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考试中计算题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护理学基础计算
7、滴数的计算,如:15滴/ml,250ml液体需多长时间输完?500ml液体,每分钟输45滴,需输多长
时间?1500ml液体,在3h输完,需调滴数多少?
二、内科护理计算
1、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正常值:18.9~24.9 如:50/1.62=19.53
2、常用运动强度指标=170-年龄
如50岁的人运到心率为170-50=120次/分
3、糖尿病饮食
制定总热量:年龄在40岁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年龄在40岁以上者,标准体重
Kg=身高(cm)—100;成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105~125.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125.5~146kj(30~35kcal),
中度体力劳动146~167kj(35~40kcal),
重度体力劳动167kj(40kcal)以上。

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热4 kcal)占总热量50%~60%,蛋白质(每克产热4 kcal )占总热量15%,脂
肪占总热量(每克产热9 kcal)占30%。

按每天3餐1/5、2/5、2/5或按1/3分配。

三、妇产科计算
1、推算预产期
首先问明末次月经(LMP)的日期
(1)计算法:
公历:月份+9或-3,日期+7
农历:月份+9或-3,日期+14
如:LMP为2008年4月6日,预产期为?
2、胎儿体重(g)推算:宫高(cm)×腹围(cm)+200(已入盆者加500)
3、胎儿身长与妊娠月份的推算:
妊娠前20周:胎儿身长(cm)=妊娠月份的平方
如妊娠4个月胎儿身长=42=16 cm
妊娠后20周:胎儿身长(cm)=妊娠月份×5
如妊娠7个月胎儿身长=7×5=35 cm
题目:
1、某孕妇末次月经公历2008年2月24日,其预产期为?
2、某孕妇宫高为28CM,腹围为105CM,胎儿体重预计是多少?
3、妊娠3个月胎儿身长为多少?
4、妊娠6个月胎儿身长为多少?
四、儿科护理学计算题
1、体重的计算方法:
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6×0.7(kg)+(月龄-6)×0.4(kg)
或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
2~12岁:体重(kg)=年龄×2(kg)+8(kg)
举例:
① 5个月小儿的体重(kg)约:3(kg)+5×0.7(kg)=6.5kg
②健康小儿10个月时的体重约:3(kg)+6×0.7(kg)+(10-6)×0.4(kg)=8.8(kg)
或:6(kg)+10×0.25(kg)=8.5kg
③一小儿体重为8kg,估计其月龄为:3+6×0.7+(X-6)×0.4=8,X=8(月)
或为:6+X×0.25=8,X=8(岁)
④ 3岁小儿的平均体重是:3×2(kg)+8(kg)=14kg
⑤体重为20kg的小儿年龄约为:X×2+8=20kg,X=6岁。

2、身高的计算的方法:
新生儿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1周岁为75cm,2周岁为85cm,
2~12岁身长(cm)=年龄×7+70(cm)
举例:
① 3岁小儿身长约为:3×7+70(cm)=91(cm);
②一健康小儿身长为105cm,估计其年龄为多少:X×7+70=105,X=5(岁)。

3、人工喂养小儿奶量的计算:
举例:
①体重5kg 的婴儿,每天需8%糖牛奶量应为多少,才能满足机体需要
婴儿每日需能量110kcal/kg,需水量150ml/kg,故体重5kg的婴儿需能量550kcal,
而100ml牛奶产热66kcal,含8%糖牛奶100ml供能98kcal(66+8×4),
故每天需8%糖牛奶量为:100:98=X:550,X=560(ml)。

②体重5kg的婴儿,每天需要5%牛奶量为多少,水多少,才能满足机体需要
5×110 kcal/kg=550 kcal,含5%糖牛奶100ml供能为66(kal)+5%×100×4(kal)=86kal 100:86=X:550,X=640(ml),每日需水量为150ml/kg×5kg=750ml,除牛奶外每日尚需供水
750ml-640ml=110ml。

故体重5kg的婴儿,每天需要5%牛奶量为640ml,除牛奶外每日尚需供水110ml。

4、腹泻患儿静脉补钾量的计算:
补钾原则:见尿补钾;浓度不能过高,滴注液含钾浓度≤0.3%,禁止静脉推钾;速度不能过快,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剂量不能过大。

