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 轨道中心线至岩壁吊车梁外边缘的水平距离,一般可取为300mm~500mm。当桥机的
轮压较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对于特大型吊车,尚应适当加大,mm。
4.3.2岩壁角应综合考虑岩层、主要地质构造及节理裂隙的影响,以及岩壁吊车梁截面尺寸、锚杆的布置和受力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为20~40。
4.3.3岩壁吊车梁外边缘高度h1不应小于h/3,且不宜小于500mm。
Pmax——在桥机额定起重重量下,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单个最大轮压;
Fvk——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
Fhk——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
Fv——单位梁长竖向轮压设计值;
Fh——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设计值;
m1——吊车额定起重重量;
m2——全部小车和吊具的重量之和,不包括桥机大车的重量;
G——单位梁长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设计值;
kN;在吊车动载试验时,单个最大轮压为1.1Pmax。
L1、L2——吊车基本特征轮距,m;
c1——轨道中心线至上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m;
Fvk——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kN/m。
2 当单台桥机一侧作用12个轮子(图5.1.3(c)、(d)时,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FV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后取FVK3和FVK4的大值。
4.3 截面尺寸
4.3.1岩壁吊车梁的顶面宽度B应满足布置和运行条件,可按公式(4.3.1)拟定,岩壁吊车梁基本尺寸见断面图4.3.1。
图4.3.1岩壁吊车梁基本尺寸断面图
B=c1+c2(4.3.1)
式中:
c1—— 轨道中心线至上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包括c5(岩壁吊车梁上部岩壁喷混凝土厚度、
防潮隔墙内空隙净宽和防潮隔墙厚度)、c6(桥机端部至防潮隔墙的最小水平距离)和桥机端部到轨道中心的距离,mm;
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其内容主要包括岩壁吊车梁的一般规定,结构设计方法,构造、施工技术和监测与试验方面的要求等。
本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Q/CHECC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HECC003-2008
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
Designspecificationsforrock boltcrane girder
inundergroundpowerhouse
2008-06-发布 2008-08-01实施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发布
图5.1.3(c)单台桥机一侧作用12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一
图5.1.3(d) 单台桥机一侧作用12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二(水平26°扩散)
(5.1.3-5)
(5.1.3-6)
其中:B03=2L1+L2
B04=4L1+L2+C1
5.1.4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5.1.4)
式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1.2岩壁吊车梁荷载计算时,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单个最大轮压可按DL507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5.1.3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当单台桥机一侧作用8个轮子(图5.1.3(a)、(b)时,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Fv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后取FVK1和FVK2的大值。
4.3.4岩壁吊车梁梁体底面倾角β0宜为30º~45º。
4.3.5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工程设计中可参考附录B类比初拟,并符合下列要求:
h3.33(c4-c2)(4.3.5)
式中:
h——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mm。
c4——悬臂长度,mm。
4.3.6岩壁吊车梁上排受拉锚杆倾角α1可在15°~30°之间选取,下排受拉锚杆倾角α2可比上排受拉锚杆倾角α1小5°~10°。当采用预应力锚杆时,锚杆倾角应小于岩石面的残余摩擦角。锚杆倾角最终选取应结合地质条件通过多方案综合分析后确定。
岩壁吊车梁形成后,后续洞室开挖引起的岩壁吊车梁锚பைடு நூலகம்的应力称为释放应力。
3.1.5
岩壁吊车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ultimate
岩壁吊车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受拉锚杆达到屈服的状态和岩壁吊车梁与岩壁结合面达到抗滑失稳的状态。岩壁吊车梁结构受拉锚杆设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指受拉锚杆钢筋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受压区混凝土或者岩壁边缘达到极限值压应变的状态。
τi——结合面上第 个单元的剪应力。
3.2.3
c1——轨道中心线至上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
c2——轨道中心线至岩壁吊车梁外边缘的水平距离;
c4——悬臂长度;
h——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
d——锚杆钢筋直径;
D——锚杆孔直径;
La——受拉锚杆在稳定岩体内的锚固段长度;
L1、L2——吊车基本特征轮距;
β——岩壁角;
W——单位梁长上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设计值;
M——吊车梁单位竖向轮压、横向水平荷载、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单位梁
长上轨道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所有各荷载的设计值对受压锚杆与岩壁斜面交点的力矩和;
σb——锚杆应力;
σ——锚杆轴向最大拉应力;
τ——锚杆剪应力;
σi——结合面上第 个单元的法向正应力;
