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
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23分)
1. (6分)给下面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亘古________ 伫立________ kǎi甲________ 呕心lì血________
2. (2分)(2020·郑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驻扎夜幕剃须刀真知灼见不容质疑
B . 蹦跃报歉度假村逢场作戏甘拜下风
C . 宣泄抉择满堂采德高望重等闲视之
D . 坐标安详洽谈会包罗万象容光焕发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B . 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 . 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 .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4. (2分)(2019·鄂州)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 . 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 .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5. (2分)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________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孔乙己到
店,可以笑几声,________ 至今还记得。

A . 就如果就那么
B . 便只要就因此
C . 也只有才所以
D . 就只要才因此
6. (2分)(2018·毕节) 下列说法最得体的一项是()
A . 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出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她家具体住在什么地方,于是见人就问:“喂,
我姑姑家住在哪里?”
B . 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一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热水,说:“妈妈,您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
C . 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而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看,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他不耐烦地说:“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
D . 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笼头坏了,水流下来淋湿了芳芳堆在阳台上的蜂窝煤,她气冲冲地跑上去说:“哼!真没素质,淋坏了人家的煤巴也不管!”
7. (2分) (2017七下·抚宁期末)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矿藏,水流,国有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B . 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生的地方?已经无法知道了。

C . 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做“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


D . 尽情歌唱吧,欢呼吧,为我们这春光明媚的大地!
8. (2分) (2017七下·江都期中)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明时节,天气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

①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

②有时一片白云忽然飘散,变成了许多楼台。

③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阴蔽日。

④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

A . ①④③②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①④②
9. (3分)《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写的“幻想曲”《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________”,是一篇著名的________。

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________”这个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________和
________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为无产阶级谱写了一曲充满________激情的颂歌。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
10. (15分)(2017·杭州模拟)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16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
材料二:学校食堂,我们常能看到不少“剩男”“剩女”。

完全吃掉的少,随意浪费的多。

60%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剩饭,有的学生扒几口就倒了。

“心疼”是食堂师傅常常提到的词。

(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学校食堂要开展“光盘行动”,请为食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假如你遇到一位将许多剩饭剩菜倒掉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呢?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
11. (18分) (2019八上·阜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碎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

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

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

②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

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

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

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

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

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

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

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泡制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

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

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

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

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

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

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

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

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

⑧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

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

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1)请阅读选文②~⑧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 ---温暖地融入---C________---D________ ---温暖地召唤
(2)第③段中“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如何理解“惭愧”和“感动”?
(3)请从词语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

(4)在本文中,“我”的初中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

12. (13分) (2017七上·镇江月考) 阅读《春》,完成下列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两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______图;第②段:________图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①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从用词角度赏析)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修辞角度)
(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13. (20分)阅读《从此不与爱抗争》,完成后面问题。

从此不与爱抗争
①叠纸飞机正起劲时,忽听同学说,闪!我迅速偏头,一个粉笔头擦着我耳边飞过。

嘿,没打着。

我正得意地笑着,头顶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杨老师说:“我让你闪,站后面去!”
②那天晚饭时,杨老师声色俱厉地批评:“佟来,你就不能争点气?……”她边说边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我一惊,从凳子上滑下来。

我说:“杨老师,你让我坐后面吧,我坐第一排都挡住后边的同学了。

”“坐第一排我都看不住你,坐后面你还不翻天了?”她愤怒地指着我:“在家你不用叫我老师!”“哦,”
我地重新叫了一声:“妈。

”她拂袖而去。

③那时,我觉得没有比有一个当老师的妈更糟糕的事了,而且,我妈还是我的班主任。

因为是她的儿子,监督我的人特别多。

老师们都说:佟来,要给你妈争气呀。

同学都说:老师的孩子还捣乱!在她的严格管教和复杂的舆论氛围下,小小的我度日如年,天天盼着赶紧上初中。

④没想到,上初中后,她每周都要到我们学校探访一次。

我的几个小学同学为此嘲笑我,并把我当年遭遇粉笔头袭击的事描述得绘声绘色,这让我在班里威信扫地。

那时,我下定决心离开她,考到远远的县城读书。

⑤初中毕业,我以全校第3名的成绩被县里的重点高中录取。

⑥成绩下来,她吃惊地看着我,眼神里有一种陌生,好像眼前站着的不是我。

她抬手想抚摸我的脑袋,可又迟疑着放下了,只喃喃自语:“佟来长大了,懂事了……”语调从未有过的温柔。

不知什么时候,她看我的眼神不再那样凌厉,而是有些喜悦、欣慰和……不知所措。

⑦那是我最惬意的一个暑假,我随心所欲地做着一切。

我看到了她的气愤和不满,但因为出色的成绩,我不再唯唯诺诺地躲避她的眼神,总不等她发火就站起来,以高出她半头的气势压倒她的火气……
⑧开学了,县城离镇上30公里,我住校。

⑨在远离杨老师的学校里,我得到了我向往的自由。

我成了班里第一个学会网络游戏并为之着迷的学生。

起初,我只在不回家的周末去网吧,之后晚上也偷偷地溜去玩,再后来,就逃课。

批评、记过已成了家常便饭……高一下学期我在网吧和人打架,学校终于做出了开除我的决定。

⑩我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灰溜溜地逃回家,对她道出了原委那一刻,屋子里静极了,连一根羽毛落地都能听见,她一句话也不说,大颗大颗的泪珠无声地滚落……“妈,”我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她不动,我又喊了她一声,她才醒悟过来,一把抓住我:“佟来,快带我去找你们的校长!”
⑪她认错、乞求,说尽了好话。

记忆中的杨老师那么骄傲,可在校长面前竟卑微如草芥,她流着泪说:校长,求求您了!
⑫我紧抿着双唇,所有年少的叛逆被她的眼泪和乞求击打成碎片,那一刻,我心如刀割。

⑬两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一所知名大学。

⑭大二开学不久,在我的极力邀请下,她来北京看我。

一出站台,她就紧紧拉住我的手,像一个害怕走丢的孩子。

走到宿舍楼口,她整整头发拉拉衣角,又去搽皮鞋上的灰尘,弯下腰的一瞬间。

我感到她的笨拙。

她和当年迅速将粉笔头砸向我的杨老师判若两人……她轻声说:你们学校可真大,学生也多呀!此时的她眼里闪现的自卑让我心疼。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她坚韧、强大,而那一刻我发现她那么脆弱、不堪一击。

我伸出手,将她拥在怀里,就这样拥着她一起走。

从此以后,我不会再和一颗爱我的心抗争,永远不!
(1)结合具体语境,在第②段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哦,”我地重新叫了一声:“妈。

”她拂袖而去。

(2)文章围绕着“年少的叛逆”写了那几件事?请分条简要概括。

(3)请从修辞和描写两个角度欣赏第⑽段画线的句子。

(4)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方面即可)
(5)结合文意,说说第⑭段中画直线句子的作用。

(6)读完全文,结合你与同学或者家长相处的生活实际,谈谈的感受。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23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答案:11-5、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考点:
解析:
答案:13-1、
答案:13-2、答案:13-3、
答案:13-4、
答案:13-5、答案:13-6、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