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业测评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蒸发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业分层测评1 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蒸发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业分层测评1 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蒸发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业分层测评1 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蒸发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学业分层测评(一) 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蒸发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以下四种标签,适合贴在无水乙醇试剂瓶上的是()
【解析】乙醇为易燃液体。

【答案】D
2.下列生产、生活、实验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进入煤矿井下作业,戴上安全帽,用帽上的矿灯照明
B.节日期间,可以在热闹繁华的商场里燃放烟花爆竹,欢庆节日
C.点燃打火机,可以检验液化气钢瓶口是否漏气
D.实验室里,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及时用玻璃棒搅拌,配制稀硫酸
【解析】煤矿中的瓦斯气体和液化气都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所以A正确,C不正确;燃放烟花爆竹应在人少的空旷处燃放,B不正确;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容易因放热过多而导致酸液沸腾溅出,D不正确。

【答案】A
3.下列关于加热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准对着别人,但可以对着自己
B.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于加热
C.用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把H2通过预先加热的氧化铜
D.无论给试管中的液体还是固体加热,都必须先预热
【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准对着别人,也不能对着自己,A项错误;有些玻璃仪器不能加热,如量筒,B项错误;H2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通H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再加热CuO,以防引起爆炸,C项错误.
【答案】D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B项试管内液体过多;C项胶头滴管不可伸入试管中;D项会导致失火。

【答案】A
5.实验室将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A.②③④⑤①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解析】在将NaCl溶液蒸发时,根据题意应先放置酒精灯,然后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来调整铁圈的位置,接下来放上蒸发皿,加入NaCl溶液并加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当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答案】B
6.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KNO3溶液(K2SO4):适量Ba(NO3)2溶液
B.CaCO3粉末(CaCl2):过量盐酸
C.Cu粉(Zn粉):过量盐酸
D.CO2(O2):灼热的铜网
【解析】CaCO3中的CaCl2杂质易溶于水,而CaCO3不溶于水,把样品溶于水过滤即可除CaCO3中的CaCl2;不能用盐酸,因盐酸可与CaCO3反应而生成CaCl2。

【答案】B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D.①③⑤
【解析】过滤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溶解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取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时不需要使用玻璃棒。

【答案】A
8.要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MgCl2,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是( )
A.加入适量Na2SO4后过滤
B.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过滤
C.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蒸发
D.加入过量Na2CO3后过滤
【解析】除去MgCl2,应加入适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为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过滤除去Mg(OH)2沉淀,即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答案】B
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错误!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解析】实验室制取O2反应后固体剩余物为KCl(易溶于水)和MnO2(难溶于水),因此可将混合物溶于水并过滤即可分离二者,而要求回收纯净的MnO2,所以对MnO2还需洗涤、干燥。

【答案】B
10.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1)D的名称是________.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__、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
结果比实际结果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过滤操作中的“二低”是: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引起误差的操作可能是称量时出错,溶解搅拌或过滤时有液体溅出,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

【答案】(1)蒸发皿(2)蒸发
(3)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4)称取时出错;过滤或蒸发时有液体溅出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1.已知单质碘受热易升华(固体变为气体)。

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

过滤B.加热升华C.加热分解D.洗气法。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________。

(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________.
(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________.
【解析】除去溶液中的固体颗粒,一般用过滤的方法;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可通过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单质I2易升华,可用升华法把I2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CaO中的CaCO3可用加热法使CaCO3分解。

【答案】(1)A (2)D (3)B (4)C
12.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滤液错误!错误!精盐
(1)第①步中,操作A是________,第⑤步中,操作B是________。

(2)第④步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假设粗盐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溶解过滤
(2)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3)操作③④中生成的Mg(OH)2、CaCO3、BaCO3沉淀会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物质而无法过滤除去,从而影响精盐的纯度
(4)取少量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沉淀生成,则表明BaCl2已过量
[能力提升]
13.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Na2CO3,若要将该固体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为( )
A.溶解→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溶解→加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C.溶解→加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溶解→加适量的盐酸→加热
【解析】加入BaCl2、CaCl2溶液或盐酸会引入新的杂质Cl-,故A、B、D的操作得不到纯净的NaOH溶液。

【答案】C
14.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稀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
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
C.Cu(CuO):盐酸、过滤
D.CaCO3(CaO):水、过滤
【解析】除去稀H2SO4中的HCl用AgNO3溶液,会使SO错误!和Cl-同时沉淀,同时还引入了NO错误!新杂质;单纯用Ba(NO3)2溶液除去KNO3中的K2SO4时,其量不易控制;CaO与水反应生成微溶的Ca(OH)2不易与CaCO3分离;CuO能够溶解于盐酸中而铜不能。

【答案】C
15.为证明CO具有还原性,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

(2)洗气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提出甲设计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管口旋转到A 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装置中尾气处理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请你为丙同学设计一种合理的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搞清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基本操作,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与CuO反应应先通入CO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O有毒,故应先点燃B处酒精灯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1)B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将未反应的CO转化为CO2,防止污染空气(4)不合理A、B并非同时点燃(5)在导管末端连接一气囊(或贮气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