举例:
腹泻患儿补钾时,250ml溶液中加入的10%kKCL最多不超过:
A.3.5ml
B.4.5ml
C.5.5ml
D.6.5ml
E.7.5ml
计算方法:250ml×0.3%=0.75克,需10%氯化钾为0.75÷10%=7.5ml,
故250ml溶液中加入的10%kKCL最多不超过E.7.5ml。

5、血压的计算方法:
新生儿血压约为65/40mmHg,1岁时85/50mmHg,
2岁后收缩压计算公式为:收缩压=年龄×2+80mmHg(或年龄×0.26+10.6Kpa),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举例:一个男孩4岁,正常血压应为:
A.12/8kPa B.14/9.3kPa C.15/10kPa D.16.7/11.1kPa E.18.9/11.0kPa
计算方法:收缩压:4×2+80mmHg=88mmHg,或4×0.26+10.6Kpa=11.7Kpa,
舒张压:88×2/3=59mmHg,或11.7×2/3=7.8Kpa,
(换算:1Kpa=7.5mmHg)
故4岁男孩的血压应为A. 12/8Kpa(90/60mmHg)。

1、烧伤面积:
❑手掌法:以伤者本人的一个手掌(五指并拢)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来估计。

❑新九分法:又称中国九分法,是将人体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个9%的等分,便于记忆
新九分法各部位体表面积的估计
部位占成人体表面积(%)占儿童体表面积(%)
头颈9×1=9(发部3 面部3 颈部3)9+(12-年龄)
双上

9×2=18(双上臂7 双前臂6 双手5)9×2
躯干9×3=27(躯干前13 躯干后13 会阴1)9×3
双下

9×5+1=46(双臀5 双大腿21 双小腿13 双足7)9×5+1-(12-年龄)全身
合计
100(9×11+1 ) 11×9+1 注:成年女性的臀部和双足各占6%
记忆的口诀为: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

举例:2岁小儿,头、面、颈、会阴、双下肢烧伤,问:烧伤面积?56%
[9+(12―2)]+1+[46―(12―2)]=56%
7岁小儿双下肢(包括臀部)和左上肢被烧伤,其烧伤面积是.50%
[46―(12―7)] +9=50%
某女性烧伤患者一只手和双足全部烧伤,其面积为8.5% (2.5+6)%
成人面部、胸腹部及两上肢Ⅱ°烧伤后,右腿小片Ⅲ°创面约一掌大小,其烧伤总面积约:35%
(3+13+18+1)
2.烧伤深度的判断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Ⅰ°、Ⅱ°(又分为浅Ⅱ°和深Ⅱ°)、Ⅲ°烧伤。

临床上习惯称Ⅰ°、浅Ⅱ°为“浅度烧伤”;深Ⅱ°、Ⅲ°为“深度烧伤”
烧伤深度的评估要点与预后
深度组织学损伤临床特点病人感觉创面预后
Ⅰ°
(红斑型)表皮层局部轻度红、肿,
干燥,无水泡
灼烧感、疼
痛感
3~5d痊愈。


屑、不留斑痕
浅Ⅱ°
(大水疱型)
表皮全层和
真皮浅层,部分生
发层健存
水疱较大壁薄,
去疱皮后创面潮湿、
鲜红、水肿、渗出明

剧痛、感觉
过敏
如无感染,约
2w愈合,短期内色
素沉着,不留斑痕
深Ⅱ°
(小水疱型)
表皮至真皮
深层,尚残留皮肤
附件
水疱小或无,去
皮后基底苍白或浅
红,创面微湿,水肿
明显
疼痛、感觉
稍迟钝
如无严重感
染,约3~4w痊愈,
痂下愈合,遗留有
斑痕
Ⅲ°
(焦痂型)
皮肤全层甚
至到达脂肪、肌
肉、骨骼
无水疱,创面蜡
白、焦黄或炭化,皮
革样,失去弹性,干
燥后可见网状栓塞血

疼痛消失、
感觉迟钝
2~4w后焦痂
脱落,范围大者须
植皮,愈合后遗留
有斑痕或畸形,不
能出汗
3.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
(1)轻度烧伤:总面积9%以下的Ⅱ°烧伤。

