外界干扰,即使有时老师的课讲得并不那么生动,但他们也能自我约束,有意识地组织注意水平,不让自己的思想开小差。
许多学习落后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注意水平涣散,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时而做小动作,抠耳朵,挖鼻孔,抓抓头皮,时而与同学交头接耳,逗闹一下,有时貌似听课,实则思想离开课堂,开了小差。
读书时也一样定不下心来,做作业东抄西看。
有的甚至在上课或复习课时没有精神,打起了瞌睡。
这些同学怎么能够把学习搞好呢?
注意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
有些人经过培养训练,注意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注意水平,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就应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而且更多的还是自我训练。
预期结果:提高学生注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果研究结果和预期一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注意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小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次课题研究,坚持新课改理念,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而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
对此展开深度研究,总结经验,得出结论。
四、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注意水平低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在一线上课的老师,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某个学生上课注意水平低,经常开小差。
相信很多人都这样抱怨过,但是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是非常正常的。
有心理学家做过试验,让学生被动和没有目的性的去观看没有变化的事物的时候,集中注意水平5秒钟都很困难,这是因为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的结果,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精力损耗。
这引起我对“注意”的关注。
⑴注意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学习效率是否有着显著的影响。
⑵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水平。
(二)研究内容:
调查研究班级学生的注意水平和学习效率。
通过实践得出可以提升学生注意水平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注意水平。
再次调查学生的学习效率.
研究注意水平与学生学习效率的关系。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五年级学生。
研究范围:学生的注意水平和学习效率。
六、小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查阅资料——理论学习——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实践验证——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反思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预定为一年(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
1.申报阶段(2019年6—7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19年8月):制定研究计划。
3.研究阶段:按计划实施各项活动,根据实践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4.总结阶段:(2019年5月—2019年6月):整理归纳课题研究的所有过程性材料,并结合实践总结撰写本研究的结论及研究报告。
5.反思阶段(2019年6月):对本次的课题研究思路、过程、内容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不足等做一个研究后反思,汲取精华、吸取教训为以后更好研究课题做准备。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文献检索法:针对本论文研究方向查阅历年来有关注意概念的相关材料,为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与核心概念的界定提供理论指导。
2.问卷调查法:主要向感德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发放问卷,通过问卷的发放了解学生学习效率。
3.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置两组实验,一组实验组,提升注意水平,一组对照组没有做处理。
研究两组结果得出结论。
4.经验总结法:探索注意水平和学习效率的关系,从而总结出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提高学生注意水平,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七、小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小课题结题报告。
2.提升注意水平的方法。
3.学生注意水平和学习效率的相关论文。
八、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⑴学生的注意水平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⑵学生的注意水平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
创新之处:心理学与小学其他学科的融合。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收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吸收研究成果中的新理论、新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具体更细化的研究,让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
2. 课题组成员均具备较高的研究热情与学术水平,有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必要的研究条件。
3.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服从学校的管理,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有组织保证。
4.根据课题管理办法,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
把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教科研活动之中,促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发展。
校方有激励机制,奖励科研成果,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十、小课题成员及其分工
王东红,小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申报,组织成员研究,进行研究教学,积累经验,撰写论文,课题结题工作。
苏立强,小课题组成员,研究教学,积累经验,撰写论文,协助搜集积累材料,共同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