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身高的变化》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汇报各自的收获。
七、课堂练习
1、在投掷垒球训练中,淘气与奇思投掷五次的成绩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 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成绩/米 姓名 淘气 奇思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6
35
38
42
41
32
34
30
40
35
淘气、奇思投掷垒球成的平均身高统计图
1. 13岁前,男、女生平均身高相比,( )生身高较高。 2.男生 平均( )岁至( )岁身高增长得最快,女生平均( )岁至 ( )岁身高增长最快。 3.男、女生平均身高( )岁相差最大, 大约相差( )厘米。
【参考答案】: 1、略 2、(1). 女 (2). 13 15 11 13 (3). 13 10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画图结果,对于画图正确的学生给予夸奖和鼓励。师:根 据统计图,谁能告知大家淘气的身高在哪个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大, 在哪个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生:淘气在一年级和四年级时的身 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较大,在三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相等,差距 最小。师:淘气的身高在哪个阶段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一 致吗?生:淘气的身高在五到六年级长得最快,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的增长情况是 一致的。师:淘气的身高在全市男生中的位置有变化吗?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视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 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 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 身高的变化》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身高的变化》。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生:当然有变化了,在三年级以前淘气的身高低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三年级以 后淘气的身高深过了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
师:根据统计,全市九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4cm,请你估计三年后淘气九年级 时的身高是多少。
生:三年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1厘米,所以三年后淘气的身高大约也会 增加11厘米左右,所以淘气九年级时身高应该是165厘米左右。师:笑笑想比较甲、 乙两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情况,看看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学生可能会说 :• 可以比较最高的身高。• 可以比较平均身高。• 可以把数据分段,看一看在每个 不同身高段的人数有多少。师: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 比一比。(单位:厘米)(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试一试”数据)学生尝试用自己的 方法分析比较,教师巡查了解情况。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方法合理,就要给 予肯定。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身高的变化》板书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折线;有图例;便于对两种 数量作比较。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能正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并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分析和估计
【教学难点】: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 比较和判断,并能作出合理的估计。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 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乐趣,从中去 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 功的体验。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看,你知道图中淘气在干什么吗?想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 63页情境图) 生:淘气在测量身高,发现自己长高了。我想知道淘气以前的身高,看有什么 变化。 师:“身高的变化”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探究新知 师:下表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你看完后有 什么想法呢?(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统计表) 生:还是制成统计图,看起来更直观,记录表不容易看出淘气的身高有什么变 化。 师:要想直观地反应身高变化,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呢? 生: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直观地反应数量的增 减变化情况,所以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联 系学生生活实际,遵照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兴趣为主。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让 学生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和特点,因此应该让学生充分视察,并 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而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 程中,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部分学生在绘 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还存在把所有点都描完再连线的现象,这样容易造 成混淆,应该引导学生在绘制完一条折线后,再绘制另外一条折线。
师:要想在同一幅图中表示出淘气的身高变化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我们该 怎样做呢? 生:我们要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表示,第一要制定图例,比如,可以用红色的线表示 淘气的身高,蓝色的线表示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这样才容易区分,然后画统计图。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教材第63页上完成统计图吧。 学生尝试独立画图,教师巡查了解情况。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四课《 身高的变化》。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自己从中获取信息、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基 础,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和特点,在绘 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多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 掌握。
1.引导学生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了解其特点,并能在教师的指点下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作出合理的估计,发展学生 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 3.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统计图在交流和传递数据信息中的 作用。 4.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估计,体会数据的作用。 5.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