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错题集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思品错题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姓名班级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揭示的道理是
A、要尊重自己就要先尊重他人
B、自尊的人心底无私达观大度
C、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D、自尊要适度,否则就是自负
2、对于他人的态度、评价和批评,自尊的人
A、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B、不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
C、很是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批评
D、过于敏感他人的议论和态度
3、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
有人讥讽他一事无成。
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爱迪生的回答体现了自信者的______心理品质。
A、好奇 B、专注 C、自尊 D、乐观
4、我国有位著名音乐家说:“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希望,都要想到早晨,都要想到阳光,都要想到亮丽的颜色。
”这句话主要说明
A. 信心是人战胜挫折的精神支柱 B.追求理想一定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C.看到自己的长处就能克服困难 D.充满自信的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5. 自立人生少年始。
青少年自理自立的关键是
A.告别依赖,拒绝帮助 B.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C. 立足当前,小事做起
D.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6、在我国,《宪法》、《刑法》、《教育法》《物权法》等重要法律都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上,由人大代表表决通过的。
这说明,我国法律体现的是
A..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B. 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C..人大代表的意志和利益 D. 党和国家的意志和利益
7、某著名音乐人因醉酒驾驶造成4车追尾事故,构成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这说明
A.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不尊重生命的行为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
C.主刑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罚金
D.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要受刑罚处罚
8、有人认为,法律是制裁违法犯罪的,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
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
A. 对违法行为的类别缺乏认识
B.没有认识到法律的基本特征和本质
C. 法律的作用缺乏全面认识 D、没有认识到一般违法是犯罪的前奏
9、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这一分类的依据是
A、社会影响的程度
B、社会危害性程度
C、受到处罚的程度
D、违反的法律类型
10、下列属于一般违法和犯罪区别的是
A.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B.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 D.犯罪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11. “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
”它阐明的道理是
A.挫折对人有双重影响B.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C.挫折也是人生的财富 D.只要经历挫折考验就一定能够成功
12.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A.严重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刑罚当罚性
D.国家强制性
13. 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14. 下列说法中,能正确体现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的说法是
A.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二者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C.二者违反的法律有所不同
D.二者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经营者应当
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商店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这些规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 B.规范作用 C.保护作用 D.强制作用
16、自立的前提是自主。
下列关于自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意采纳别人的建议
B、遇事能自己拿主意,什么事都独立完成
C、善于接受别人的忠告和意见,不固执己见
D、能独立地生活,自己的事情能自己负责
1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人民意志贵和利益的体现
B、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18、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是A、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 B、实力 C、增强信心 D、勇气
19、江苏省率先立法,明确规定学生在校的时间和作业量,学校应确实减轻学生负担。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
D、家庭保护
20、在如何产生这一问题上,法律区别于道德、纪律、规章等规则的特征是
A、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D、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
21、2013年9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受贿、滥用职权的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给人全部财产。
该案件从法律的特征这一角度来看,说明了
①、我国法律都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②、我国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⑤、我国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⑥、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
D、①②③④⑤⑥
22、我们又可以把违法分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这一划分的依据是
A、社会影响的程度
B、社会危害性的程度
C、受到处罚的程度
D、违反法律的类别
23、人生需要自立。
青年学生养成自立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
A.坚持己见,告别依赖 B.立足当前,小事做起
C.拒绝老师的一切教诲 D.回避与同学沟通交流
24、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了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25、.以下表现中不属于自强精神表现的是
A.。
志存高远,执著追求 B。
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C。
明礼诚信,团结友爱 D。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丧气
26、下列说法中,能正确体现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的说法是
A.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二者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C.二者违反的法律有所不同
D.二者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27、维护合法权益最有力武器是A、非诉讼手段、B、诉讼 C、法律 D、道德
28、行人闯红灯的行为是A.民事违法B.行政违法 C.刑事违法D.违宪
29、对于生理上的缺陷、隐疾、缺点不能取笑很歧视,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本的
表现是
A、尊重他人的劳动
B、尊重他人的人格
C、对人有礼貌
D、不议论他人
30、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但在不同的环境中,优点显露的机会并不均等。
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应采用场景变换的方式认识
A、过去的我
B、全面的我
C、将来的我
D、现在的我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1、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都是快乐的。
虚荣是自尊的误区。
2、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自立的关键是自己事情自己负责,前提是自主。
3、为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不懈努力,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
4、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5、我国全国性的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体现“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
6、触犯《刑法》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未成年人受司法保护,犯罪不受处罚。
7、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违法。
违法犯罪都是违法行为,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8、很多犯罪往往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
所以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9、有专门法律和四个方面的特殊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再也不受侵害了。
10、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有力武器就是法律。
我们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有两大途径: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
11、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自尊的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
12、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最重要支柱。
13、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14、自强的关键是战胜自我
15、人们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取决于有没有坚强的意志
16、法律最主要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如四川黑老大刘汉兄弟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条款判处死刑。
17、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有效手段是打官司。
18、17岁中学生赵某逐渐由旷课、逃学、出入网吧发展到持刀拦路抢劫走上犯罪道路,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案件后,同学们意识到不良行为肯定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19、触犯《刑法》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执法人员的职责。
20、未成年人没有保护意识和能力,国家制定两部专门法律以及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说明未成年人的保护只能依靠外部的保护.
21、凡事相信自己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22、自立就是拒绝帮助
23、有些人遇到挫折会一蹶不振,因此,挫折是人生的绊脚石
24、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25、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有效手段
26、我们的权益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7、我国法律通过规定什么是违法犯罪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28、违法与犯罪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29、保护我们未成年人法律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0、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利用一切手段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