GB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199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20065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规范
DL5077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510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DL/T505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176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
DL/T5181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梁体混凝土的水泥宜优先选用中、低热水泥。梁体混凝土的骨料宜优先选用线膨胀系数小的骨料。梁体混凝土的级配宜采用二级配。
4.2.2岩壁吊车梁的锚杆材料按下列规定选用:
1 砂浆锚杆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钢筋。
2 预应力锚杆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3 高地应力区砂浆锚杆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将吊车竖向最大轮压标准值等效换算为沿梁轴方向单位长度(1m)的竖向轮压标准值,称为单位梁长竖向轮压。
3.1.3
吊车梁荷载(包括桥机的竖向轮压、横向水平荷载、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岩壁吊车梁锚杆的应力称为荷载应力。
3.1.4
释放应力 released stress
β0——岩壁吊车梁梁体底面倾角;
αi——第i排受拉锚杆的倾角;
h0——岩壁吊车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竖向轮压作用点至岩壁吊车梁下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
As1、As2——第一、二排受拉锚杆单位梁长的计算截面面积;
——第i排受拉锚杆单位梁长的实配截面面积;
As——单根受拉锚杆的截面面积;
Asv——单位梁长横向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
DL/T5198水电水利工程岩壁吊车梁施工规范
DL/T5208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
SD335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
3.1 主要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岩壁吊车梁
岩壁吊车梁是用锚杆将钢筋混凝土锚固在地下厂房岩壁上的结构,由钢筋混凝土、锚杆和围岩共同承受荷载和作用。
3.1.2
单位梁长竖向轮压 vertical wheel load on per meter girder
5.2 荷载组合
5.2.1岩壁吊车梁结构设计应考虑下列三种设计状况:
1 持久状况。
2 短暂状况。
3 偶然状况。
三种设计状况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岩壁吊车梁可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5.2.2岩壁吊车梁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组合应考虑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
5.2.3岩壁吊车梁的基本组合包括持久状况或短暂状况下,永久作用与可变作用的效应组合。永久作用(荷载)包括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可变作用(荷载)包括吊车竖向轮压及水平荷载。可变作用(荷载)分桥机额定载荷起吊时的可变作用和吊车动载试验(1.1倍额定载荷)起吊时的可变作用两种。
5.2.4持久状况基本组合,在设计标准断面下,永久作用与桥机额定载荷起吊时可变作用的效应组合,见表5.2.4。
Ai——第 个单元沿滑裂面的面积。
3.2.4
0——结构重要性系数;
ψ——设计状况系数;
d——结构系数;
——抗剪断摩擦系数的分项系数;
——抗剪断粘结力的分项系数;
b——粘结强度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n——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吊车轮数。
4.1 布置
4.1.1岩壁吊车梁必须建筑在稳定的边墙围岩基础上。对边墙可能不稳定岩体和不良地质情况,应进行块体稳定分析计算,并根据稳定性需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4.3.7岩壁吊车梁锚杆间距不宜小于700mm;当受拉锚杆布置一排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布置成两排,上、下两排锚杆的距离不宜小于600mm。
5.1 荷载
5.1.1岩壁吊车梁承受的荷载包括桥机的竖向轮压、横向水平荷载、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岩壁吊车梁的受力锚杆还承受释放应力。
4.2.3岩壁吊车梁梁体中的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钢筋。
4.2.4锚杆的胶结材料宜选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其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强度等级:采用砂浆锚杆时不宜低于M30;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不应低于M35,自由段不应低于M20。
4.2.5胶结材料与孔壁及钢筋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宜根据试验结果按其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按附录A选用。
4.1.2岩壁吊车梁梁体下部有交叉洞室时,交叉洞室顶部与梁体底部间应保持一定的岩体支撑厚度,对梁体基础刚度削弱的部位应予以加强,并应采取工程措施,减少交叉洞室开挖对岩壁吊车梁围岩的扰动。
4.2 材料
4.2.1采用普通砂浆锚杆的岩壁吊车梁一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二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孝松、冯树荣、关沛文、杨伏秋、郭三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整体围岩类别为Ⅰ、Ⅱ、Ⅲ类的地下厂房砂浆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对于局部Ⅳ类或Ⅴ类围岩,经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后也可采用岩壁吊车梁。
预应力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可参照执行。
图5.1.3(a)单台桥机一侧作用8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一
