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技术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浆技术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伴随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铁路、桥梁等工程项目也有所增多,在
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对工程施工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基于这种实
际情况,铁路桥梁病害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其正常使用,还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
为此,在实际情况中,应积极运用灌浆法加固施工技术,通过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发挥技术最大化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工程质量。
本文主要对灌浆技术在铁路桥梁
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灌浆技术;铁路桥梁;施工;应用
1 引言
在铁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灌浆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铁路桥梁的发
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灌浆施工中如何确保施工质量,成为了整个灌浆施工的关键
性问题。
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铁路桥梁工程中灌浆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灌浆施工的质量,从而保障了铁路桥梁工程正常的运行和工作。
2 灌浆法进行加固的原理
所谓灌浆法加固就是利用灌浆法加固桥梁,具体来说是指运用液压,气压,
电化学原理,在压力作用下把浆也注入桥梁基础上存在的裂缝和空隙中,从而可
以达到填补裂缝,加固桥梁基础的目的。
裂缝可以说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为常见
的问题之一。
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都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
会产生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
这些原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裂缝
的产生,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桥梁工程的使用。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事件的
发生,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灌浆法加固来解决这类问题,灌浆法的主要作用可以说
是通过灌浆来改善桥梁基础化学的性质以及物流性质,这样在后期的灌溉过程中,浆液就会渗透到裂缝和孔隙中,最终就可以形成浆脉,后期就会形成浆柱体,浆
柱体和桥梁基础在后期进过一段时间的融合之后,会最终形成复合基础,这样以来,最终就会从根本上有效的提高桥梁基础的承载力,而且还可以间接的减少桥
墩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3 灌浆技术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3.1 进行灌浆材料比的具体设计
因工程在冬季施工,由于低温环境水热化较为集中,从而有利于将水热化环
境温度保持在较高程度,在通常情况下,要使强度达到要求的程度就必须提高水
热化的速度。
在负温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胶凝材料的水热化时,当水热
释放较为分散时,则对相同水热化的释放时间就有所延长,从而增加了热量的损失,所以桩体的温度就比较低,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强度就较低;否则,由于较为
集中的释放水热化,则基础桩体的温度就比较高,自然强度就大。
为了解决相关
胶凝材料在低温水化性能以及抗冻性能的达标,就必须设法改善胶凝材料的强度
倒缩现象,同时使其具有抗冻性能。
通过对灌装料添加抗冻剂来试验相关方面的
防冻性能,结果发现灌装材料的抗折性能以及抗压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保温措施之后,灌装料在相关的流动性、远程强度以及抗冻
性能等方面均未达标。
所以,方案取消添加抗冻剂作为相关抗冻要求的辅助。
3.2 施工标准
3.2.1灌浆用量
灌浆用量的确定需考虑实际工程量,首先要保证储备灌浆量可以使灌浆孔完
全密实,使浆液可以充分裂隙。
通常情况下,浆液储量要保持在用量的120%以
上。
3.2.2灌浆承载力
灌浆施工完成后,结构承载力需要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工程承载力要求为135kPa。
对于部分复合地基而言,其承载力要保持在135kPa以上;淤泥等软弱
基础的实际承载力需要达到90kPa。
上述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3.2.3灌浆深度
灌浆深度的确定同样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对工程的分析,灌浆深度初
步确定在3.5~5.5m范围内。
3.2.4灌浆施工完成标准
在灌浆孔实际吸浆量低于0.6L/min,且持续0.5h后即可停止灌浆。
3.3 成孔
成孔必须以直径为88mm的钻头来钻孔,同时在钻孔过程中如果遇到粉性土,则需要下入导管,明确导管尺寸及材质。
对钻孔间的距离以及钻孔排间的距离进
行严格的控制。
在开始钻孔之前,当规划的孔位与管线位置出现重叠时需设法错开;当无法避让时应征得相关方面的同意进行孔位的移动,且将孔的实际位置进
行详细的记录。
另外要求钻孔的倾斜度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最后安放灌浆管,封堵孔口,同时用软橡皮包裹在导管外壁,防止泥沙进入。
3.4 搅拌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根据浆液配合比添加适量的水和水泥至搅拌桶,利用搅
拌机进行搅拌直至搅拌均匀。
按照设计比例对材料进行混合,混合后进行均匀搅拌,确保浆液均匀性,制备完成后要求及时使用,不得放置太长的时间。
3.5 灌浆试验
现场生产性灌浆主要方式有帷幕灌浆、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
灌浆试验又包
括浆液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两种形式,下面就这两种形式分别予以分析。
浆液试验: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监测不同水灰比和不同掺合料的浆液。
试验内容主
要有:浆液配制程序和拌制时间;浆液密度测评;浆液流变基数;浆液凝结时间以及监
理工程师规定的其他试验内容。
现场灌浆试验:对试验孔的布置来说,要求根据业
主所提供的施工图纸要求有序进行,对孔深、灌浆压力的试验参数也要依据监理
工程师的要求进行选择,并按相关规范来进行。
3.6 灌浆
灌浆压力多数为0.30~0.50Mpa。
原则上讲,固结灌浆要求一泵灌一孔。
但
在出现相互串浆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群孔并联的方式进行灌注,不过并联的孔数
最好保持在2个以下,这样才容易控制灌浆压力。
灌浆作业中,需要先对第一序
孔轮灌,再进行第二序孔,第三序孔等。
3.7 封孔
在进行固结灌浆的时候,如果灌入率≤0.40L/min,就需要继续灌注30min,方
可可结束灌浆。
如果在实际灌浆作业很长一段时间后,仍达不到结束标准,此时
就应该上报监理工程师以求解决方案。
灌浆结束之后,需及时封堵孔口,且在封
堵孔口之后的 1d 内不定期的检查孔口,若浆液有所下降,则需要再次补浆。
4 灌浆法的注意事项
实际工程中灌浆法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在不同的工程进行相应的
施工时,施工地点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材料,这样可以更好
的进行施工,不过始终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这样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灌
浆质量,其中灌浆参数的控制可以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门,所以在后期的灌浆
过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
众所周知,浆液凝固的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施工工程的具体进度,所以估计凝固的时间显得非常的有必要。
这样以来就可以通过灌浆材料,间接的估计出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最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的估计出工程的具体进度。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灌浆技术进行铁路桥梁施工,可以显著提升铁路桥梁的稳定性。
在进行实际过程中,要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对内外因素进行考虑,并选择合理的灌浆方案和材料进行施工,提升铁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使用灌浆技术是处理铁路、桥梁裂缝的有效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玉峰.灌浆法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01:88-89.
[2] 陶金山.桥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20:205-206.
[3] 王江峰.灌浆技术在铁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6,05:114-115.
[4] 赵华清.浅谈灌浆法在桥梁隧道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14:173.
[5] 凌振国.基于灌浆技术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10:88-90.。