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四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
活动目标:
1、运用儿歌、故事和比较活动,启发幼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成长变化。

2、鼓励幼儿在同伴间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和感受。

3、激发幼儿对成长过程的积极情绪,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整理一套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2、收集并准备幼儿去年穿过的鞋袜、对比图片,包括小孩、公鸡、青蛙的成长对比。

活动流程:
一、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比较小时候和现在的不同,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二、展示幼儿去年的鞋袜和穿戴物品,让幼儿尝试穿戴并分享各自的体验。

三、讲述故事《我长高了》,随后讨论小猴子是否长高以及合适的测量位置。

四、进行同伴间的身高比较:
1、两人一组,背对背站立比较身高。

2、增加人数,轮流进行背对背的身高比较。

3、组织小组,讨论组内成员的身高顺序。

五、学习歌曲《笑呀笑》,模仿歌曲中的角色,伴随音乐做动作。

1、结合角色,使用"长大了,我就可以…"的句式表达。

2、加入舞蹈动作,边说边表演。

3、鼓励幼儿分享为什么长大是好的,进行同伴间的交流讨论。

4、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思考长大后能做的事情。

六、促进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用"长大了,我就可以…"的句式表达对成长的期待。

七、扩展活动:
1、提出问题,让幼儿想象如果自己是小动物,如何期待长大,练习使用特定句型。

2、对勇于表达的幼儿给予小红花作为鼓励。

3、提出任务,让幼儿在家中做一件事来展示他们"长大了",例
如帮助父母做家务。

八、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思考未来长大后想从事的职业,进行户外活动"找朋友",要求幼儿在家中完成一项任务,向父母展示他们的成长。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二)
目标:
1.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气候,理解我国地域的广阔性。

2.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使用图标辅助朗诵和记忆诗歌的方法。

重点:
学习和理解诗歌的内涵。

难点:
运用图标有效地朗诵和记忆诗歌。

准备:
1. 准备《我们的祖国真大》的课件,以及天气预报视频。

2. 建立幼儿对观看天气预报的基本认知,布置好相关活动材
料。

过程:
1. 展示中国地图,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能识别这是什么吗?
我们的中国地图像什么形状?
你们对我们的祖国有什么印象?
总结:江苏在地图上仅是一个小点,显示出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广阔!
2.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以预报的形式朗诵诗歌。

(1) 教师引导:观察这位阿姨在做什么?
我们一起听听她今天播报了哪里的天气预报。

(2) 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初步接触内容。

3. 幼儿学习诗歌。

(1) 回顾诗歌内容,教师逐步展示图标辅助理解。

(2) 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加深印象。

(3) 幼儿参照图标学习朗诵,尝试记忆诗歌。

4. 通过问答,使幼儿理解各地气候差异体现祖国的辽阔。

(1) 教师引导:观看天气预报后,你们注意到哪些气候差异?
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如此广大?
面对如此大的温差,作为中国人你们有什么感受?
(2) 幼儿自由交流,分享观察和想法。

(3) 教师总结: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

南方四季温暖,而北方此时已开始下雪,温度极低。

这表明在同一时刻,我国各地正发生着截然不同的景象。

5. 游戏:动态天气预报。

(1) 幼儿自由分组,教师说明游戏规则,以强化诗歌记忆。

(2) 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三)
活动目标:
1. 分辨不同蔬菜的独特性,并理解它们各自生长的环境差异。

2. 通过对歌的方式,学习并掌握儿歌的诵读。

活动准备:
1. PPT演示文稿《菜地里的歌》。

活动流程:
一、互动讨论
1. 观察PPT中的图像,识别并说出各种蔬菜的名称。

引导语:今天,我们有一些蔬菜朋友要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起了解它们。

问题:图片中展示了哪些蔬菜?它们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如:黄瓜、南瓜、茄子,颜色为绿色、形状为圆形或长形)
总结:豆角是青绿色的,细长如丝;萝卜呈白色,体型饱满;黄瓜外表翠绿,仿佛披着绿衣;茄子紫色光滑;辣椒红色,底部尖尖,像长着小嘴巴;南瓜的皮随着成熟度变黄。

2. 推测这些蔬菜的生长位置。

总结:它们可能生长在土壤中,也可能在水中。

3.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指出每种蔬菜的确切生长地点。

总结:豆角和黄瓜都攀附在藤蔓上生长;南瓜虽然也有藤蔓,但主要生长在地面上;萝卜则藏在地下,只露出地面上的叶子。

二、猜猜念念学儿歌
1. 结合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儿歌中描述的蔬菜。

提示:让我们动动脑筋,猜猜看这首儿歌在描述哪些蔬菜。

2. 播放PPT,让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猜对了,现在请记住这些答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3. 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练习。

提问:什么青青细又长?
回答:豆角青青细又长。

4. 全体幼儿参与,一起完整地朗读儿歌。

三、对歌游戏
1. 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将幼儿分为男、女两组,进行问答对歌。

提示:你们都学得很快,现在我们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对歌。

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看看哪一组更出色。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
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 两组互换提问与回答的角色。

3. 分为太阳组和月亮组,每组负责两句话的提问和回答。

太阳组: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组: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 采用“(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形式诵读儿歌。

提示:每念完一句,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例如:“什么青青细又长”,大家回应:“嘿,细又长”。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范文(四)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促进他们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见解和感受。

2. 使幼儿体验故事中蕴含的情感,理解朋友间应相互宽容、珍视情谊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大熊的拥抱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拥抱节
1. 教师:今天我将为你们讲述一个故事。

(播放音频)
请幼儿们说出故事的名称,并讨论拥抱节可能包含的活动和氛围,如幸福、快乐、美好等。

2. 继续播放音频,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拥抱节的背景。

二、深入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1.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询问故事中提及的拥抱节是关于什么,以及大熊在拥抱节的早晨打算做什么。

2. 播放音频,揭示大熊的具体计划,引导幼儿思考大熊想要拥抱的朋友数量,并讨论自己在拥抱节上可能会拥抱的人数。

3. 教师询问大熊在拥抱节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的心情变化和原因。

4. 讨论如何帮助大熊,以及在犯错后除了道歉,还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赢得他人的喜爱。

5. 播放音频,展示故事的结局,讨论大熊为何在得到拥抱后流下了更多的泪水。

6. 询问幼儿对大熊的感受,以及他们作为大熊会如何改变行为以赢得更多朋友的喜欢。

三、实践拥抱节
1. 教师强调拥抱可以带来的积极情感,提议举办一个班级的拥抱节。

2. 鼓励幼儿分享是否有想给之前不愿拥抱的人一个改正机会的想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他们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拥抱。

3. 在轻柔的音乐中,开始温馨的拥抱节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和分享拥抱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