图5.1.3(b)单台桥机一侧作用8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二(水平26°扩散)
(5.1.3-1)
(5.1.3-2)
其中:B01=L1+L2
B02=2L1+L2+C1
式中:
Pmax——在桥机额定起重重量下,作用于岩壁吊车梁顶部的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单个最大轮压,
目 次
前 言
根据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关于2004年度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的通知》(水电顾科[2004]0012号文)的安排,由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首次组织编制《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岩壁吊车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挪威引进以来,在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厂房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为了总结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经验,适应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统一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是必要的。
3.2 基本符号
3.2.1
fy——受拉锚杆、梁体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rb,k——胶结材料与孔壁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fb,k——胶结材料与钢筋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fyk——锚杆抗拉强度标准值;
——岩壁斜面上抗剪断摩擦系数标准值;
——岩壁斜面上抗剪断粘结力标准值;
fi——结合面上第 个单元的摩擦系数。
3.2.2
qchecc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hecc0032019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designspecificationsrockboltcranegirderundergroundpowerhouse201906发布20190801实施31主要术语32基本符号41布置42材料43截面尺寸51荷载52荷载组合53结构设计1054有限元计算与评价1781监测1782试验17附录a规范性附录粘结强度标准值18附录b资料性附录已在建工程岩壁吊车梁基本参数19附录c资料性附录砂浆锚杆岩壁吊车梁的结构计算20附录d资料性附录岩壁吊车梁稳定性有限元评价25条文说明根据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关于2019年度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通知水电顾科20190012号文安排由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首次组织编制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Fhk——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m;
m1——吊车额定起重重量,kN;
m2——全部小车和吊具的重量之和,不包括桥机大车的重量,kN;
n——桥机一侧轨道上吊车轮数。
5.1.5桥机的竖向轮压和横向水平荷载的作用分项系数均采用1.1,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的作用分项系数均采用1.05。桥机竖向轮压动力系数可采用1.05。
轮压较大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对于特大型吊车,尚应适当加大,mm。
4.3.2岩壁角应综合考虑岩层、主要地质构造及节理裂隙的影响,以及岩壁吊车梁截面尺寸、锚杆的布置和受力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为20~40。
4.3.3岩壁吊车梁外边缘高度h1不应小于h/3,且不宜小于500mm。
Pmax——在桥机额定起重重量下,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单个最大轮压;
Fvk——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
Fhk——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
Fv——单位梁长竖向轮压设计值;
Fh——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设计值;
m1——吊车额定起重重量;
m2——全部小车和吊具的重量之和,不包括桥机大车的重量;
G——单位梁长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设计值;
kN;在吊车动载试验时,单个最大轮压为1.1Pmax。
L1、L2——吊车基本特征轮距,m;
c1——轨道中心线至上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m;
Fvk——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kN/m。
2 当单台桥机一侧作用12个轮子(图5.1.3(c)、(d)时,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FV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后取FVK3和FVK4的大值。
4.3 截面尺寸
4.3.1岩壁吊车梁的顶面宽度B应满足布置和运行条件,可按公式(4.3.1)拟定,岩壁吊车梁基本尺寸见断面图4.3.1。
图4.3.1岩壁吊车梁基本尺寸断面图
B=c1+c2(4.3.1)
式中:
c1—— 轨道中心线至上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包括c5(岩壁吊车梁上部岩壁喷混凝土厚度、
防潮隔墙内空隙净宽和防潮隔墙厚度)、c6(桥机端部至防潮隔墙的最小水平距离)和桥机端部到轨道中心的距离,mm;
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其内容主要包括岩壁吊车梁的一般规定,结构设计方法,构造、施工技术和监测与试验方面的要求等。
本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和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Q/CHECC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CHECC003-2008
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
Designspecificationsforrock boltcrane girder
inundergroundpowerhouse
2008-06-发布 2008-08-01实施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发布