(2)中度烧伤:总面积10%~29%的Ⅱ°烧伤,或Ⅲ°烧伤面积在10%以下。

(3)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的Ⅱ°烧伤,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总面积不足30%,但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较严重的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举例:
1、男性,40岁,司机,,汽车故障,自行检查,突发火焰烧伤,面部大小水疱面积约2%,双上肢大小水疱面积约10%,,伴有呼吸道烧伤,该病属于
A 轻度烧伤
B 中度烧伤
C 重度烧伤
D 特重烧伤
E Ⅲ度烧伤
(因伴有呼吸道烧伤)
2、女性,58岁,厨房火焰烧伤整个双上肢大小水疱,,面部红斑(发部、,颈部正常),病人的烧伤面积为 A
A I 度3%Ⅱ度18%
B I 度9%Ⅱ度9%
C I 度3%Ⅱ度9%
D I 度9%Ⅱ度9%
E I 度3%Ⅱ度27% 题解:面部为I 度3%,双上肢为Ⅱ度18%
3、右上肢烫伤,有水泡,泡底红润、肿胀、剧痛,估计烧伤面积及深度为:B A.18%,浅Ⅱ度 B.9%,浅Ⅱ度 C. 27%,深Ⅱ度 D. 4.5%,浅Ⅱ度 E. 18%,深Ⅱ度
4、女性,40岁,开水烫伤足背,局部水疱,痛觉轻,拔毛仍有痛感,其烧伤深度为 A I 度 B 浅Ⅱ度 C 深Ⅱ度 D Ⅲ度 E Ⅱ度~Ⅲ度移行深度 答案:C 格拉斯哥(Glasgow )昏迷评分法
目前判断意识障碍常用的是格拉斯哥(Glasgow )昏迷评分法。

主要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
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严重。

Glasgow 昏迷评分法

例 1、颅脑外伤患者刺痛时睁眼,只能发音
和屈肢,其GCS 昏迷分级评分为
A.10分
B.9分
C.8分
D.7分
E.6分 (2+2+3=7) 六、护考计算
1、500ml 的溶液中最多能加15%氯化钾多少毫升?
一种溶液的量×一种溶液的浓度=另一种溶液的量×另一种溶液的浓度 500 ×0.3%=X ×15% X=10
500ml 溶液中加10%氯化钾10毫升,其浓度是多少? 500×X=10×10% X=0.2%
• 15%氯化钾10毫升,至少要加到多少毫升溶液中才能静脉点滴 • X ×0.3%=10×15% • X=500
• 补钾时应注意:氯化钾溶液常用的有10%和15%氯化钾溶液,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15%一0.3%溶液静脉滴注,含钾溶液不能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睁眼反射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能自行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命动

6
呼之能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定位反

5
刺痛能睁眼
2 含糊不清
3
刺痛回

4
不能睁眼
1 仅能发音,无语言
2
肢体屈

3
不能发音
1
肢体过

2
无反应
1
•(1)将500ml,95%酒精,配成70%的酒精,需加蒸馏水多少毫升?
•(2)一婴儿,体重5㎏,估计一天的喂水、喂含糖8%的奶,分别为多少毫升?
•(1) 500× 95%=X × 70%
• X=679
679-500=179ml
•(2)热卡:110KCal/㎏,水;150ml/㎏,100ml牛奶的热卡:66KCal,1g糖产生的热卡:4KCal •总热卡:110 ×5=550KCal
•总水量:150 ×5=750ml
•含糖8%的100ml牛奶的热卡:66+4×8=98KCal
•100:98=X;550 X=561ml
•750-561=189ml
肺功能检查:与呼气流速有关指标: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敏感指标。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FEV1%预计值<80%及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残气量RV:150 ml
残气量占肺总容量百分比RV/TLC;
肺总容量TLC:
肺泡通气量M A:(V T—150)×R
每分钟通气量MV(或V E):V T×R(呼吸频率)(400-500)×(12-18)
潮气量V T:400-500ml
通气/血流=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总血流量之比=4L/5L=0.8
儿科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1. 按年龄估算
儿童用药剂量折算表
年龄剂量
初生~1 个月成人剂量的1/18~1/14
1~6 个月成人剂量的1/14~1/7
6~12 个月成人剂量的1/7~1/5
1~2 岁成人剂量的1/5~1/4
2~4 岁成人剂量的1/4~1/3
4~6 岁成人剂量的1/3~2/5
6~9 岁成人剂量的2/5~1/2
9~14 岁成人剂量的1/2~2/3
14~18 岁成人剂量的2/3~全量
注:该表仅供参考,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药理作用的强弱和不良反应的轻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斟酌决定。

