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黄陂区李集中学宋华斌
一、班主任工作综述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可能一次不经意的谈话开启了学生蒙昧的心扉,对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可能一个鼓励的眼神唤醒了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的基因,从而成就他一生的美德……
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

《班主任》
崔增录
都说你是最小的主任,
管着长不大的一群;
都说你是最棒的园丁,
画出我们成长的年轮。

都说你是最大的官,
管着未来的部长、将军;
都说你是最好的人,
就像我们的父母双亲。

二、正确关爱,营造温馨
“偏爱”“问题”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个人习惯不太好以及入班成绩偏差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

在班集体中,我注意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引导他们积极进取。

严爱优等生
对于入班成绩较好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以及班干部学生,谁都爱他们。

不过,毕竟是初中学生,他们身上肯定会存在问题。

只是他们身上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

小缺点可能是大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会迁就他们。

博爱中等生
中间部分的学生往往默默无闻,是一个班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问题”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

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

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向好的方面发展,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1、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
价值和尊严。

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2、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事事有人干”的制度。

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

在广泛参与过程中,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四、明晰责任,预防风险
如今的学生,个个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平时大都娇生惯养,难以管教。

班主任说轻了,没人听;说重了,又怕接受不了。

稍不顺心,就有可能离家出走,或寻死觅活,使本不该发生的意外事故发生。

五、树立威信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做老师的一定要身体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六、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关系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七、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

班主任对于一时犯错的学生,若能采取最
大限度的善意宽容,得到的教育效果也许会更佳。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八、善于“惩罚”
“惩罚”教育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我们不必谈“惩罚”而色变,只是使用“惩罚”艺术时,必须以爱护学生为前提,以唤起学生自知为目的。

九、勇于表扬
表扬是班主任开展工作采用的一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表扬常用方法有:口头表扬法;歌声表扬法;喜报表扬法;“奖品”自我选择法。

表扬应注意艺术性:实事求是;掌握时机;注意分寸;大小并重。

十、批评的艺术性
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温和式’批评;
对于脾气不好,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商讨式’批评;
对于无意识过失或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容忍式’低调处理;
十一、平等对待学生
主动接近他们,多谈心,使他们认为老师没有偏见,而是平时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够。

使他们在班内有温馨感。

在处理问题时应了解清楚谁对谁错。

切忌按印象办事,更不能带有个人成见,武断处理问题,严忌厚此薄彼,偏听偏信易造成受到不公正同学的敌对情绪。

《三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在校园里巡视,看到一个男学生在用泥块扔另一个学生。

陶行知看到马上制止了这个学生的行为,并叫他在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等他。

当天放学后,陶行知迟到了几分钟去办公室,看到这个学生已经在办公室门口等他。

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给你的。

学生感到不解,陶行知解释说,因为你是个遵守时间的人。

说完又给了第二块糖给学生,说这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当你用泥块扔同学的时候,我叫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是尊重老师的。

学生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是奖励给你的第三块糖。

因为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学生,我已经调查过了,你之所以扔同学,是因为你看到那个同学在欺负女同学,你看不惯才会扔他的。

可见你是个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做斗争的人。

学生听到陶行知这样说,很不好意思地说,校长,但是我扔的不是坏人,是我自己的同学。

虽然他欺负同学不对,但是我也不应该扔他。

陶行知听到他这么说,笑着说,好了,我们今天的谈话结束了,你可以回去了。

是陶行知先生宽以待生之心,用三颗糖,三言两语教育、感化了这位犯错学生,使他诚恳改过了。

让孩子把话说完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的失望。

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这样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

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

用回忆的方法“换位思考”,就能很真切地感受学生的心情,把握学生心理动态。

当学生犯了错,气愤主宰了你所有的情绪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不会喜欢吼叫着批评我的老师。

当学生花了很大的努力却还是见不到进步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需要老师再一次的鼓励。

当学生遇到了挫折而伤心难过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能坐在身边握着我的手给我再一次站起来的力量。

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分享我的快乐并为我骄傲。

假如是我的孩子——站在家长的立场思考
假如我是孩子——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
态度
把心摆平,才能把事摆平!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则决定人生的成就。

职业精神
天才的成就是上帝给的,普通人的成就是职业精神换的。

有了职业精神,我们内心就有了安定的力量,有了抵抗外界压力的承受力。

十二、总结交流:
班集体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班主任不是班集管理的主体,
只是班集管理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从中找到可行的管理之法,因为我们要的不是一群只会服从的“庸才”,而是一批具有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并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人才。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

”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的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但看着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快乐的,我们要从苦中作乐!
周立波的话:
小时候,幸福是一样东西,得到了就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理想,实现了就幸福;成熟了,幸福是一种心态,理解了就幸福。

《心》
热心献给工作,爱心献给学生,
发现问题要细心,处理问题要精心,
思想工作要耐心,做事情要用心。

只要真心想做好,用心去做好,就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干得出色,富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