图5.1.3(c)单台桥机一侧作用12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一
图5.1.3(d) 单台桥机一侧作用12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二(水平26°扩散)
(5.1.3-5)
(5.1.3-6)
其中:B03=2L1+L2
B04=4L1+L2+C1
5.1.4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5.1.4)
式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1.2岩壁吊车梁荷载计算时,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单个最大轮压可按DL507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5.1.3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当单台桥机一侧作用8个轮子(图5.1.3(a)、(b)时,单位梁长竖向轮压标准值Fv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后取FVK1和FVK2的大值。
4.3.4岩壁吊车梁梁体底面倾角β0宜为30º~45º。
4.3.5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工程设计中可参考附录B类比初拟,并符合下列要求:
h3.33(c4-c2)(4.3.5)
式中:
h——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mm。
c4——悬臂长度,mm。
4.3.6岩壁吊车梁上排受拉锚杆倾角α1可在15°~30°之间选取,下排受拉锚杆倾角α2可比上排受拉锚杆倾角α1小5°~10°。当采用预应力锚杆时,锚杆倾角应小于岩石面的残余摩擦角。锚杆倾角最终选取应结合地质条件通过多方案综合分析后确定。
岩壁吊车梁形成后,后续洞室开挖引起的岩壁吊车梁锚பைடு நூலகம்的应力称为释放应力。
3.1.5
岩壁吊车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ultimate
岩壁吊车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受拉锚杆达到屈服的状态和岩壁吊车梁与岩壁结合面达到抗滑失稳的状态。岩壁吊车梁结构受拉锚杆设计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指受拉锚杆钢筋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受压区混凝土或者岩壁边缘达到极限值压应变的状态。
τi——结合面上第 个单元的剪应力。
3.2.3
c1——轨道中心线至上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
c2——轨道中心线至岩壁吊车梁外边缘的水平距离;
c4——悬臂长度;
h——岩壁吊车梁的截面高度;
d——锚杆钢筋直径;
D——锚杆孔直径;
La——受拉锚杆在稳定岩体内的锚固段长度;
L1、L2——吊车基本特征轮距;
β——岩壁角;
W——单位梁长上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设计值;
M——吊车梁单位竖向轮压、横向水平荷载、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单位梁
长上轨道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所有各荷载的设计值对受压锚杆与岩壁斜面交点的力矩和;
σb——锚杆应力;
σ——锚杆轴向最大拉应力;
τ——锚杆剪应力;
σi——结合面上第 个单元的法向正应力;
GB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199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20065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规范
DL5077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5108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DL/T505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176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
DL/T5181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梁体混凝土的水泥宜优先选用中、低热水泥。梁体混凝土的骨料宜优先选用线膨胀系数小的骨料。梁体混凝土的级配宜采用二级配。
4.2.2岩壁吊车梁的锚杆材料按下列规定选用:
1 砂浆锚杆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钢筋。
2 预应力锚杆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3 高地应力区砂浆锚杆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将吊车竖向最大轮压标准值等效换算为沿梁轴方向单位长度(1m)的竖向轮压标准值,称为单位梁长竖向轮压。
3.1.3
吊车梁荷载(包括桥机的竖向轮压、横向水平荷载、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岩壁吊车梁锚杆的应力称为荷载应力。
3.1.4
释放应力 released stress
β0——岩壁吊车梁梁体底面倾角;
αi——第i排受拉锚杆的倾角;
h0——岩壁吊车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竖向轮压作用点至岩壁吊车梁下部岩壁边缘的水平距离;
As1、As2——第一、二排受拉锚杆单位梁长的计算截面面积;
——第i排受拉锚杆单位梁长的实配截面面积;
As——单根受拉锚杆的截面面积;
Asv——单位梁长横向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
DL/T5198水电水利工程岩壁吊车梁施工规范
DL/T5208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
SD335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
3.1 主要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岩壁吊车梁
岩壁吊车梁是用锚杆将钢筋混凝土锚固在地下厂房岩壁上的结构,由钢筋混凝土、锚杆和围岩共同承受荷载和作用。
3.1.2
单位梁长竖向轮压 vertical wheel load on per meter girder
5.2 荷载组合
5.2.1岩壁吊车梁结构设计应考虑下列三种设计状况:
1 持久状况。
2 短暂状况。
3 偶然状况。
三种设计状况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岩壁吊车梁可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5.2.2岩壁吊车梁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组合应考虑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