2. 按儿童体重计算
(2)部分药物在药物说明书中已按体重(kg)注明儿童用药剂量,故只需将每次或每日的千克剂量乘以儿童体重的千克数,即可得出儿童的每次或每日剂量。

每次(d)剂量= 每次(d)药量/kg×儿童体重(kg)
(3)儿童体重计算法
1~6 个月儿童体重(kg)= 3kg(初生时体重)+ 月龄× 0.6
7~12 个月儿童体重(kg)= 3kg(初生时体重)+ 月龄× 0.5
1 岁以上儿童体重(kg)= 2×年龄+7~8
3. 按儿童体表面积(m2)计算
注:用体表面积计算法,儿童用药剂量比较准确,但较麻烦,可用下面简易计算法算出体表面积,或经查表得知。

(2)体表面积(m2)计算法
体表面积(m2)= 0.0128×体重(kg)+0.0061×身长(cm)-0.1529
体表面积(m2)= 0.035(m2/kg)×体重(kg)+0.1(m2)
注:此公式限于体重在30 kg 以下儿童。

体表面积(m2)=(年龄+5)×0.07
4. 儿科静脉注射溶液
例:18 个月的幼儿,头孢唑林钠450 mg q4h IVPB 持续15 min。

幼儿体重19 kg。

最大推荐输注浓度是50 mg/mL。

头孢唑林钠250 mg/mL/瓶。

问需多少毫升药物能够提供450 mg 头孢唑林钠?需加入多少毫升溶剂能达到所需配置的药液浓度?静脉输液泵应如何设置?
250 mg:1 mL = 450 mg:X mL
即从每瓶头孢唑林钠中抽取 1.8 mL 药液。

因此,除了需 1.8 mL 头孢唑林钠外,还需加入足够溶剂才能达到9 mL。

9-1.8 = 7.2 mL,在容量控制器先加入7.2 mL 与头孢唑林钠相容的溶剂,再加入1.8 mL 头孢唑林钠,使总溶液量达到9 mL,最后浓度:50 mg/mL。

溶液浓度的计算及换算
1. 百分浓度
注:这里的百分浓度指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 mL 溶液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mL)或%(W/V)表示。

例: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每支10 mL 中含盐酸普鲁卡因0.2 g,试用百分浓度表示该制剂规格。

即该制剂的百分浓度规格为2%×10 mL。

例:某患者需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15 mg,应取制剂规格为0.5%×2 mL 地西泮注射液多少毫升?
由题意已知该制剂含地西泮0.5%×2 = 0.01 g(10 mg)
2. 比例浓度
注:式中,W 表示溶质重量,以g 为单位;X 表示比例浓度的溶液体积份数;V 表示欲配制溶液的体积,以mL 为单位。

例:欲配制1:5000 高锰酸钾溶液2000 mL 洗胃,应称取高锰酸钾多少克?
由题意已知X = 5000;V = 2000 mL
即称取0.4 g 高锰酸钾加入2000 mL 温开水即可。

溶液的稀释
CⅠ·VⅠ= CⅡ·VⅡ
注:式中,CⅠ和VⅠ分别表示浓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Ⅱ和VⅡ分别表示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计算时应注意浓度表示法和体积单位的一致性。

例:配制75% 乙醇溶液1000 mL,应取95% 乙醇多少毫升?
由题意已知CⅠ= 95%;CⅡ= 75%;VⅡ= 1000 mL;
即应取95% 乙醇溶液789 mL,加水稀释到1000 mL。

微量输液泵应用的计算
1. 泵注浓度的计算
注:如浓度以µg/mL 计算,则需再乘以1000。

2. 每小时所需药量的计算
每小时所需药量(mg)= 医嘱泵注剂量(mg/min)×60(min)
3. 泵注速度的计算
例:医师给某患者处方利多卡因注射液100 mg×5 支,每支5 mL,加5% 葡萄糖注射液25 mL 稀释,医嘱泵注射剂为 2 mg/min,求利多卡因泵注浓度、每小时所需利多卡因量及利多卡因泵注速度。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快存起来吧!
一、补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

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
(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二、20%甘露醇8克静点正常情况下能带出液体为100毫升。

三、热量(能量)的计算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热量(能量):25——30kcal/kg/日
成人每天基础热量(能量):1kcal×24×体重(kg)
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4.1kcal/g
脂类(脂肪)9.3kcal/g
碳水化合物(糖类)4.1kcal/g
注:卡路里(cal)的定义: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热量单位换算公式:
1kcal=1000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粗略计算热量:
50g大米或50g白面(相当于小米50g、挂面50g、苏打饼干50g、高粱米50g、干粉条25g、凉粉750g、土豆250g、咸面包60g)=180kcal
50g瘦肉(相当于鸡蛋50)=80kcal
250g牛乳(相当于豆浆300g、牛乳粉18g、酸奶1瓶)=160kcal
1汤勺花生油(相当于花生米30粒、核桃2个、葵花籽18g、南瓜籽18g、
芝麻酱9g、带壳花生25g)=80kcal
500g——750g蔬菜(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芹菜、莴笋、西葫芦、
西红柿、冬瓜、黄瓜、茄子、丝瓜)=80kcal
1.糖尿病患者的每天所需热量:
Broca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桂法: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
注: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20%;消瘦:低于标准体重的20%。

附: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cm)2
体重指数WHO标准
正常 18.5——24.9
肥胖前期 25.0——29.9
Ⅰ度肥胖 30.0——34.9
Ⅱ度肥胖 35.0——39.9
Ⅲ度肥胖≥40
体重卧床休息轻体力劳动中等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
肥胖 15kcal/kg/d20-25kcal/kg/d 30kcal/kg/d 35kcal/kg/d
理想体重15-20kcal/kg/d30kcal/kg/d 35kcal/kg/d 40kcal/kg/d
消瘦20-25kcal/kg/d35kcal/kg/d 40kcal/kg/d 45-50kcal/kg/d
每日总热量=体重×所需热量(kcal)/kg/d
糖尿病患者所需胰岛总用量的公式(单位)=体重(kg)×1000×0.6×(病人血糖值mmol/L-5.6)÷1000÷11.1
1g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能量约4kcal。

脑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备,其所需的能量要依靠血中葡萄糖氧化供应。

脑缺氧时1mol糖可以产生2molATP;另有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成Co2 和H2o时可净生成
36——38molATP。

2.结核病人的营养原则:三高二禁
三高:
高热能:一般30kcal/kg/d、总摄入量为2000kcal/d;
轻体力劳动者:40kcal/kg/d、总摄入量为2400kcal/d。

高蛋白:摄入量为1.2——1.5g/kg/d、每天的总进量为80——100g,其中
优质蛋白如肉、禽、水产品、蛋、乳及大豆制品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

高维生素:应重点补充V——A、B、C、D等。

二禁:禁止吸烟和饮酒。

应特别注意钙和铁的补充。

四、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肾小球滤过率是最常用的表示肾小球
滤过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双肾滤过的血浆的毫升数。

是一个反映肾脏真实功能的指标。

正常成人,GFR应大于90毫升/分钟。

低于60毫升/分钟时目前就认为已经处于慢性肾脏病三期的状态,
需要认真进行治疗了。

小于15毫升/分钟时应开始进行透析治疗。

MDRD(肾脏病饮食研究)公式
GFR=1.86×(血肌酐)-1.164×年龄-0.203
女生:上述数据结果×0.74
用此公式测出的相关性很好,可以提高早期慢性肾脏病的诊断率。

为此美国病理学院和澳大利亚病理学院提出对慢性肾脏病要列出血肌酐值,
同时也应写出肾小球滤过率,特别是GFR<60mL/min/1.73 m2者。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计算公式:体重(kg)×(140—年龄)/72×血清肌酐值(mg/L)
女性:上述数据结果×0.85
五.妇儿必备计算公式
1.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2.头围:
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3.胸围:
出生时平均32cm。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

4.牙齿:
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5.囟门:
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6.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100~110)=500~550
7..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
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8.血压:
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9.预产期计算:
末次月经第一天,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阴历日期加15天)
六.烧伤面积的计算:
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
(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3)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小儿头部面积为9+(12-年龄):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
七.计算基础代谢:BMR=脉率+脉压-111
八.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