5.2.3岩壁吊车梁的基本组合包括持久状况或短暂状况下,永久作用与可变作用的效应组合。永久作用(荷载)包括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可变作用(荷载)包括吊车竖向轮压及水平荷载。可变作用(荷载)分桥机额定载荷起吊时的可变作用和吊车动载试验(1.1倍额定载荷)起吊时的可变作用两种。
5.2.4持久状况基本组合,在设计标准断面下,永久作用与桥机额定载荷起吊时可变作用的效应组合,见表5.2.4。
Ai——第 个单元沿滑裂面的面积。
3.2.4
0——结构重要性系数;
ψ——设计状况系数;
d——结构系数;
——抗剪断摩擦系数的分项系数;
——抗剪断粘结力的分项系数;
b——粘结强度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n——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吊车轮数。
4.1 布置
4.1.1岩壁吊车梁必须建筑在稳定的边墙围岩基础上。对边墙可能不稳定岩体和不良地质情况,应进行块体稳定分析计算,并根据稳定性需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4.3.7岩壁吊车梁锚杆间距不宜小于700mm;当受拉锚杆布置一排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布置成两排,上、下两排锚杆的距离不宜小于600mm。
5.1 荷载
5.1.1岩壁吊车梁承受的荷载包括桥机的竖向轮压、横向水平荷载、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岩壁吊车梁的受力锚杆还承受释放应力。
4.2.3岩壁吊车梁梁体中的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钢筋,也可采用HPB235级钢筋。
4.2.4锚杆的胶结材料宜选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其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强度等级:采用砂浆锚杆时不宜低于M30;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不应低于M35,自由段不应低于M20。
4.2.5胶结材料与孔壁及钢筋的粘结强度标准值宜根据试验结果按其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按附录A选用。
4.1.2岩壁吊车梁梁体下部有交叉洞室时,交叉洞室顶部与梁体底部间应保持一定的岩体支撑厚度,对梁体基础刚度削弱的部位应予以加强,并应采取工程措施,减少交叉洞室开挖对岩壁吊车梁围岩的扰动。
4.2 材料
4.2.1采用普通砂浆锚杆的岩壁吊车梁一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二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孝松、冯树荣、关沛文、杨伏秋、郭三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整体围岩类别为Ⅰ、Ⅱ、Ⅲ类的地下厂房砂浆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对于局部Ⅳ类或Ⅴ类围岩,经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后也可采用岩壁吊车梁。
预应力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可参照执行。
图5.1.3(a)单台桥机一侧作用8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一
图5.1.3(b)单台桥机一侧作用8个轮子时,计算图式之二(水平26°扩散)
(5.1.3-1)
(5.1.3-2)
其中:B01=L1+L2
B02=2L1+L2+C1
式中:
Pmax——在桥机额定起重重量下,作用于岩壁吊车梁顶部的桥机一侧轨道上的单个最大轮压,
目 次
前 言
根据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关于2004年度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的通知》(水电顾科[2004]0012号文)的安排,由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首次组织编制《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岩壁吊车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挪威引进以来,在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厂房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为了总结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经验,适应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统一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是必要的。
3.2 基本符号
3.2.1
fy——受拉锚杆、梁体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rb,k——胶结材料与孔壁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fb,k——胶结材料与钢筋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fyk——锚杆抗拉强度标准值;
——岩壁斜面上抗剪断摩擦系数标准值;
——岩壁斜面上抗剪断粘结力标准值;
fi——结合面上第 个单元的摩擦系数。
3.2.2
qchecc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hecc0032019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designspecificationsrockboltcranegirderundergroundpowerhouse201906发布20190801实施31主要术语32基本符号41布置42材料43截面尺寸51荷载52荷载组合53结构设计1054有限元计算与评价1781监测1782试验17附录a规范性附录粘结强度标准值18附录b资料性附录已在建工程岩壁吊车梁基本参数19附录c资料性附录砂浆锚杆岩壁吊车梁的结构计算20附录d资料性附录岩壁吊车梁稳定性有限元评价25条文说明根据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关于2019年度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通知水电顾科20190012号文安排由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首次组织编制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
Fhk——单位梁长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m;
m1——吊车额定起重重量,kN;
m2——全部小车和吊具的重量之和,不包括桥机大车的重量,kN;
n——桥机一侧轨道上吊车轮数。
5.1.5桥机的竖向轮压和横向水平荷载的作用分项系数均采用1.1,岩壁吊车梁自重(含二期混凝土自重)、轨道及附件重力和梁上防潮隔墙重力的作用分项系数均采用1.05。桥机竖向轮压动力系数可采用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